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钱用在离幼儿最近的地方
作者:朱继文
幼儿园配备的经费应该怎样使用?在遵守财务制度的情况下,在经费使用时我们是否能关注到儿童?是否能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是否能从儿童的立场出发?我认为这些可以衡量出一个园长的专业能力。
一年的冬季到东北的一所幼儿园去参观,我惊讶地看到幼儿园的操场上种满了郁金香,一望无际,且有规划有设计,三种颜色分区域整齐地栽种,着实吸引了许多参观者的视线。本来是严寒凋敝的数九寒冬,从远处看确实增添了几抹绿色,我以为是有什么新的品种,能在寒冷的冬天还能在户外有这样盛开的鲜花,培育这样郁郁葱葱的郁金香。
很多参观者都驻足拿起手机拍照,虽然很冷,我还是想探个究竟。走近一看,我恍然大悟,原来这满操场的郁金香都是塑料花插在土地上的。我也确实被园长的精心设计而折服,但在心里真的不敢恭维,甚至还有些不高兴。
第一,这样成片的将近4亩的郁金香花园是不是孩子需要的?对孩子的教育意义在哪里?塑料花园的种植有没有必要?
第二,花园的种植经费的投入数字是多少?粗略的计算一下,按一亩地需要种600株郁金香花来计算,4亩地需要2400株,每棵需要20元,就需要将近5万元。在我看来这5万元是没有必要投入的,可以说这种的投入还是费力不讨好的投入,当然,如果是站在成人的视角,肯定大家都会觉得很漂亮,但漂亮的背后会给孩子留下什么呢?站在儿童的视角了吗?是不是远离了孩子的成长呢?
第三,抹杀了儿童探究冬天土地的时机;
第四,占用了儿童可以自由奔跑和游戏的土地。
大片的操场都种上了塑料的郁金香,不论是教育的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受到了相应的损失。孩子对季节特点的认知都有可能受到干扰。我们认为那光秃秃的土地不够漂亮,但那正是孩子乐于去玩耍的地方。因为儿童审视美的角度是建立在环境与自己的关系基础上的,是能够让自己与环境的接触产生愉悦的心理的。恰恰满目的郁金香孩子是不会关注的。
目前看到了很多经费的使用现象是远离儿童的:冷冰冰的雕塑、引人入胜的花坛、整个操场的塑胶跑道等等,我要问:这是孩子的需要吗?
多年来我判定环境和文化建设的经费是不是能够花在刀刃上有几点标准:
第一,孩子的参与度;
第二,孩子的关注程度;
第三,孩子的交流情况。
对这几个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之后,我们才能判定它是否是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经费投入。
我经常思考,幼儿园里什么离幼儿的发展最近呢?能操作的游戏区材料、幼儿图书、户外玩具、幼儿园的种植、多元的地面、饮食营养健康、教师本身等等,我认为在这几方面投资一定是需要的。至于投什么、怎么投合理的?想要对孩子的发展有效,一定是要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的、了解儿童发展需要的、了解儿童的能力水平的,这样才能真正给予孩子隐性的支持和助力。
其实,幼儿园能不能把钱花在离幼儿最近的地方,是需要园长的专业能力支撑的,所以,走进一所幼儿园无需介绍,也无需与园长交谈,只要留意整个环境,就能阅读其中蕴含着的教育的信息、孩子的发展水平、课程的价值取向等。这不是简单的把钱花在哪里的问题,实际上折射出的是这所幼儿园的教育智慧,也能够领悟到幼儿园向内涵发展的经费支持保障。
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一定不是简单的语言,也绝对不能是纸上谈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园长要把源于实践的自我认识转化为行为上的自我管理,读懂儿童发展的内涵,激发出每个教师的教育智慧;
让幼儿园花的每一分钱都对孩子的发展有价值,让幼儿园的每个角落与每一个儿童都建立温暖、充满爱意的关系;
让儿童知道教师欣赏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欣赏他们独特的属性、关注点、想法和感受;
让每个儿童知道他对我们教师来讲是多么的重要;
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感受美好、享受美好、创造美好,在美好中凝聚力量。
▼
END
继文视角
继文随笔
继文夜话
煮一壶铁观音,茶音高而持久,滋味醇正浓厚,香气如空谷幽兰,一泡浓郁,二三便如佳境,四五六深入灵魂,七泡余香回神,犹如独特视角,亦如老友畅谈,豁然开朗于醍醐间,岁月时光里教育初心常伴。
优师教研
鹤鸣生活谁乐继,琴心童画趣成文
我有一杯好茶,你有时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