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浅谈幼儿园老师的定位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摘 要】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有一桶水。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多积累,为今后的课题研究准备好科学依据。

  【关键词】幼儿教育 责任感 爱 合作者 引导者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从事幼儿教育的时间并不算很长,但就照顾幼儿经验方面而言,我觉得自己算是比较丰富的。从未做妈妈时带外甥女,到现在自己的儿子已经近四岁,我以前自认为是比较会带孩子的,也是很有耐心的一个人。我会走上幼教道路的初衷可能跟一部分老师的原因是一样的,是冲着时间的优势才会步入幼教的行业。

  刚进入幼教行业时,有一段时间很后悔,为什么自己会选择这么辛苦的事来做?工资低不谈,实在是太累了。曾经因为孩子的哭声和教学方面的问题束手无策,几乎想打退堂鼓,但是咬牙坚持了一段时间,我逐渐摸索到了方法。发现原来孩子不只是让人感觉到辛苦、感觉到累的,也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和成就感。

  因为我带的是小班,在学习方面要求不是很高,主要是带孩子玩。小班的孩子处于启蒙阶段,我们主要教给小孩子的是生活常规。每次孩子有一些或大或小的进步,不是我们发觉到,就是孩子的家人发觉到了,每每听到家长们对我们的肯定,我都感觉受到了很大的鼓励。

  当好一名幼师并不容易,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有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教师发自内心的爱,才能让幼儿有归属感,从而喜欢老师,喜欢幼儿园。

  教师的爱是不能分等级的,是要无私的。公平的对待每个孩子,不能急于对他做出或好或坏的评判,对孩子要细心观察,区别不同的情况而因材施教。要是因为孩子的调皮或是其他弱点而对孩子有偏见,漠视、讥笑孩子,可能会造成孩子的自我否定。也许在你的偏见和漠视中,就有瓦特,有牛顿,有爱迪生……

  习惯是一种顽强且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三到六岁的孩子处于启蒙阶段,他们还是一张“白纸”,他们所有的行为不能用规则来限定,再多的规则对他们都是没用的,你说再多他们都会忘掉,所以应从小就帮助他们养成好的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在幼儿时期培养成功,那将伴随着孩子的一身,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其实,不管好的习惯还是坏的习惯一旦从小养成,就很难改掉。例如,我自己,生在80年代的我,小时候家里人口众多,粮食不是很充足,养成了抢食的习惯,每次吃饭都很快,习惯了快速进食。一直到现在,我吃饭的速度也是快得惊人,常常别人刚开始吃没几口,我就已经吃完了,同伴常用惊讶的眼光看着我:“你很赶时间吗?”

  我知道细嚼慢咽对身体有益,可我就是慢不下来。延伸到幼儿园,幼儿进食速度也是不一样的,有快有慢,老师为了便于管理,常常会对进食慢的幼儿催促,有时会采用比赛的方式,吃得快的有奖励等。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应该视情况而定,让进食太快的幼儿稍慢下来,告诉他们细嚼慢咽的好处,对于进食慢的幼儿也得督促和帮助,因为冬天进食太慢,饭菜容易冷,吃了对身体不利。这虽然是一个小细节,但是小习惯的养成也是对幼儿有益的事。

  在这次国培学习中,我了解到,学前教育是一种让孩子没有负担、没有压力、没有束缚的教育。这个阶段的孩子处于智力发展的黄金期,不管是语言、艺术,还是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在他们的大脑天马行空,你根本不知道,下一句他会问你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可能在孩子求知求解的目光中,你会因为不懂而恼羞、会漠视回避孩子的问题,只顾自己发言讲一些孩子根本没兴趣的问题。孩子脑子里有疑问长期得不到解决,他就会慢慢失去对新问题的思考和求知,这就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因此,老师得终身学习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多引导孩子思考。

  中国人口众多,曾听过“美国的经济,日本的科技,中国的人口”。很多数据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中国人善于学习,不善于想象和创造,中国式的教育教出来的人想象力和创造力都不如人家。邻国日本一个小小岛国,虽然因为政治问题跟我国处于敌对地位,可人家的科技我们确实望尘莫及,1901年以来,700多个个人和组织获诺贝尔科学奖,日本本土就有13个,中国本土一个也没有,有的是8个美国籍的华人。日本的教育跟我国不一样,他们注重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日本的孩子从小自立能吃苦,幼儿园常有运动会,孩子身上也常因为运动青一块紫一块,书包从来都是自己背的。反观国内,独生子女的溺爱现象,有求必应,孩子的书包大多数是家长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家庭教育不利于孩子的自立成长,缺少锻炼,肥胖儿增多,没有强的体魄,长此以往,中国的这一代孩子的前景堪忧,中国的未来堪忧。

  我们处于学前教育的位置,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优秀的环境,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为他们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亢晓梅. 师生课堂互动类型理论比较研究[J]. 比较教育研究, 2001(04) .

  [2]俞国良,罗晓路. 教师教学效能感相关因素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1) .

  [3]辛涛,申继亮. 论教师的教育观念[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1) .

【浅谈幼儿园老师的定位】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浅谈幼儿园老师的定位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