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活动是幼儿园的重要教育活动之一,既能满足幼儿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又能增加幼儿各种生活经验,同时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只要教师相信孩子,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每一个孩子都是美术活动的主人翁。
一、注重兴趣激发,创造快乐的活动现场
瑞典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尤其对于心智尚不成熟的幼儿来说,兴趣激发的重要性更凸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美术活动中要积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大班“手的联想”中,我就提前学习了手影游戏,准备了手电筒和白色的幕布,绘画之前,我“变身”魔术师,一边念叨着“这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一边给小朋友们变出孔雀、狐狸、狗等小动物,孩子们瞪大了眼睛,叽叽喳喳讨论开来。很多孩子已经按捺不住,我还没要求孩子们学习手影,大家就已经开始自己尝试模仿老师的动作变出手影。再如在小班美术活动“画泡泡”中,我先带领小朋友们玩泡泡游戏,我一边吹出色彩斑斓的泡泡,一边引导孩子们观察泡泡的形状和色彩,孩子们一边追赶泡泡,一边大喊着“泡泡是圆的”“泡泡有好多颜色”,欢快的游戏为孩子们画泡泡做好了认知铺垫。
二、注重师幼互动,创造合作的活动现场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言语、行为与幼儿形成互动,积极鼓励幼儿进行合作学习,这样可以让幼儿感受到美术活动中的平等地位,从而调动起幼儿的学习潜能。我们还可以采用小团体创作的方式,大家一起配合完成作品,也会让幼儿的创作激情高涨。在群体力量的作用下,幼儿的思维会更加活跃,美术作品不但能够做到新颖独特,而且能充分流露出孩子真实的情感。在大班“我学叔叔捏面人”的活动中,在了解捏面人的方法后,我便让孩子们自己组合成小组,积极地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制作经验,出现问题后及时询问身边的同伴,而此时我只是偶尔扎进孩子中间与他们讨论制作方法,有的幼儿不同意我老师的说法,我带领大家为敢于反驳老师的幼儿鼓掌。在这个活动中,没有老师手把手指导的幼儿反而表现出极强的学习能力,这就是教师适当放手、培养幼儿自我探究能力的结果。
三、注重道德渗透,创造德育活动现场
幼儿阶段的孩子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逐渐构建的阶段,美术活动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特别适合教师对幼儿开展情感教育。三八节的时候,我带领中班幼儿为自己想要感谢的人制作一副工艺品当作节日礼物。我先自我表态:“老师要把礼物送给妈妈,因为老师忙于工作好久没去看过妈妈了”,有了老师的带头,幼儿们踊跃的举手发言,有的幼儿说:“我要送给奶奶,奶奶年纪大了还要为我洗衣服、烧饭”;还有的幼儿说:“我要送给食堂的阿姨,他们每天为我们烧好吃的饭菜”……一番讨论后,孩子们纷纷开始利用自己在幼儿园中学到的知识制作工艺品,有的画手指画、有的做中国结、有的折纸、还有的剪窗花……孩子们埋头制作,此时此刻,在孩子们那颗幼小的心里盛满了感恩。看着孩子们用心的样子,我已经看到了在美术活动中渗透德育的成效。
四、注重想象诱导,创造创新活动现场
鲁迅认为:“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们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我们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自信的、大胆地用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表现自己的个性。例如在中班主题活动“动物王国”的一次绘画活动中,一位小朋友把长颈鹿的脖子画得特别长,插进了云霄里,我带着探寻的眼光询问孩子为什么这样画,孩子天真的跟我说:“因为那样小朋友们就可以顺着长颈鹿的脖子到云彩里去玩了。”这正是展示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儿童有他们自身的认识特点,只有让孩子在想象的天空下才能够进入快乐的创造乐园,所以,在指导儿童的绘画的时候,我们必须采用儿童惯常的思维认识世界、描绘世界。当我看到孩子们把小猪的脖子画的像长颈鹿的时候,当我看到孩子们把河水涂成粉色的时候,我从不指责孩子们的对错,因为孩子们可能是说“小猪吃食把脖子伸长了”“我要给小河换套漂亮的衣服”,这都是孩子们独特的想象力,教师应该多鼓励他们的眼光和思维,并通过各种形式来进行有效的引导。
五、注重回归乡土,创造生活活动现场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应该“跟老师学、跟伙伴学、走向社会与自然界去学。”我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中,根据常州本地实际情况,注重对幼儿的热爱家乡的情感教育,开发出许多新的美术教学内容,如《恐龙园之夜》《雄伟的天宁寺》《红梅公园的春天》……带领幼儿们参观明城墙、篦箕巷、青果巷等常州名胜,到幼儿园外进行写生活动,积极将乡土资源引入美术活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充分的体验。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场景和素材更能引起幼儿的共鸣,丰富多彩的乡土素材激发起了幼儿更强的想象力和思维力。无论是参观活动,还是手工制作,或者观察写生,这些活动在无形之中激发起幼儿对于自然、文化和家乡民俗风情向往与热爱,有效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
大胆想象、自由探索、体验快乐,这是每个美术活动的共同目标,愿我们身边每一朵祖国的小花都能在快乐中领略到美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庞丽娟.《幼儿园美术教学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
[2]朱家雄.《儿童绘画心理与绘画指导》.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8
[3]屠美如《学前儿童美术教育》.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2012.7
[4]许卓娅,孔起英.《幼儿园课程指导艺术》.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6
【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组织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