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之父”陈鹤琴先生曾这么论“习惯”:人类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有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害。幼儿良好的习惯养成很重要,这也是令不少教师、家长头疼的问题。我们究竟如何看待、处理这些问题呢?
6月17日19:00,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第一幼儿园园长欧亚芳在学前教育楼五楼报告厅展开了以“家庭教育与幼儿良好习惯养成”为主题的讲座。我院学前教育专业18级本科四年制学生到场参加。
Recruitment
良好习惯对于幼儿身心健康、个性形成、知识获得、能力培养、品德陶冶都是至关重要的。良好习惯对幼儿的影响将伴随幼儿的一生,使其终身受益。但是现实却告诉我们,孩子有着许许多多的坏习惯:无故打人、扔玩具、不爱护公物;吃饭慢、挑食、别吃边玩、需要大人喂饭;不喜欢刷牙、午睡等等,许多不良行为习惯问题频发。
欧亚芳园长从教育的角度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成因,总结为以下三点:第一是孩子消极的“自我意识”;第二是家庭教育的失衡;第三则是社会不良风气的潜移默化。
欧园长指出家庭在幼儿阶段对人的影响是最大的,家庭教育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密不可分。因此欧亚芳园长从家园共育视域的大背景下,聚焦家庭教育,分享了他们幼儿园贯彻的五点策略:
1.更新观念、打好基础
2.以身示范、做好榜样
3.遵循规律、愉悦自主
4.打造环境、潜移默化
5.循序渐进、即时肯定
讲座过程中,欧亚芳园长通过具体的事例以及有趣的视频与我们分享了许多关于家园合作的方法:比如面对不同的家长群体,幼儿园可以开展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妈妈们/爸爸们/爷爷奶奶们一起学习、一起分享育儿知识、一起收获。
教育贯彻人的终身,人不能没有教育,更不能没有好的教育。如果家长的教育观念总与幼儿园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方法背道相驰,则往往会产生“5+2=0”的后果,因此家庭也必须紧跟幼儿园的教育。孩子是一张白纸,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要正确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习惯,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文字 | 吴勤进
图片 | 宋柃霏
排版 | 肖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