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幼儿园环保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摘 要: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幼儿园应该重视创设绿色生活环境,开展系列康、环保的活动,为幼儿提供环保、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幼儿是未来环境的主人,逐步树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是现代幼儿、未来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幼儿环境教育既是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工程,也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从幼儿开始,实施环保教育,使他们具备环保的意识与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幼儿;环保教育;环保意识;实践探索

  一、幼儿园环保教育的意义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人的环境意识对于保护环境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环境教育作为现代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其时间定位一定要从“未来”前移到“现在”,而且必须从娃娃抓起。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行为将决定今后社会的环境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进程,而幼儿园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终身全面教育的一个奠基阶段,它是实施环境教育的关键。《纲要》也曾指出,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三代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面向21世纪,逐步完善中国的环境教育体系,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因此我们认为幼儿园应把环境教育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教育任务。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理念

  首先,要因地制宜,凸显园本特色。每个幼儿园的特色建设是其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依托幼儿园特色建设,而这种特色应该既能适应幼儿园当前发展状况,又有利于幼儿园未来创建品牌的需要。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一所幼儿园的名片,是一所幼儿园办园特色的外在体现,不容忽视。我园领导和教师多次参观一些名优园的环境创设,从中学习她们的长处,分析她们的办园理念以及特色,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一些名优园的特色环境创设比较成熟,我园作为一所经验欠缺,办园成效相对薄弱的幼儿园,只要适合我园实际,再造和模仿也无可厚非。教育并不是要做人无我有,关键的是要做到人有我新,人有我细,在“新”和“细”这两个字上下功夫,才能避免千园一面,避免没有特色的情况出现。

  其次,要以人为本,创设温馨环境。我们坚持“以幼儿为本”,分析幼儿的年龄特点,每一个部分的设计都尽量照顾到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并结合本园客观条件,对色彩、材料、空间等环境要素进行研究和设计,力求创设出温馨、典雅、自然、和谐、童趣的环境。这样的环境不仅体现我园的特色,而且深受孩子喜爱和家长的欢迎。

  三、幼儿园环保教育多元化的实践与探索

  (一)统一思想,强化领导,全完善环境教育工作机制。环境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为突出环境教育的显着位置,我们要高度重视幼儿环境教育在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统一思想,强化领导,全完善环境教育工作机制,明确思路,,广泛宣传发动,形成了“环境教育特色办园”的共识。一是成立领导小组,二是及时总结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是建立规章制度,并对方案实行量化考评,定期进行评估检查。

  (二)以园为基地,陶冶性情,增进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要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有效的地理环境优势,挖掘园内及周边的自然物质资源,充分汲取大自然的恩赐,带领孩子走入自然、亲近自然,把大自然带回幼儿园,让大自然成为幼儿园,让幼儿园成为大自然。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一块泥巴、一颗石子、一片树皮、一根草棒……都被赋于一定的生命力,成为幼儿园的活教材,激发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激情;生态化的绿色环境,不仅解放了孩子,培养了孩子,更重要的是使幼儿受到了自然艺术的熏陶,从而为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及环境保护教育提供优越、和谐的环境。

  (三)寓环保教育于幼儿日常生活。让孩子走进大自然,到郊外观赏桃花、梨花,感受新鲜空气,知道绿化、植树的好处。以自然为背景,开阔视野,学会审美,幼儿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以热爱大自然为基础的,爱得越强烈,认识就越深刻。孩子们为湖水中的倒影、为盛开的荷花而欢呼;为蔚蓝的天空、变幻莫测的云彩而惊叹。此时,孩子们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一种发自内心的关心、热爱环境的情感油然而生,环保意识也随之增强。培养幼儿环保意识应从培养其良好的常规习惯开始,幼儿年龄小,自觉性和自制力都比较差,而习惯的培养不是一、二次教育就能奏效的,故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提出要求和教给幼儿方法外,还注意督促检查,经常提醒,使幼儿良好的习惯不断得到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动。如:幼儿进餐时,要求不挑食,吃完碗里最后一粒饭,不浪费粮食,让幼儿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幼儿盥洗时,要求不玩水,学会开小水洗手,用完水后主动关上水笼头,不浪费水;在活动中,不大声喧哗,学会用自然声音说话、唱歌,不制造噪音;果皮纸屑丢进垃圾箱里、物品要轻拿轻放、不采摘花草、不乱涂乱画;外出游玩要自带垃圾袋……,日久天长,幼儿便形成自觉的环保意识。

  (四)环保教育常规化,节日化。首先,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开展渗透式的环保教学活动。从多角度、多方式、多元化,把环保教育的幼儿园课程要以主题活动教学呈现,采取渗透式环保教学,提升“环境保护”、“节约低碳”、“人与自然”等教育,结合小、中、大的年级段,以两周一次的教学频率,分层次、有主题地有效实施。其次,绿色环保教育涉及很多内容及方面,如果没有深入式、立体式的主题深化,很容易使孩子的“绿色环保”教育流于形式,化于表面,达不到根本性的教育目标。通过观察、游戏、故事、体验、考察、绘画、歌曲、录像、实验等形式,引导幼儿认识环境,保护环境,。因此,要结合各个环保节日进行绿色环保专题式环保大联动,并将此作为一块重点实施途径。

  (五)利用乡土材料,挖掘现有空间,体现校园文化。利用当地果树,让幼儿观察、欣赏,“春天花香满园,秋天硕果累累”的美丽景象。利用各种充满野趣的空间,让幼儿亲近自然。比如:鱼形水池、小象喷泉、小蘑菇桌椅景观等建筑和多功能惊险荡桥、蓬圆形船、多向投篮架等体育娱乐器材、沙石坑、泥坑、苗圃花卉基地等。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引导人、鼓舞人、凝聚人、激励人。校园要坚持“遵循自然,注重人文,创造空间”的文化理念,充分发挥环境在提升人的境界,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规范人的行为中潜在的教育作用。幼儿年龄小,识字少,他们认识事物更多的是通过直观的图画,因此,幼儿园应注重在环境中渗透无声的教育,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六)家园互动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家长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对幼儿环境素质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要十分注重挖掘家长这一教育资源,让家长成为幼儿园环境教育的积极参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

  【参考文献】

  [1]谢奕芬,环境[J],2006(11)

  [2]黄丽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践与探索[J],师资建设,2013(02)

  [3]包建红,幼儿园的环保教育的实践探索[J].江西教育科研,2007(9)

【幼儿园环保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幼儿园环保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