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实践策略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摘要】游戏是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关键。游戏不仅可以让小朋友“玩”,也可以引发,支持与促进他们的学习活动。所以,教师要掌握游戏教学中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游戏教学 指导原则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9(a)―0152―01

  1、正确处理游戏与小朋友教学的关系

  1.1 游戏和教学的目的是一样的

  游戏教学是要让游戏成为幼儿的附体,不管是游戏的内容和目的是怎样的,必须要以教学为目标。教师要把从游戏中获得的只是跟教学统一起来让幼儿感受,因此,教师要熟悉游戏理论,还要了解自己班级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活动特点和兴趣爱好,清楚把握与幼儿的发展水平相适宜的各知识领域中可能是幼儿最需要也最应该掌握的内容,形成预案。

  1.2 游戏的趣味性和幼儿内在需要的一致性

  游戏教学虽是由教师来安排和引导的,但其目的在于利用活动本身的趣味性作为内在动机来启动、维持和调节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游戏教学,教师的要求应很快能转化成幼儿自觉自愿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活动外的强制手段和要求,这是维持游戏教学的重要机制。在游戏教学中,幼儿能控制所处的环境和手中的材料,表现自己的能力和实现愿望,从自由创作、选择和表现中获得愉快的体验。

  1.3 游戏过程和教学结果的一致性

  游戏教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但是它要使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体,要使幼儿参加游戏教学的活动成为他们的内在动机,就必须使幼儿摆脱“完成目的”的包袱。这就要求教师将教育目的和内容能巧妙地转化为游戏本身的内容和规则。游戏教学对幼儿来说可以从活动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巨大满足,对教师来说则能较好地实现预定目标。游戏教学中所使用的材料要求使玩具与教具一体化,这就可以避免幼儿园在选择玩具时出现玩具成为摆设和装饰的现象。

  2、在游戏教学中的指导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教学游戏的具体实施中,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作用,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幼儿的主动参与,可以使幼儿养成主动探索和学习的兴趣与态度,学习运用视、听、触、嗅、运动等所有感觉器官区认识事物与现象,并运用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与理解能力来解释事物以及现象与现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原因与结果,获得主动学习的经验。

  个别化原则,是指在实施教学游戏时,针对幼儿在发展速度和认知结构上的差异。采取区别对待的原则,要认真对待幼儿发展速度、能力和认知结构上的差异。把每个幼儿都看作是具有发展可能性的学习者,在一定的教育影响下,每个幼儿都可以在各方面获得发展,只不过获得这种发展的时间可能不同,应积极促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进步与提高。同时,不要在幼儿之间作横向比较,要多从纵向上发现幼儿的发展与进步,对每一个幼儿的发展都寄予积极的肯定的期望。

  社会性原则,是指人的学习活动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系统中,人的学习与发展进程,就是掌握人类社会经验而社会化的过程。幼儿园是按照一定的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特殊社会关系系统,教学过程正是学生或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与掌握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经验的社会化过程。

  3、加强游戏教学的策略

  3.1 科学策划游戏,创设游戏情境

  教师在策划游戏时,必须为幼儿做好相应的材料、时间、空间等条件准备。教师可以通过对材料的提供,将教育意图及教师期望幼儿达到的行为,通过材料来展现给幼儿。准备游戏材料,也是幼儿参与游戏的第一步。游戏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幼儿游戏的质量。幼儿只有在充足的时间里,才能去寻找伙伴、选择角色、计划游戏的情节等。如果时间过短,幼儿不仅玩不出高品质的游戏,而且会慢慢放弃要玩的游戏内容。游戏空间的大小、密度及游戏场地的结构特征等。对幼儿游戏都会产生影响,因此,游戏前教师要考虑空间是否有利于幼儿各类游戏的开展。

  3.2 适时参与游戏,调控游戏过程

  根据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影响活动的形式,教师可以加入游戏的三种方式:平行式、交叉式和垂直式。平行式的介入法是当幼儿只喜欢某一种游戏或对新出现的玩具材料不感兴趣、不会玩或不喜欢玩时,教师可以在幼儿的附近,和幼儿玩相同的或不同材料的游戏,以引起幼儿模仿,教师起着暗示的指导作用;交叉式的介入法是当幼儿有要教师参与的需要和教师认为有指导的必要时,由幼儿邀请教师作为游戏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色进入幼儿游戏,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起着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严重的违反规则反攻击性行为时,教师则以现实的身份直接进入游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干预,称为垂直式,这种方法不宜多用,因为它很容易破坏幼儿游戏的气氛。

  3.3 及时评价游戏,深化游戏体验

  游戏结束时教师引导幼儿就开展游戏情况进行讨论,帮助幼儿整理游戏中零散的经验,修正错误的经验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分享成功的经验,为下一次游戏的开展做好材料、经验等方面的准备。这种游戏讲评是对幼儿已有经验的提升,也是下一次游戏计划的依据。它不仅可以丰富幼儿游戏的内容,而且有助于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幼儿在游戏时的真实想法及存在的问题,是教师指导游戏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情景讲述、点面结合、绘画辅助等方法来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分享经验。教师是引导者,应多问幼儿为什么和怎么做,尽可能让幼儿自己评价游戏。

【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实践策略】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实践策略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