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轻彩泥、太空泥、软淘泥充斥我们周围的今天,最真实自然的泥巴反而离孩子们的童年越来越远…
在日本的泥巴保育园,玩泥巴、搓泥球、淌泥池却是每天可见的场景。
这里的老师相信孩子们能自己评估风险,有自我保护的能力,会放手让孩子们去尝试有“危险性”的活动,并充分融入食育、种植、采摘等教育元素。
日本的学前教育机构大多分为两种:“保育园”和“幼稚园”。前者是所谓的托儿所,后者就是我们国内所说的幼儿园。
保育园是给双职工父母提供的托儿机构,也就是说,保育园的存在主要为了解决父母都工作而无人照看孩子的情况。
所以,孩子们在保育园每天的在园时间能达到10小时之久,从出生50天就可以入园,性质是保育(“保证正常的发育成长”之意),提供餐食,帮助宝宝养成规律的作息等。
由于保育园的孩子年龄较小,所以从师幼比到设备设施,都与幼稚园有很大的区别。
0岁乳儿3人1个保育士、1-2岁6人1个保育士、3岁20人1个保育士、4岁30人1个保育士,所有工作人员都要有保育士资格。
日本踩泥巴保育集团旗下拥有134所育儿设施,0-6岁的孩子在这里生活、成长,以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为理念。
园方设计策划能培养综合能力的游戏和丰富多彩的野外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并能付诸行动的儿童,通过实践,感受世界。这次,我们参访的就是其中的一所。
虽然天公不作美,我们去参观的这天下着大雨,看不到孩子们在户外玩泥巴的场景,有点遗憾,但是带队老师和日方老师向我们详细还原了这里的孩子们是怎样“玩泥巴”的。
既然是泥巴保育园,孩子们光脚踩泥巴就是代表性的场景了,就地取材,使用园所庭院中的泥巴,而光脚有助于脚心的发育,脚心与智力的发育则又有紧密的关系。
“光着脚的孩子很原始,像小豹子一样,让他们光着脚爬树,脚趾头是分开的,脚弓自然而然就出现了,出现扁平足的概率就会很低。所以夏天会让他们光着脚,冬天太冷了会穿上拖鞋。孩子们正处在成长发育的阶段,手脚的生长速度最快。如果他们足部的肉比较多,鞋子又小,肉挤在一起,时间长了就可能诱发扁平足。”
最厉害的是,在踩泥巴保育院中,无论冬天还是夏天,老师和孩子是要赤脚的。如果实在天气太冷,才可以穿拖鞋。
随处可见孩子们光脚的场景。
另外,在踩泥巴保育院里,孩子们每个月都有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老师们会带孩子们去附近的温泉泡澡,还会带孩子们去河中戏水。
在踩泥巴保育院中,孩子可以肆无忌惮地玩泥巴,甚至丢到小伙伴的身上,绝不会遭到大人的训斥。
安永爱香曾经发表过一篇研究报告,报告中例举了许多孩子玩泥巴的好处:
一、玩泥巴能让孩子更快乐——在泥泞中玩耍是一种快乐的体验,最近的研究表明:泥巴中含有一种细菌能帮助人们放松。定期接触这种细菌可能有助于降低孩子患抑郁症的可能性。
二、玩泥巴可以让孩子更健康——科学研究表明:今天的消毒世界反而导致儿童过敏和哮喘水平的增加。实际上,泥巴和细菌可以起到增强儿童免疫系统的作用,防止过敏。
三、泥巴同时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媒介——玩泥巴可以赋予孩子们更强的创造力,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儿童在一起玩耍时会潜移默化地练习合作,谈判,沟通和分享等社交技能。泥是一种美妙的艺术媒介,它供应充足,鼓励创造性思维,让孩子们自由创造而不必担心犯错误。这也有助于孩子自我意识与强大能力感的建立。
其实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背后都蕴含着巨大的智慧——经验是一切知识的开始。
冬天时由于天气冷,泥巴保育园就会换一种形式,让孩子们团泥球。制作泥球程序的复杂性能够充分锻炼孩子们的耐力、专注和坚持性。
园长介绍,自己孩子团的泥球保存了有20年的时间之久,现在还完好无损。
关于泥球的更多内容,大家可以参看《发光吧,泥球》一书。
一个小朋友主动为我们展示他做的半成品的泥球。
泥巴保育园的桌椅、厕所、洗手池等设计更贴合低幼儿童的身高和发展特点,在孩子的养育和照料上的要求会相对更加严格。
孩子们的睡垫是专门材料制成,高透气性,如果趴睡也不会造成孩子呼吸困难。
保育园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老师们在照料孩子的时候,要更加的认真、严谨、负责。
孩子心跳脉搏的监测、每隔五分钟的呼吸检查(手指检查呼吸,手掌抚摸胸口检查心跳)、睡姿调整(不能趴睡,防止窒息)、被子要盖到孩子的脖子以下……
尽职尽责的老师们所有的这些做法,都是为了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日本厚生部门对保育园有严格的要求,幼儿休息期间每5分钟测量孩子的呼吸,防止窒息。
泥巴保育园有自己研发的APP及时上传幼儿休息时心跳,脉搏的数据方便家长查看,了解幼儿情况。
幼儿中午休息时间对老师有具体要求
透明可视化的操作间保证孩子们的饮食卫生。
泥巴保育园对哺乳期的儿童,会把户外活动的日常化观念放在培养的重点。
所以,泥巴保育园每日的画风是这样的:自由活动、韵律体操、坐禅、擦长廊、田地农活、饲养动物、光脚保育等等。
注重儿童的“原体验”,即以自然的产物制作物件,以玩耍、探索、采集、饲养、栽培等生活的基本为基础。
儿童时期的“原体验”,会成为他们小学阶段的精神基础,这样的体验在儿童幼小时期的导入非常重要。
一阵轻松活泼的钢琴伴奏,配合着孩子们的奔跑跳跃和兴奋的呼喊声,我们看到了大大小小的孩子们随着音乐的节奏,转圈跑、追逐跑、爬、跳、翻滚、金鸡独立、鲤鱼打挺、下腰…
老师趴在地上让孩子当障碍物跳跃,由易到难,小朋友模仿大朋友,也可以模仿老师,大家相互模仿、相互启发。这里的男老师柔韧性也都棒棒哒,下腰也完全不在话下哦!
这种混龄韵律体操不仅仅是为了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为了评价幼儿的发展水平,也为每年9-10月份的体操运动会做准备。
“嘘!一起来坐禅,看谁保持的最安静!”每天早晨的一分钟坐禅让孩子们开启美好的一天,从最简单的身体控制,达到内心的沉静,为幼稚园一天的生活做好准备!
因为一整天都在户外活动玩耍,所以一天之中的“静”变得尤为重要。
除了混龄教育,让幼儿之间互相玩耍、交流、行动,积累为人的综合能力,还要走出去,到商店街散步、公共澡堂泡澡等等。
让孩子们了解周边环境,观察各种各样的职业,了解这些场所对于人们生活的作用。
尽可能的让幼儿与不同场所的人打招呼,交谈时能直视对方,培养不怕任何人和任何事情,能够大胆交流的能力。
在这里,孩子们经常会有与大自然深入接触的机会。要练习种田,自己种稻子、割稻子;种土豆、收土豆、给土豆剥皮、煮土豆做沙拉…
这些不仅仅是食育的契机,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了解食物的来源和来之不易,通过种植、制作、分享一系列的过程,培养孩子们的感恩之心。
所以,踩泥巴集团旗下的幼儿园每日用餐一直在自给自足。
放羊和养鸡,是生命教育的一种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亲眼目睹羊妈妈的生产过程,了解生命的由来;饲养照顾这些羊,感受它们从出生到死亡的历程,培养孩子们的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
园所养了120余只鸡,所以鸡蛋完全是自给自足,会让孩子把新鲜的鸡蛋带回家与父母一起分享,多余的鸡蛋则会在社区义卖。
日本的小朋友们的自理能力都非常棒,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低幼年龄幼儿从一入园开始吃饭就让使用陶瓷的餐具。
当然,由于孩子们还太小,所以有时候还会不小心摔碎餐具。老师统计了每年刚入园的孩子,大概会摔坏70到80个陶瓷碗具。
别看这么多,但是平均下来每个小朋友也只有一两次,这样想想孩子们已经很棒了呢!老师们并不会惊讶于孩子们打碎碗具,不会批评或责备。
孩子们认识到陶瓷餐具是会摔坏的,当亲自经历并感受这些,就会学习到下次使用餐具时要更加小心翼翼。
在孩子们就餐时,除了年龄比较小的需要老师的辅助以外,都是鼓励孩子自己吃饭,哪怕吃的一片狼藉!
喝汤的碗是双耳型的,方便孩子们自己抓握。能让孩子从小就使用陶瓷餐具的幼儿园目前在国内还真是不多见呢!
打扫卫生,是日本教育的重要一环,有着不逊于文化课程的重要性,擦地板在日本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特殊意义。
泥巴保育园的每个小朋友都有专门的擦地板的抹布,上面会有自己的名字。
在擦地板时,孩子们双手向上,有计划的规定移动的距离,不仅可以训练上臂的力量、手部肌肉,更是为了塑造玩耍时摔倒也能安然无恙爬起来的健康身体。
这个过程会有老师陪同,给孩子们引导和示范。当然,擦地板是一种激励而不是惩罚。
用正面、鼓励、竞赛的方式来进行,让孩子们乐在其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保持每天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增强对于保育园的归属感。
所以,擦地板对孩子们来说既是品格锻造,又是体力锻炼。
田地农活、放羊、养鸡、擦地板、一起泡澡…其实看似简单的事情背后都蕴含着巨大的智慧。通过经验可以提高认知,经验是一切知识的开始。
踩泥巴保育院始终坚持,“把主动权交到孩子手里”——不通过语言的引导,不直接告诉孩子问题的答案,不作出任何指示,让教育回到原点!
因此,泥巴保育园不会因为太危险,容易弄脏衣服等原因去阻止孩子探索体验,而是放手让他们去体验成长中所必经的事物,培养孩子们的综合能力。
不分班级,混龄育儿,不去干涉,让孩子们独立玩耍,独立思考、交流,付诸行动,让孩子们从自然中、从生活中不断积累经验。
你可以不完全认同这所幼儿园的做法,但“把主动权交到孩子手里”这样的理念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文章来源:“恩物游学”、“有养“;作者,杏子老师,感谢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名家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