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状分析 早期的幼儿教育提倡集体教学,幼儿一日的学习与活动被人为地分割为不同的版块,在版块与版块之间便出现了一个转换时间,被称之为过渡环节。《纲要》第三部分指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活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这使得幼教界又一次重新审视和关注一日活动中过渡环节的问题。
二、定位与特征分析
(一)过渡环节的定位
我们对一日活动中的过渡环节进行了重新的定义,认为: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包括生活、游戏、学习、运动等环节,过渡环节是一日各活动中的“驿站”,是中转的,衔接的,过渡的,也是休息调整的;它是非正式的,是闲散的,自由活泼的。它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是游离、边缘的性质。因此,在过渡环节中,我们应当允许幼儿以自由、放松和无拘无束的姿态出现,允许有不同风格和性质的活动出现。
(二)过渡环节的特征分析
第一、过渡环节中存在教育价值
从幼儿的方面来说:在宽松的环境中,幼儿不仅能利用过渡环节进行自主的游戏和学习,而且过渡环节还能给幼儿提供一个释放心理能量的空间,有利于幼儿自主自律能力和康人格的形成;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有利于教师进行现场的设计、思考以及一些临时的随机情况的处理。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将“过渡环节”作为一种独特的与其他活动同等重要的教育资源加以充分利用,而不是作为一种需要加以消极避免的误区。
第二、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与教学的需求两种节奏的存在
在幼儿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中,存在着两种节奏:其一是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安排,这一节奏一直以来是在显性的位置,大部分的活动时间安排都是从这一节奏出发的;其二是幼儿的身心节奏,在传统的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处理中,这一节奏并没有被提到足够重视的程度。
幼儿心理学中强调:“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安排与幼儿的心理康也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如果不顾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对幼儿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就可使幼儿情绪压抑,丧失自信心和兴趣,还可使幼儿产生心理上的疲劳。”所以,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需要过渡环节,不仅是为了适应日常教学活动有节奏的更替的需要;还是为了适应幼儿日常身心活动有节奏更替的需要。这两种情况在日常的教学中既有彼此的区别,又互相交织在一起。
三、过渡环节的处理方法
1、适时延长过渡环节
在每日发晨间活动后,我们班有了一段自主活动的时间,这是我们班孩子最热闹的时候。有的孩子拿着各种各样的工具去给自然角的植物浇水;有的孩子抓起没完成的区域活动继续完成;爱说话的孩子在一旁讲着永远也说不完的悄悄话;好动的孩子会乘着这个间隙跑几圈;安静的孩子在一边翻看着图书┅┅。虽然,所有的一切在外人看来会是一片乱遭遭的景象,有些孩子会无所事事,有些规则还未形成,但对于孩子来说,这是难得的锻炼自主、自理的机会,在不断的探索中他们会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效走向高效。
(2)故事与游戏
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延长了一部分的过渡时间,让经过集体活动的幼儿能有自由活动的时间,但这样处理后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幼儿沉醉在这一小块的时间中,使下面的环节很难进行。于是教师将故事和游戏等方法引入其中,来吸引幼儿兴趣,将幼儿的注意力转移过来,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的活动。
2、调整作息时间融合过渡环节
我们知道现行的作息时间中有不少的过渡环节是完全不必要的,那如何来处理这些不必要过渡的环节呢?我们通过调整作息时间,使活动之间互相融合,尽量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过渡环节。
从调整前后的作息时间中,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发现,调整前的时间表中,每个活动都有比较严格的时间规定,一日活动的整体时间被切分为小块;而调整后的时间表中,比较突出的是版块式的时间,将可以合并,可以由教师自由支配的时间进行融合,避免环节频繁转换带来的不必要的过渡时间。它的优势在于:增加弹性的时间,给教师灵活组织教学的机会:拥有自我安排和分配的时间,利于幼儿的自主调节。
3、低结构活动中弱化过渡环节
过渡环节对于幼儿整个的一日活动来说是边缘的、不稳定的,从时间上来说也是非常短暂的,经常界于两个活动之间。因此,依据过渡环节的这一性质,我们采用了弱化的方法来处理过渡环节。也就是说,将集体活动从高结构转化为开放的,低结构的活动,使前一活动顺利、自然的过渡到后一活动中去,使过渡环节与其他活动没有明显的区别。这对于贯彻《纲要》精神,弱化不必要的过渡环节是非常好的一种手段。
四、结论与思考
我们发现在合理、充分发挥过渡环节教育价值的过程中,教师和幼儿都有不同的收益。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最大是转变是:教师的观念得到了更新,行为有了本质的变化,过渡环节以及一日活动的组织都从教师的主观控制转换到了幼儿的自主调节。从幼儿的角度来说,在有序自由的氛围中幼儿获得了自主能力的极大发展,从事事寻求帮助到独立地解决问题;从关注自己到考虑同伴的需求;从独自游戏到结伴游戏,孩子的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作者单位:常州莱茵双语幼儿园江苏213000】
【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