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食习惯不能乱
假期中,每个家庭在饮食习惯上,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变化。尤其当春节前后,孩子平日里养成的饮食规律易被打破,因而也就会导致孩子形成一些不良饮食习惯。比如:进餐时间不规律、饭菜口味过重、怕孩子吃不饱,追着孩子喂、零食吃的过多等等。
不良影响:
这样很容易使孩子再上学时不适应幼儿园的进餐时间,吃饭时不爱吃,部分孩子不会独立进餐,严重的还会引起消化不良、腹胀、腹泻、急性胃肠炎等疾病。
老师提醒
家长有意识的制作一些幼儿园常做的食物,适应幼儿园饭菜的口味,低盐、低油等。多吃水果蔬菜,按时进餐,不暴饮暴食,少吃零食和快餐,不喝带汽的饮料和乳品。
二、作息规律不能丢
孩子在幼儿园已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但在寒假里孩子的良好作息基本已被打乱。不按时休息,晚睡晚起,甚至取消午睡。
不良影响:
老师提醒
可以不完全按照平时的规矩来,稍稍宽松一些,偶尔做些平时不能做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假期没有规矩,而是要有“假期的规矩”。比如睡懒觉这件事,重要的不是几点起床,而是每天都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起床,而不是任由他想睡到什么时候就睡到什么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定一些小的约定。
三、自理能力不能松
有些父母对孩子过分疼爱,一放假就让孩子过起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这次春节寒假里,幼儿园更长希望父母可以适当放手。
还有父母因为孩子动作太慢,不如自己包办来的省事,就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
不良影响:
老师提醒
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让他独立完成。比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收拾玩具等等。
家长要有耐心,可以陪伴他,但要让他自己慢慢做,传递给他的信息是:“你可以做好哦,我相信你。”对大一点的孩子,甚至反过来,还可以让他帮大人一点忙,他会因为自己可以承担一定的责任,而感到很自豪。
四、吓唬孩子不能做
孩子在假期里难免会有任性胡闹的时候,父母一时难以解决,经常会对孩子说“你再哭,明天就把你送到幼儿园!让老师好好管管你!”这样的话吓唬孩子。
不良影响:
孩子听了当时可能就不哭了,但是这会让孩子对幼儿园和老师产生畏惧的心理,不愿意再去幼儿园。
老师提醒
家长教育孩子真正的目标并不是为了让孩子害怕,而是想孩子意识到行为的错误,走向正确的道路,而用言语“恐吓”的方式是万万不可行的。
家长在和孩子交流时,最好的方式是正面引导、直面交流和坦诚相待。细心观察孩子害怕什么,设法从心理上消除他们的恐惧感,克服紧张情绪,再去引导会更好。
五、沉迷电视不能够
电视节目良莠不齐,幼儿缺乏辨别能力,无意识的模仿电视情节或学习错误的价值观都会误导孩子酿成大错。阻碍了孩子的语言发展,注意力容易分散,使孩子今后的学习变得更加困难。还替代了孩子的游戏玩耍、交际,缺少与人之间的互动。
老师提醒
因此最好的办法还是和他“谈判”,得出一个大家相对来说比较能够认可的方案,因为是他亲自参与制定的,他就会有意愿去遵守。
给孩子决定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的自由,而不是亦步亦趋地跟在他屁股后面:“不要看太多电视!”“你怎么又在上网?”简单说吧,换了是你整天被人管着,你烦不烦?你会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呢?
六、肆无忌惮不能惯
刚刚结束了一个学期的幼儿园生活,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假期里一定要好好放松才是,于是要什么给买什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活脱脱一个小王子或小公主。
不良影响:
长期任由孩子在家为所欲为,孩子的脾气不仅越来越大,还会对家长等大人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
老师提醒
为什么小朋友在学校就会遵守规矩,在家就肆无忌惮。其实是因为,家更让他有归属感和安全感,这不见得是坏事。但也需要给他建立一定的规则和秩序,这样他才能更自如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如果太过放任,反而会使他缺乏安全感,茫然不知所措。
结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