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5日,我和耿瑞博妈妈作为园级家委会成员,有幸代表中四班家长入园亲身体验孩子们午餐午睡情况。
正式活动前一天,中四班班长师老师召集我们开会,详细交代了入园后的卫生防护、任务分工、幼儿园作息时间和流程以及活动后的记录分享等事宜,让我们两位家长不禁感叹,原本以为简单的两小时体验,竟然还有这么多的要求和规则。因为每一条要求都是在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健康和正常教学的前提下,让家长们更真实、更全面地了解孩子们的成长。
我们全副武装,带好围裙、口罩后进入班级,孩子们此刻正围坐一圈,认真地听准备参加故事大赛的小朋友为大家讲故事,我们的突然造访并未分散小朋友们的注意力,大家都被两个小朋友的精彩讲述牢牢吸引着。
一、午餐环节
1、餐前教育,别开生面
餐前教育环节比我们想象的更规范、更有趣。
小值日生是这个环节的主角,报天气预报除了天气还有新闻、趣事分享,李宥辰小朋友就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去新加坡旅行的感受,小朋友听得身临其境。
报菜名由四个值日生共同完成,大家提前分工好,主食、肉菜、素菜、汤,每人报一样,准确无误,既做到了为大家服务,也为每个孩子敢于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提供了平台和机会。最后,值日生一起说“请小朋友愉快进餐”,小朋友们也会回应以“谢谢小小值日生”,有来有往,让原本平常的午餐充满了仪式感。
2、餐前准备,井然有序
在小朋友进行餐前教育的同时,生活老师正紧张有序地进行餐前消毒,耿瑞博妈妈今天的职责是协助生活老师,她拿起一块抹布就要帮忙擦桌子,立刻就被生活老师制止了,原来消毒分为三步:先用清水抹布擦第一遍,抹布用过一面后马上翻面,不重复使用,再用消毒抹布擦第二遍,十分钟后,再用清水抹布擦第三遍。一个看似简单的小事都有如此繁复的要求和程序,让耿妈妈不禁感叹:在家里也达不到这种卫生程度啊!
正当我们要帮助老师摆餐具时,发现四个小值日生已经端着碗筷、纸巾盒熟练地摆桌了。四个孩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眼神里透露着严肃认真和一丝不苟的目光,我们很想帮忙,最后发现根本插不上手,只能啧啧赞叹了。
更让我惊奇的是,那个一直让我觉得很害羞、见到我就会笑眯眯地求抱抱的小男孩崔函毓,在“工作”时俨然一个小男子汉,注意力全部在他手中的工作上,即使拍照也没能分散他的工作热情。
还有那个平日里看似活泼好动、不拘小节的李宥辰,摆筷子的时候会一双双的全部推平,我除了认真记录,真的不敢打扰他们的“工作”。
而那个平日里嘻嘻哈哈,最搞笑的段序辰,在帮助老师整理餐具回收桌时,虽然脸上也挂着笑容,但眼睛却从未离开手上的工作,一副“我很害羞,但人家在认真工作”的样子。
当老师一声“孩子们,准备午餐!”后,孩子们很淡定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由左至右,六个孩子为一组,先把小椅子放置餐桌前,再陆续到洗手间小便、洗手,安静有序,没有喧哗打闹,没有拥挤相撞,洗完手的孩子根据自己的饭量自主选择不同量的米饭,端着饭碗依次到餐桌前落座。伴着优美的轻音乐开始进餐,我和耿妈妈相视而笑,心中的潜台词是:为啥在家鸡飞狗跳,到幼儿园就岁月静好呢?
3、饭菜香喷喷,吃的干净净
午餐是红烧牛肉、木耳油菜、蘑菇汤、红豆米饭,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可惜只能文字图片描述,闻起来确实很香。
小朋友使用筷子已非常熟练,自己吃自己的,相互不打扰,嚼不烂的牛肉和掉桌子上的饭粒,会主动放到公用盘中。午餐过半,我发现孩子们的桌上、地上、衣服上都是干干净净,完全见不到饭后狼藉的场面,这就是4-5岁孩子展示给我们的能力。
孩子们在愉快地进餐,老师也没闲着,帮着孩子们添菜添饭。老师们熟知每个孩子的身体状况,对于平时食欲好偏胖的孩子,老师会适当控制;对于食欲一般,吃饭慢的孩子则会适当辅助,多加鼓励;对于身体不适的孩子则会随时观察,适当减量,老师对孩子们体贴入微的关爱和呵护随处可见。
期间,厨房师傅来到各班询问饭菜是否够吃,医务室的老师也会各班流动检查,查看饭菜质量和孩子们的进餐情况。
孩子们陆续用餐完毕,今天最先吃完的是刘苏昶雅和王赫斌小朋友,两人把一粒米都不剩的碗、盘、筷子摞成一摞,两手捧着到餐具回收桌上,用纸擦拭干净,摆放整齐。
最后吃完的两名小朋友,并没有因为吃的慢而焦急,相比平时在家里很多家长都会常说“快点吃、快点吃”的情形,老师只会适当辅助,却从不催促,两位小朋友淡定地吃完最后一粒米,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按照程序,熟练地完成每个环节。
午饭过后是刷牙时间,小朋友们陆续进入洗手间,从墙上的格子里准确拿到自己的刷牙用具。依次挤牙膏、接水、漱口、刷牙……整个过程都非常认真,保护牙齿的观念已经深深印在小朋友的意识里。
洗漱完毕的小朋友依次坐在小椅子上,拿起绘本自己翻看。如此娴熟、自如地进行着每个环节,让我对这些孩子,即便是平时的小淘气包儿们也刮目相看。
全体洗漱完毕,孩子们听到宋老师的口号,都到门口站队集合,原来在午餐和午睡的中间,还有一个活动环节,一起散散步,消消食。
二、午睡环节
1、午睡准备,辛苦繁重
在孩子们外出散步的时候,留在教室的老师开始为午睡做准备,耿妈妈辅助老师抬床摆床,小床都是木质的,四组下来,不停地起身弯腰,着实是大体力劳动。床摆好后,第一次体验的耿妈妈已经累得气喘吁吁,而老师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这样繁重的工作,实在辛苦。
2、整理内务,互助友爱
孩子们各自换好拖鞋,落座在小椅子上,做睡觉前的准备,大家开始陆续脱衣服,先脱裤子,再脱上衣,袖子甩不掉怎么办?领子卡住了头,怎么办?扣子解不开怎么办?老师微笑的看着大家,不动声色。这时,遇到困难的小朋友的左邻右舍都伸出手来帮忙了,你帮我拉袖子,我帮你解扣子,再也不见小班时因为穿脱衣服焦躁生气甚至大哭的萌宝宝了,相互帮助,淡定自如,多有爱的小集体啊!
孩子们把脱下来的衣服全部叠放整齐,放置在自己的小椅子上,然后找到写有自己名字的小床,钻进小被子,准备午睡了。
在大家都陆续躺到小床上的时候,一个小小的身影徘徊在挂满衣物的小椅子跟前,她是今天的值日生刘义涵。原来,作为值日生,刘义涵主动把摆放不标准的衣物整理好,检查妥当,才放心地找到自己的小床,最后一个钻进小被子。
3、互道午安,进入梦乡
所有小朋友都躺好后,老师会说:“小朋友午安,祝大家睡个好觉!”小朋友也会一起说:“老师午安!”然后,熄灯,开始播放小故事,帮助小朋友尽快入睡。
待小朋友慢慢进入梦乡,老师们才开始午餐,而此时已经12:30了,忙碌了一上午的老师们才得以补充能量,稍事休息。只有亲历体验,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孩子们的点滴成长和进步离不开老师们默默耕耘和辛勤付出,为孩子们有这样的老师感到欣慰和骄傲!
三、参观感受
短短两个小时的参观,丰富饱满、充实震撼。我和耿妈妈不禁感慨“两个小时可以做这么多事,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应该尽量缩小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差别化。孩子们的真实能力已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孩子们在幼儿园的表现和在家中的表现判若两人,我们严重低估了孩子们的生活能力。
其次,敢于放手、相信孩子,才能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小接班人。在幼儿园,老师把更多的责任交给孩子,我们看到,再胆小害羞的孩子也能勇敢担当、一丝不苟。因为老师的信任,让孩子更加自信,今天的小担当见证了未来的大担当。
再次,建立规则标准,实现自我管理。整个参观,让我意识到,幼儿园里有一套完备的规则体系,这些规则是潜移默化并让孩子们能够认同且烂熟于心的。通过制定标准,孩子们无需提醒、说教,都能自觉地按照规则做事,基本实现了自我管理,孩子们自己把自己照顾得很好,老师除了教学起主导作用,其他生活部分则更多时候起辅助作用。
最后,抓大放小、把握主线,实现家园共建。孩子们突然长大了,家长的教育理念是否也能和孩子的成长同步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根本。两个小时的参观,让我深刻意识到,平时除了关心孩子吃饱、穿暖等基本生活细节外,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在幼儿园里的交往能力、倾听能力、合作意识、分担意识等方面的人格培养因素,与老师的沟通也应该上一个台阶,抓住孩子成长阶段的主线,真正实现家园共建,与幼儿园一道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