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爽初降的九月总会让宝宝痛苦不堪,令家长焦头烂额。经过一个漫长的暑假,宝宝即将进入幼儿园规律的团体生活。刚入幼儿园的三岁宝宝萌生严重的分离焦虑,哭天喊地抱大腿,就是不进幼儿园;中班的四岁宝宝从家重新回归幼儿园,因环境的改变焦躁难安,泪眼涟涟说在家好;大班的五岁宝宝正经历自我意识的敏感期,也不想到幼儿园接受“箍束”生活……总之,送宝宝去幼儿园就是一场拉锯战!
别着急,只要方法得当,宝宝也能爱上幼儿园!
策略一 要想爱上幼儿园,先要爱上小朋友
在宝宝要进入幼儿园生活前,爸爸妈妈应给他打好“预防针”!
皓皓妈对快三岁的皓皓是这样进行入园提醒的:“宝贝,在幼儿园会有很多小朋友跟你玩”、“儿子,在新的环境里要听老师的话”、“白天多喝水,饭不够要记得找老师要”。
这样空洞泛泛的善意唠叨有用吗?自然是没用。孩子在家自由自在,进入陌生的幼儿园本来就要受到各种规矩的箍束,父母首先要根据“兴奋点”进行引导,而不是进行孩子听不懂的叮嘱。
?在入园前,爸爸妈妈可以带着宝宝到他即将进入的幼儿园外面看小朋友做操玩耍,然后告诉他:“你将来也要在里面玩哦,看,他们多开心!”
?宝宝总有一两个特别要好的小朋友,爸妈可以潜移默化:“宝贝,动动也要跟你一起上幼儿园,到时你们就可以天天在一起玩啦!”
这样才能让宝宝对幼儿园充满幻想的向往。
策略二 降低亲子依恋度,老师也能像妈妈
在平时不要跟宝宝提幼儿园的事,让他将上幼儿园这件事在印象中成为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就像爸妈要上班,爷奶要买菜,买玩具要花钱这些常事一样,不要刻意强调。无论孩子怎样悲痛欲绝,爸爸妈妈都要狠下心肠,温柔地告诉他“下班我会来接你,宝贝”。
孩子最会察言观色,哪怕家长露出一点不舍,他都会哭得更加厉害!因此家长要坚如磐石,在这样“无情”的家长面前,幼儿园老师会扮演温柔善良的呵护者,从孩子那里取得信任。
TIP 父母也可以选些孩子特别喜欢的东西暗中交给老师,让老师取悦孩子,这样会更容易令孩子在心理上偏向“善解人意”的老师。
策略三 幼儿园里趣味多,游戏缤纷家没有
为了哄骗孩子去幼儿园,家长有时候会对幼儿园过分赞誉,比如:“幼儿园里什么玩具都有!”“好多小朋友陪你一起玩,想玩什么就玩什么!”这样不正当的扭曲事实,会让进入幼儿园后的宝宝十分郁闷�D�D因为现实与父母说法不匹配。对于中班大班的宝宝而言,他们已经知道爸妈说的是瞎话,相当于父母亲自粉碎了孩子的信任感。
父母要实事求是地告诉宝宝幼儿园的现况,并且着重说有趣的一面:
“宝贝,你的好朋友佳佳在幼儿园等你一起玩积木呢,那种积木幼儿园里有,家里可没有哦!”
“幼儿园有好多游乐设施,你还可以跟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像捉迷藏,是不是人多才能玩?”
利用诸如此类的引导,将在幼儿园能享受到的“特权”和趣味告诉他,让幼儿园成为一块磁石来吸引宝宝。
策略四 我是全能我自立,多多夸奖信心高
对即将上小班的宝宝培养独立吃饭、上厕所的自理能力,对中班的宝宝培养用筷子、叠被子的生活能力,对大班的宝宝培养积极发言、乐观向上的精神,都能让宝宝领先于同一年龄段的孩子,这样无形就给宝宝增加自信心。
即使孩子不爱上幼儿园,爸爸妈妈也不要指责他,而是要善意提醒:“宝贝今天不愿意去幼儿园,只是需要再适应适应,宝贝希望爸爸妈妈高兴安心地上班对不对?也希望老师开心,对不对?所以明天妈妈还会送你去幼儿园,你一定会像个大孩子一样,对妈妈说再见,妈妈相信你能自己走进去。”这样正面的强化令孩子每天进步一点点,慢慢会自发自觉去幼儿园。
TIP 对孩子在幼儿园哪怕丁点进步,家长也要即时夸奖,并减少在家中对他相关的夸奖,这样引导孩子在幼儿园产生自我存在感,提升在集体中的自信心和融入感。
温馨提示 绝不能对孩子说的“吓唬话”
如果家长将幼儿园作为紧箍咒,让孩子一听幼儿园就闻声变色,那么家长可能一时心满意足地吓唬住孩子,但孩子面对幼儿园时,便会哭天抢地令家长彻底抓狂。
想想你有没有这样对孩子说过:
“如果你不听话,我就将你送到幼儿园去,让老师管你!”
“你在家不听话,我告诉某某老师去!”
“你也就在家敢让我们喂饭,等到了幼儿园,看老师怎么收拾你!”
显然这样说的宝爸宝妈没意识到,规则是用来引导的,而不是用来吓唬孩子的。这样吓唬会怎么样呢?宝宝心里会想:“哎呀,幼儿园好可怕!” “爸爸妈妈一告状,老师会不喜欢我!”“我做得不好,小朋友也讨厌我”。长此以往,导致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逃避�D�D不去幼儿园!家长这种“吓唬”便是作茧自缚,挖坑自埋。所以家长要讲究说话的艺术,将幼儿园夸赞出可爱有趣的一面,而不是孩子的“禁闭所”。
【4策略让宝宝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