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活动是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初步萌发孩子们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 在《纲要》的引领下,航天幼儿园将音乐教育融入孩子们在园的一日生活,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帮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知音乐元素,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对航天宝贝们来说,音乐就像一种“更加有趣的语言”,有了音乐的陪伴,在幼儿园里的一日生活变得更加愉悦。
入园、离园环节 在入园、离园环节适宜播放舒缓悦耳、情绪欢快的音乐,营造轻松、祥和的气氛,对孩子们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如入园时播放《hello歌》《清晨》开启一天的美好,离园时在《再见歌》《离园》等音乐中结束一天的幼儿园生活。 此环节音乐不宜频繁更换 入园、离园环节的音乐会每学期确定为3-5首为宜,有助于建立幼儿的听觉常规。
加餐、进餐环节 午 点 听着美妙的音乐,孩子们有序准备,开始加餐。 音乐再次响起,孩子们自觉排队洗手、取餐、擦嘴、漱口。 加餐与进餐时需要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安静的环境,在积极的情绪下促进孩子们的食欲,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适宜播放《瞬间的永恒》《高山流水》《彩云追月》等旋律优美、节奏舒缓的轻音乐。 进餐音乐不宜有歌词 老师们应结合音乐时长和内容每次选择2-3首乐曲搭配欣赏,2-3周进行个别调整与更换,以此丰富孩子们的乐曲储备,促进他们欣赏能力的提高。 此外,进餐环节不宜选择童谣和歌曲,以免孩子们边吃边念或跟唱,影响进餐速度。
午睡环节
午睡环节适宜播放轻柔、安静、抒情、缓慢的摇篮曲,帮助孩子尽快入睡。如《勃拉姆斯摇篮曲》《小星星摇篮曲》《舒伯特摇篮曲》等。 控制午睡音乐的播放时长 午睡环节播放音乐要严格控制音量,音乐声应放轻。当大部分孩子入睡后就关掉音乐,确保一个安静的午睡环境。
过渡环节——整理衣服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过渡环节的氛围都是轻松愉快的,因此,在选择音乐的时候,教师会进行一些组合设计,动静交替,更符合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规律。 如:歌曲《呱呱呱练习曲》《小鱼吐泡泡》《杜鹃圆舞曲》《瑞典狂想曲》等。 前两首歌曲歌词有趣,能快速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后面两首轻快活泼的乐曲适合过渡。这样的音乐既利于稳定常规又能引导孩子们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过渡环节——取放玩具、乐器 每当听到整理音乐,孩子们会怎样取放玩具?活动结束后怎样送“乐器宝宝”回家呢? 此环节,可以选择的音乐有《幼儿园队列队形配乐(节选)》《巡逻兵进行曲》《快乐的一天(钢琴版)》《苹果丰收(片段)》等节奏平稳、欢快的乐曲……
过渡环节—排队 此环节可以选择节奏稳定、欢快且符合孩子兴趣的《小火车》《小松鼠进行曲》《The Hunting Party 》等乐曲。
过渡环节—课前(餐前)准备 在过渡环节,我们的“小小指挥家”将带领其他小朋友一起,将身体各部分变成乐器,听音乐表现不同的节拍。 拍节奏的过程中,“指挥家”可以随时更换。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节奏感,还锻炼了他们的应变能力与合作意识。 《捏拢放开》《五只小鱼》《鲨鱼找朋友》《卷白菜》《切水果》《一根小手指》《合拢张开》《小跳蚤》《棒棒糖》《五只猴子吃香蕉》等小律动都深受孩子喜爱。 选择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曲目 教师们选择儿歌律动的时候,要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有童趣,符合年龄特点,切勿盲目追求时尚的流行歌曲。
区域游戏——美工区 艺术是相通的。在美工区,孩子们一遍倾听美妙的旋律一边作画,在潜移默化中感受音乐熏陶。老师可为孩子们《小星星》《幽默曲(德沃夏克)》《墨西哥草帽舞》《胡桃夹子(柴可夫斯基)》等充满画面感的乐曲。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根据班级特点进行曲目选择 由于不同年龄班孩子的认知水平不同、各方面能力发展也有所不同。教师需在了解本班实际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进行音乐选择,避免千篇一律。
区域游戏——表演区 表演区中往往会提供丰富的乐器、表演道具和熟悉的音乐曲目。孩子们可以自发唱歌、舞蹈或敲击乐器来进行交流和情感表达。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区域活动个性化 教师应在区域布置中充分发挥个别教育的价值,敏锐捕捉孩子们的音乐兴趣,针对不同的发展需求,选择适宜的音乐内容投放在表演区内。
孩子们能在教育活动中对音乐进行系统化学习。教师往往将音乐活动以游戏化的形式加以呈现,帮助孩子们在有趣好玩的游戏中感受与欣赏音乐,发展表现与创造美的能力。 感受与欣赏 孩子们聆听完《榨果汁》音乐,他们将会如何描述自己的感受呢? 我感觉歌曲是从慢到快的 我觉得这首歌是甜甜的 我觉得是开心的 我感觉节奏是高兴的、快乐的 音乐像汽车的轮子一样转动起来 教师利用游戏情境创设法引导孩子们迁移生活经验,通过转头、腰、交等方式感知音乐。 表现与创造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其次,教师引导幼儿借助丝巾、弹力绳等材料,为幼儿创设游戏情境,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由慢到快的节奏变化,为接下来的乐器演奏做铺垫。 最后,孩子们将乐器演奏与合唱融合在一起,跟随音乐进行合拍演奏。这样不仅提高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还能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乐曲的旋律变化。
在户外活动中,把孩子们的审美感受从音乐教室带回到大自然,回归到生活。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孩子们利用户外游戏的时间,与同伴一起体验《开始和停止》《快与慢》《有趣的汽车》《小魔镜早操》《榨果汁》等音乐游戏。 户外音乐的选择 此环节应选择节奏鲜明,韵律感强的音乐,让孩子们享受音乐的同时,调动起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家园互动中的音乐教育 除了幼儿园,家庭也是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场所,家庭的的积极参与和密切配合使幼儿园的音乐教育获得了最好的效果。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无痕” 作为教师,应当具有对音乐教育的开放视野。教师应当把握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蕴含的丰富的音乐教育契机,开发音乐教育的内容,为孩子们提供广泛的、丰富多彩的学习和运用音乐的机会,发挥孩子们在音乐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丰富他们的音乐经验,挖掘音乐潜能,提高孩子自主欣赏、自主表达、自主创作的音乐能力,真正地将音乐教育自然地融入一日生活,实现教育与生活的一体化。
-END-
微信排版:分园小1班 马建华老师 美术编辑:保教室 杨莹 微信审核:保教室 星星、华艳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航天机关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