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性我想应该是不言而喻的。幼儿的模仿性非常强,幼儿教师伴随幼儿一日活动,语言是老师与学生交流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所以教师一言一行随时随地都能影响孩子,老师的语言甚至能支配孩子,因此教师同孩子说话是很讲究的,当教师以规范的丰富的词汇、语句、肢体语言与孩子进行交流时,孩子学到的自然也是规范的,丰富的,反之则不然。但是,由于幼儿园教师来不及接受系统的严格练习,加之受外来文化和当地语言文字氛围的影响,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这些问题带有普遍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音不规范
主要表现在有的老师习惯于地方音,不读普通话标准音;误读多音字中专名和通名异读字;误读多音字中异义异读字;异读词后改为统读的仍按原规定误读;简化字替代的几个繁体字因辨别不清而误读;识字读半边而误读的字等等。如①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不是一蹴(jiù,应读cù)而就的事情。②看着桌上的美味佳肴,真让人垂涎(yán,应读xián)三尺。
2.用字用词不规范
如:“的”、“地”、“得”不分、同音词不辨、错别字不受重视、语感迟钝;标点使用不规范等现象。
3.“新词新语”受青睐
这主要表现在“时尚”流行语出现频率高、汉外文混用、存在大量的网络语言、“副+名”构成的词组被当成时尚的新词新语频繁使用等几个方面。如:有的老师动不动就使用“哇塞”、“爽歪歪”等粗俗的词汇,以至于孩子们一窝蜂的将这些词语挂在嘴边。要知道语言是一种开放性的、不断演变的东西,任何新的词汇出来,都会在民间经过实践的检验,在这个检验的过程中,他们或被接受或被淘汰,作为教师应该使用那些被规范了的语言文字。
4.过分“儿童化”
当然,根据幼儿园的活动性质及幼儿年龄特点,“儿童化”语言是幼儿园教师口语的一大特点,它不仅能缩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情感距离,而且能提高幼儿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能显出对幼儿的亲近感。但是这里“儿童化”主要指口语内容儿童化的,即内容符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对幼儿有吸引力,简洁明了,突出重点。而有的幼儿教师片面的理解口语“儿童化”的含义,过分追求语言的外在形式的儿童化,如语音变化太大,发音偏前,语汇语法使用幼儿的不成熟表达;表情过于做作等等,其结果是造成语言不规范,给幼儿的语言发展更带来了不好的影响。这就更要求我们幼儿园教师在掌握好普通话语音、词汇的同时,提高语言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切忌口语过分“儿童化”。这对幼儿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强化幼儿教师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提高幼儿教师语言文字规范的思想意识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文字的使用,不可视为小事。对教师个人而言,语言是其精神的外化,文字是其形象的衣冠。对国家和社会而言,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和文明的表现形式,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是这个民族的印记,是构建民族精神的基本元素。汉语言文字是我们的母语,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不断凝聚文明不断升华的过程。汉语言文字在国内外中华儿女中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中国的标志。所以,对广大幼儿教师来说,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是一项重要工作,不可等闲视之。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教学用语用字”。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人民教师应当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为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字当好表率,做出榜样。
三、养成学习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形成规范的语言表达意识和习惯
1.教师的语言文字力求规范化
所谓规范性是指教师的语言应当符合国家的要求,教师只有使用规范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儿童产生正面的示范效应。教师语言的规范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要符合“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的规范。在语音方面,教师要使用符合普通话的标准发音,做到发音清楚、吐字准确,不使用方言,不念错字。在词汇方面,不使用方言词,不自造词汇,也要慎重使用尚不稳定的“新词”,如不说普通话中没有的词汇,尽量少使用像“很酷”“SOHO一族”等新词。在语法方面,力求避免搭配不当、语句不通、说话语病较多、口头禅泛滥等不规范现象。在修辞方面,避免用词不当、前后矛盾的话。总之,教师应当熟练掌握普通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加强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在案头备有字典、词典,读书备课写材料时,遇见不熟悉或拿不准的字词随手查一查,以免出现错误。
2.教师的语言文字力求纯洁性
语言不是一种独立的现象,它与思想品德、文化素养等密切相关,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她的语言应该是纯洁、文明、康的,应该能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能够培养幼儿康向上的情感。反之,粗俗的语言只能给幼儿带来负面的影响。例如:有的教师给孩子起绰号;有的教师套用“滚出去”、“猪脑子”、“笨死了”、“讨厌”等不文明的粗俗语言。作为教师要尽量用纯美的语言去触动幼儿,使幼儿形成纯洁、文明、康的心灵世界。
3.教师的语言文字力求艺术化
教师应尽量的扩大知识面,掌握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发展,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幼儿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天真无邪的孩子,我们从各个方面带给孩子美的感受。以美的声音、美的语言来引导孩子、教育孩子。使天真无邪、纯真可爱的孩子们伴着我们的语言康快乐的成长。
总之,我们应该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对待语言文字规范问题,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加强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而努力工作。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春仓满幼儿园)
【试论幼儿园教师的语言文字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