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自然之美
“创”邀请式环境
如今,现代化的社会
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孩子们
正逐渐失去与大自然最亲密的关系
而我们小到一片树叶
大到一座木屋
都是环境,也是教育
孩子想要、想玩、想动
能够无边界的交流和互动
让教育自然而然的发生
让幼儿回归自然,让自然赋能儿童
环境是孩子们的“第三任老师”, 他们不仅会向同伴和老师学习 ,还会感同身处的环境学习;10月19日,二环北路幼儿园的教师们建立走进儿童心灵的儿童观,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围绕“幸福种子”园本主题课程,创“邀请式的环境”,让环境贴近孩子们的真实生活,引起孩子的兴趣并与同伴一起进行交互式的探索。
本次活动采取“看现场·听讲解·聚点评”的形式,各班由一位老师担任讲解员,全面细致地从墙面环境、区域环境、材料投放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老师们通过现场观摩,进行交流学习。
教师之间愉快地合作,取长补短,相互学习,营造民主、平等、尊重、和谐的团队氛围,也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教职工的最大潜力!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自然角是孩子们认识“自然”的一扇窗户,当自然角与“初秋”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巧妙地运用大自然的素材,为幼儿提供探索的空间,让自然角也能成为“智慧角”,让孩子们探索与发现,热爱与创造,从这里开始······
墙面是无声的教育资源。各班结合主题,站在儿童立场,展现了充满童趣、色彩柔和、材料丰富、特色鲜明的班级环境,各班用图画和照片的形式呈现幼儿生活的痕迹,感受到自己是环境的主人。
幼儿通过自己的“一百种语言”来表达对活动的探索与学习,这些表征能够以文字以及图画等多种形式呈现在班级各个墙上。所以墙面成为幼儿学习探究的一种“记录板”,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它也是一种隐形的课程资源具有教育和审美的功能。
本次区域环创过程中每个班级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及发展需要,以大自然中的秋天为灵感,提供丰富且开放的低结构材料,邀请孩子们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与同伴一起探索新游戏。
在这里,孩子们的游戏自然发生,在共享的环境和材料中,自由探索、真实感受,积极与环境产生互动并不断生成新的学习。
教室中随处可见的自然材料贴近儿童的生活,在这种“邀请式的环境”中更能激发幼儿的游戏意识,拉近环境与儿童之间的关系。主题活动诱导区创设正是将主动权充分交给幼儿,鼓励和支持幼儿大胆的进行思考和探索,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幼儿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环境育人”,如何让环境成为一种鲜活的课程和教育的载体,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有效教育手段,让有限的活动环境成为孩子们无限成长的阶梯,都需要我们改变原有观念,遵从自然性原则,关注幼儿与自然的链接,让教育自然发生,我们一直在砥砺前行······
观摩活动结束后,老师们进行了反思和交流。针对各班区域创设、材料提供及活动的组织开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就观摩中发现的亮点谈感想、谈收获;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梳理总结下一步调整方案,让班级环境更适宜幼儿。
最后,张园长对大家的辛勤付出给予了肯定和表扬,同时指出:首先,环境是隐性的课程,各班根据班级特色,创造出有准备、有情感、有深度、有灵魂的班级环境,形成班本文化。其次,要发扬课程游戏化精神,让孩子在游戏中自由、自主、愉悦、创造,让自主游戏形成常态化。最后,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需要灵活调整区域材料。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研究基于儿童视角的环境创设,让儿童成为环境的主人,注重课程留痕、助力幼儿深度学习!
我们的感悟:
环境所蕴藏的教育内涵,
就存在于“儿童视角”之中。
在儿童的世界里
我们努力成为一名追随者,
追随幼儿的目光,追随幼儿的喜好,
然后和孩子一起创造、体验、成长,
让孩子成为真正的主人,
让环境为教育助力······
了解更多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