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纲要》明确要求了“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作为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幼儿的安全是开展康教育的基础。近年来幼儿园的安全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隐患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幼儿园老师对康教育的认识不够
1. 不少幼儿园从园长到老师只重视幼儿的智力发展,而忽视幼儿的康发展
在幼儿教育中我们理应以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但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幼儿园的发展越来越关心的是家长的意见以及经济利益的实现。由于考入重点大学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压力一层一层地转移之后也在影响着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很多幼儿园在课程安排上考虑到迎合家长的需要,将智力开发放在了首位,教育内容大部分是识字、数学、英语、等。这些现实的状况使幼儿园更加关注幼儿对智力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康教育的重视。
2. 某些幼儿园老师对一些安全教育作用存疑,有的在内心还认为幼儿没有这种学习自我保护的能力
实际上这是在低估幼儿的能力,我们需要了解幼儿、相信幼儿,并有针对性地对幼儿做出正确的教育。比如日本的地震安全教育就比较成熟,地震发生时,幼儿也知道迅速藏在比较安全的地方。成人不可能每一分钟都在幼儿的身边,我们也需要一系列成熟的幼儿安全教育体系,当危险来临时,幼儿自己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能做出自我保护。
二、幼儿园老师不了解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
教育幼儿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最好能操纵或者摆弄实物来让幼儿有直观认识,不要让幼儿凭空思维。对在幼儿园的3~6岁的孩子,要给他们提供实物以让他们建立一个“表象”的认识。孩子的脑子里要有很多的表象,所以,不是概念越多越好,而是表象越多越好,表象的联想越多越好,而好多老师不了解幼儿的这些特点,进行盲目教育,往往会事倍功半。
三、幼儿园老师的职业倦怠
好多幼儿园老师提到工作就会说“累”,对做幼儿园老师没什么太多的兴趣。工作中也只是抱着幼儿们不出事就可以的态度,这表现出了幼儿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职业倦怠。
造成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师幼比例不合理,教师压力大。如有些幼儿园一个班超过了30人,虽然每个班也按照国家规定安排两教一保,但因为是轮休制,教室里通常只有一个教养员进行教学活动,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幼儿又是活泼好动的,一位老师既要把课上好,又要照看30多个孩子是很难的,这样就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发生一些意外或者危险。另外幼儿的安全问题也是最让幼儿教师焦虑的问题之一,甚至到了谈“伤”变色的地步。幼儿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必然影响其工作状态,这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也就有了一定的影响。
四、幼儿老师的责任心不够
幼儿教师无论在教育还是保育过程都应该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要求去做,对待幼儿工作应该一丝不苟,格外用心,但好多幼儿老师是做不到的。虽然不少幼儿园发生了血的教训,但是对于天天口头上将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幼儿老师们还是没有足够的责任心来关注幼儿的安全。
五、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
虽然几乎所有的幼儿园都在不同程度地强调安全教育,但是相对而言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关于安全教育的书籍太少。针对幼儿园安全教育无论是教师用书,还是学生用书都很少,而涉及教育幼儿怎样认识危险、回避危险、怎样面对危险的书籍就更少了。
(2)关于安全教育教学器具和影像资料的缺乏,这也限制了安全教育的形式。
(3)针对幼儿园安全教育,利用社会资源不足。幼儿的认识和接受能力是很强的,在安全教育中,讲防火安全教育若请消防队的专业人员来示范和讲解;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请交通警察带些图片等来讲解,也可以老师协助交警指挥模拟游戏,这样更能让幼儿体会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很少有幼儿园能利用这些资源来开展安全教育。好多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就是形式,更多的只是在家长会上提醒家长注意幼儿的安全,告诉家长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等,但是幼儿园本身并没有采取很好的措施来进行安全教育。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炼幼儿园)
【幼儿园安全教育出现隐患原因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