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的幼儿园走在探索食育教育的道路上。幼儿园的食育教育更多在于开餐前,保育老师或幼儿“报菜名”,及班级老师带领幼儿体验制作美食,也有部分老师会定期带幼儿了解一些食物、食品相关的知识。但都停留在“吃”这个层面,使其价值更多在于“趣”而不在于“育”。食育教育的目的是“好好吃饭”,但如何好好吃饭,是一个多维命题,它可以无限延伸。
食育课程可以生活教育理念为指引,将二十四节气作为抓手,建构时节食育课程,引导幼儿通过体验各种生活活动,建构良好认知,受到传统文化熏陶,提高发展水平。
食育课程 ? 案例分享
-
创设适宜环境,开展时节食育课程
//
-
结合地域特色,开展时节食育课程
例如,我国自古就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在此习俗的基础上,可衍生出极具地方特色的习俗,如吃姜母鸭、甘蔗、糍粑、鱼丸等。对此,在开展时节食育课程时,教师可以以冬至为基础,结合当地特色饮食习俗,挖掘多样美食。之后,教师可以以不同的美食为入手点,将幼儿带入生活坊,沿着冬至“吃什么—为什么吃—怎样做”的路径,展现有关内容。
//
-
紧抓各个领域,创设活动
食育课程 ? 案例分享
案例来源:
《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食育课程的策略》罗屹
以食育为载体,从中国传统五大节日出发分析与提取出蕴含其中的饮食文化元素,并结合川西的地域文化资源,拓展到地域性的民俗活动中。如在每年春季“赶花会”活动中,小朋友们以花为载体,制作各种鲜花饼、品尝各种花茶,在丰富的活动体验中感受着春日的美好;在“坝坝宴”活动中,从食谱的制作到物资的申购,从场地的布置到现场的服务孩子们都参与其中,体验着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美好。
//
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的食育课程也是多维度、多方位的,既通过主题活动、项目活动进行内容的持续实施推进,同时也需融入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如在重阳系列活动中,制作与分享重阳糕成了小朋友们敬老、爱老、表达爱的方式之一,即便重阳节已经过去,但重阳节所传递的敬老感恩的情感不能中断因此,小朋友们迁移在重阳节时对“爷爷奶奶喜欢的食物”的大调查活动,结合幼儿园日常的班级食育活动的开展,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制作了雪花酥、石磨豆花等美食,实现美好情感的延续。
食育课程 ? 案例分享
以“食育”主题活动“年的味道”为例,以“年夜饭”为切入点,围绕“原来是你呀”“不一样的年夜饭”“热热闹闹中国年”三个主题开展“食育”实践活动。全体教师和幼儿一起采摘、制作、品尝“年夜饭”,一起探讨生命、生活、生态的内在联系,引导幼儿学会与家人、朋友相处等。
//
具体活动如下:
-
一是开展“原来是你呀”活动,即引导幼儿认识食物对健康的重要性,了解过年形式发生变化的原因,帮助幼儿建立饮食卫生的良好习惯,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
二是开展“不一样的年夜饭”活动,带领幼儿去农家和农民一起挖藕、捕鱼、采摘等,让幼儿了解获取食材的方式,指导幼儿与食堂阿姨一起制作圆子、包饺子,准备“年夜饭”,让幼儿感受阖家团圆、喜庆热闹的氛围,了解中国吃年夜饭的习俗和文化; -
三是开展“热热闹闹中国年”活动,引导幼儿了解过年的各种庆祝方式及民俗习惯,播放相关视频,让幼儿了解不同地区欢度春节的风土人情、特色美食文化,培养他们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当前,许多的幼儿园也正在开展或即将尝试开展幼儿园的食育课程,也会借鉴优质的成功案例,但是借鉴始终欠缺本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