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餐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很重要的环节,这也是孩子们健康的起点。为了保证这项集体活动的有序进行,提高孩子们的进餐质量,老师们要有一定的组织流程和常规要求。
1
1
1
餐 前 组 织
1. 用音乐律动和手指游戏等方式组织幼儿盥洗,减少等待现象
从第一个孩子洗完手到最后一个孩子洗完手中间有一段时间差,从洗完手到端到碗吃饭又有一段时间差,是幼儿消极等待比较多的环节,如老师组织不当,先前孩子洗干净的手又要再次污染。
为了减少多数幼儿的无谓等待,中间有目的穿插需要复习巩固的律动。
当一组幼儿进行盥洗活动时,其余的幼儿正在专心地做律动。盥洗回来的幼儿随时跟进,既照顾到了幼儿间盥洗时间长短的差异,又照顾到全体幼儿,没有了无谓等待时间,孩子洗干净的手也不会再次污染。中间穿插的音乐律动会定时更换,有的班以手指游戏为穿插,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创设宽松的就餐环境,开展餐前食谱播报活动,促进幼儿食欲
主要的方法是开展餐前播报活动,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独立性,为了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每天由值日生提前一天在家中和家长一起收集当天食谱的相关营养知识,在每餐前当小小信息播报员,向全体同伴播报当餐的食谱及其营养价值。
中小班孩子自主性不够,对于饮食的营养价值认识不清。老师就事先了解当天的菜谱,利用网络搜索菜肴营养价值的图文,在餐前给孩子看。色彩艳丽的图片,加上教师生动的描述,不仅让幼儿了解每种菜对自己的身体生长的好处,还营造了孩子想吃、乐吃、爱吃的心理氛围,当保育员把饭端到班上时,用饭菜的香味再次调动孩子们的食欲。
1
2
1
就餐时的细节组织
1. 把握好幼儿就餐时间,掌握正确的就餐方法
专家指出,就餐时间过少或过多,都会影响到孩子营养素的合理摄取,由于铁摄入不足,从而导致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增高。儿保专家主张,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幼儿每次就餐所用时间在30~40分钟为宜。
让幼儿逐步自觉调整用餐时间。小班幼儿是用勺子进餐,中大班是用筷子进餐,在小班主要是教给幼儿进餐各环节的方法和要求,如先在椅子上坐端正,一手扶碗一手拿调羹,饭往嘴巴喂时,下面要用碗接住掉下来的饭粒等等。到了中大班就是学习怎样使用筷子正确进餐。
2. 规范幼儿端饭线路,确保进餐中的安全
在进餐过程中总有个令老师头疼的问题,那就是不安全因素,尽管幼儿也是很有序的按顺序进行,免不了还是有因端饭引起泼洒或碰撞,老师也是天天强调注意安全,但还是不尽人意,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3. 关注幼儿的进餐心理健康
在幼儿园进食中,常常听到这样善意的提醒:”好好吃,别说话””不要把米粒撒在桌上”……原本愉快的进食顿时严肃起来。
4. 良好就餐习惯的养成
5. 公平对待每一位幼儿
1
3
1
常规口令
就餐
1、吃早餐
小宝宝吃早餐,椅子小手都放好。吃早餐,身体好。一口一口吃个饱。
2、吃饭歌
吃饭时,坐端正,右手拿调羹,左手扶着碗。细细嚼,慢慢咽,不剩饭,不挑菜,自己吃饭真能干。
3、擦嘴巴
小手绢,四方方,拿起它,擦嘴巴,一二三,左右擦,嘴巴乐得笑哈哈。
4、就餐礼仪歌
要做文明好宝宝,就餐礼仪不能少。筷子勺子不乱敲,讲话嬉笑就不好。不挑食也不剩饭,细嚼慢咽肠胃好。餐后收拾少不了,比比谁是好宝宝。
排队集合
1、排队歌
小朋友,快快来,我们大家把队排。队伍一条线,立正挺胸向前看,对准伙伴后脑勺,不乱歪头不走动。
2、站立歌
站像一棵松,小小青松青又青,天天挺立在山顶;风吹雨打都不怕、青松越长越精神。
3、排队走
小朋友,排队走,你在前来,我在后,不说话,不回头,老师夸我真优秀。
4、排排队
小宝宝,排排队。你在前,我在后。一个跟好一个排,整整齐齐排好队。
5、走走走
小小手—摆摆动;小小脚—踏起来;小胸脯——挺起来;一二一,一二一……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若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