[摘要]心理学研究发现,幼儿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幼儿感恩的行为习惯,将使幼儿终身受益。本文通过发生在幼儿园的一个真实案例,分析当前孩子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进而提出让其学会感恩的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幼儿 感恩教育 方法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I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0169
不久以前,发生在我眼前的情景一直让我难以释怀,如鲠在喉。放学了,小朋友们陆续被家长接走,但是林林还没有人接。他一直是奶奶接送,早上入园时经常听见林林让奶奶第一个来接他,所以奶奶每天都是顶着烈日,早早的在幼儿园门口,等着开门接孩子,偶尔奶奶来晚了,排在第二三个,林林便会满脸不高兴。今天有些意外,小朋友们都走完了,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这时候,教室门口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和大口的喘气声,林林的奶奶来了,满头大汗。“宝贝孙嘞,奶奶把时间看错了,听到楼底下楠楠在说话,才知道已经到接孩子的时间了,宝贝莫生气哟……”奶奶一边说,一边伸手去抱孙子。一幅让人震惊的画面出现了!林林冲过来对着奶奶又踢又打,奶奶毫无防备,重重的摔在地上。尽管如此,奶奶嘴里还在絮絮叨叨的向孙子道歉,并试图去抱他,但孙子依然不依不饶的发着脾气!完全不管奶奶摔在地上痛苦的表情。这孩子从小都是奶奶带的,关系应该非常亲密才对!
这个孩子平时在幼儿园的表现很难和眼前这个蛮横无理的孩子联系在一起。为什么孩子的表现会有这么大的差距、有这么出人意料的行为?归根到底是教育缺失了一项很重要的东西�D�D感恩。
一、幼儿缺乏感恩之心的诊断与分析
“感恩”,其实就是让孩子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可为什么现在的很多孩子做不到这一点呢?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多家庭缺乏对感恩教育的正确理解。独生子女时代“421”家庭模式全家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成了家庭中的“小皇帝”,家长无条件的给予,造成孩子只顾一味地索取,当然不会想什么回报,何来感恩之心呢?生活压下很多家长在不经意间宣泄了对他人太多的不满和埋怨,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学会了怨恨,更别说是感恩了。“感恩”成为一个盲区,常常表现出自私,敏感,任性、目空一切,到了青春期,甚至动辄出现自杀、离家出走、与父母对抗,看似是“孩子不听话”,而本质则是孩子不懂关爱家人、回报社会。童话作家金小芙说:“种植什么,都不如种植感动来得愉快。”教会孩子感恩已是势在必行!
二、幼儿园开展感恩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
(一)家园共育,形成感恩教育的良好人文氛围
1.家园配合,和谐共育。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古训有“羊跪乳,鸦反哺”“百善孝为先”,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是为人之本。老师有意识向家长宣传,感恩小故事、如何引导幼儿学会感恩,感恩教育小窍门以及孩子感恩教育缺失所引发的恶性案例等,丰富家长的教育经验。
2.榜样示范,言传身教。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相信很多人都被电视上一句“妈妈,我帮你洗脚”的广告词深深地感动,幼儿的各种习惯与行为首先来源于家人。通过耳濡目染,孩子自然而然的也会这样去做。王阳明曾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教师和家长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态度,处处为幼儿做出榜样,感恩行为自然而然就会内化于人格之中。
(二)精心组织,感恩教育活动融入幼儿一日生活
1.感恩影片、故事、、故事欣赏,渗透积累。教师有意识地选取如:《妈妈再爱我一次》、《宝莲灯》等讲述亲情孝道的感人影片组织幼儿观看,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讲解饮水思源;恩重如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羊有跪乳,鸦知反哺等典故,知道感恩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也是人之常情。
2.谈话交流,幼儿间相互学习。为幼儿创设“好孩子”、“小小新闻台”等谈话活动。将感恩方面的事罗列出来,如:对人有礼貌,帮助小朋友,尊敬师长。家长帮助收集关于感恩资料,新闻资料在小小新闻台时间与大家一起交流,逐渐能够分是非、辨善恶、识美丑,变得懂事有礼貌。
3.节日组织主题活动,增强感恩熏陶。节日组织相关主题活动,让孩子受到熏陶,并用行动表示自己的感恩之心。了解父母的职业,知道父母对社会的贡献;讲述哺育孩子的经历,知道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爱与辛苦;给家长洗脚、穿鞋、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一份礼物。建党节观看《闪闪的红星》《三毛流浪记》影片,学唱等爱国歌曲,开展《五星红旗我爱你》主题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潜移默化的让幼儿感知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培养幼儿热爱祖国,对革命先辈充满感恩之心。
4.感恩融于生活细节,植入心灵深处。陶行知先生对“生活即教育”解释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孩子从学会说一声“谢谢”“对不起”开始,礼貌待人,见面给别人一个微笑。每天的点点滴滴都在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让孩子们知道“吃水不忘挖井人”,不忘父母师长的养育教导之恩,不忘记他人的帮助。把“感恩”教育落实在孩子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植入他们心灵里。
5.创设环境,鼓励认可。物质环境是幼儿最直接、最容易感受到的。可以在家里贴一张“谢谢你”的留言版,全家人都可以感谢留言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老师和孩子一起布置一面“感恩墙”,把幼儿的感恩行动以图片及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做手语操《感恩的心》,这样的精神环境植入幼儿的心,幼儿强烈感受感恩的氛围。
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毕诚教授认为:“感恩是一种智慧,不是与生俱来的,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培养,学校应该将感恩教育开设一门课,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幼儿园作为孩子迈入学校教育的第一步,要创设体验感恩,学会感恩的环境,让爱的种子在孩子幼小纯洁的心灵里生根发芽。当孩子知恩于心,感恩于形,就会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形成全人格。
【幼儿园感恩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