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是指导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重要纲领性文件。《纲要》中指出:环境是办好幼儿园的重要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根据《纲要》精神,结合笔者所在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下面谈谈发挥幼儿园环境价值的认识和体会。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探索
1.幼儿园环境创设要遵循的前提原则
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应注重适宜性,即要适宜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方式以及学习能力等,只有适宜幼儿成长和发展的环境,才能起到对幼儿的教育作用。例如,我园曾经有一个班,试着创设了民间游戏环境,在教室内布置一些游戏图片,教师先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图片,让幼儿们根据各自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这一环境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究其原因,是这种游戏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验证了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出,要使创设的情境适宜幼儿,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创设环境前,教师要充分了解本班学情,目的是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二是在创设环境中,教师能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各种表现,明确孩子是否需要帮助;三是在创设环境后,教师要精心策划,与幼儿一起参与游戏环境,教学相长,同学同乐。
2.幼儿园环境创设要重视三维空间环境
幼儿上课的教室是最主要的学习活动环境,要重视这里的室内外空间,科学布置,合力创设,要展现丰富多彩的知识信息,有利于幼儿知识的拓展。在幼儿园常规生活中,作为幼儿教师应根据所教内容和所创设的环境,恰当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接受熏陶、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具体做法举例如下:第一,充分利用地面、墙面,在地面、墙面上展示与教学相匹配的内容,使学生在所处的环境中能有所收获。第二,在空间的布置中,悬挂一些有教育性的物品。悬挂物可选照片、图画,以及幼儿自己的图画、手工作品等,这对孩子既有教育性,也能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3.幼儿是环境的主人
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中,对于环境布置,往往是教师依照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想象,为幼儿精心打造,常常难以受到幼儿的欢迎。一位学者曾说过:经过幼儿自己动脑筋想象和自己动手劳动而设计的环境,印象更深,不容易忘记,也更加珍惜。如果教师按照自己的想法布置环境,难免会脱离儿童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放手去引导幼儿学会自己布置、创设环境,培养他们的动脑、动手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在创设过程中,孩子们观察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体验参与的快乐。幼儿在自己的“小天地”中,体会到了“我能行”、“我是主人”,极大地调动了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表现出“我的环境我创造”、“我的环境我喜欢”,真正体会到自己是环境的主人,从小培养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
4.幼儿环境源于幼儿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有各种环境,而真正适合幼儿康成长的环境是从生活中探索和提炼出来的,这样的环境具有教育性。幼儿的身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想让环境适应幼儿的发展,这就需要教育者创设随着幼儿的成长而发展的环境。因此,我们要把环境的创设定位在“伴随幼儿一起成长的充实生活”,即幼儿以小主人的身份参与到创设教育环境的过程中,“在教育中生活,在生活中教育”,因为真正适合孩子发展的环境源于生活。
5.幼儿动态环境的创设
动态环境能很好地引发幼儿的活动欲望,不断变化的环境会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好奇心正是鼓励幼儿积极学习的因素之一。动态环境的创设正是满足了好奇心的需要,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幼儿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幼儿的情况等因素,适时变化,鼓励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参与。教师要正确引导,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及时总结,讲过程、谈收获、说想象。幼儿的发展和成长是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的,环境的创设在幼儿的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纲要》中关于幼儿环境的要求,其核心精神就是要为幼儿创设康成长的环境。为了孩子康快乐地成长,我们要调动社会各界来创设良好的园内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
二、幼儿园环境利用的实践
关于幼儿园环境的利用,目前也有一些有代表性的做法值得借鉴。例如在瑞吉欧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教师的做法所遵循的理念是:幼儿园所有的空间对幼儿的教育皆有用处;环境要随着幼儿的需要而变化,让幼儿和环境亲切“对话”。又如在蒙氏教育中,其核心理念是:创设有准备的环境以及家的感觉,幼儿环境的利用要达到教育性、主体性、艺术性目标。
1.幼儿园教育和自然环境的联系与利用
我们知道,幼儿园教育充分利用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自然环境是大自然的恩赐,用好自然环境更贴近学生生活,更具有社会教育意义。例如冬至到了,幼儿教师可结合这个节气的风土人情,和学生包饺子,给学生讲冬至的故事。再如,春暖花开的时节,幼儿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春意盎然的景象,还可以讲述春天里的故事,使幼儿更深刻地体会春天的含义及特点。
2.幼儿园课程和创设环境的联系与利用
幼儿教师在对环境创设时,要特别重视墙饰与课程的联系。墙饰可以把课程内容直观地展现出来,既是课程的延伸,也使幼儿自身的体验更直观、更丰富,从而巩固课程所学。例如:我园曾举办的主题活动――“惊奇一线”,其目的是让孩子们从自身感受中体会“线”的作用。活动步骤如下:首先,教师指导幼儿在中国地图上把学生去过的城市先找出来作上标记,让学生感受“线”路的分布;其次,教师引导全体学生统计曾经使用过的“线”;再次,学生先小组之间分享,接着推举代表在全班交流在各地见过的不同的“线”,教师帮助学生制作关于“线”的统计表,进而引导学生在相应的地图上标示。这种展示交流,给学生以真实的体验和直观的视觉,使幼儿在创设的环境中交流,从而获得新知;将幼儿的原有经历与课程有机联系,与课程形成一个整体,二者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幼儿成长。
3.艺术审美教育和幼儿学习的联系与利用
在教学实践中,艺术价值、审美价值与教育价值是同时存在的,艺术审美教育与各领域教育是相融合的。其实,艺术审美教育和幼儿学习紧密联系,是幼儿学习过程与环境创设过程的有机融合。像上文提到的墙饰环境对幼儿知识的吸收、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同时还能激发幼儿的审美、艺术、设计等兴趣。在艺术中帮助幼儿获得知识、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不失为幼儿教育的一个好方法。
总之,幼儿园要依据《纲要》的要求,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幼儿园环境的教育价值,巧用三维空间,让环境蕴含丰富的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使孩子们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同时使环境的创设与利用真正适合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阳县济阳街道办事处中心幼儿园)
(责任编辑:徐晓卿)
【浅谈幼儿园环境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