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乡幼儿园幼小衔接家庭教育指导篇
——身心准备
亲爱的家长朋友:
相信您对《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有些了解吧,您觉得为什么把“身心准备”作为幼小衔接的首要准备呢?
我们知道孩子入小学后面临着入学适应及学业压力,您一定盼望孩子入学能更快的适应小学的生活、能认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但是您是否意识到健康的身体、稳定的情绪对孩子的入学适应、学业学习有重要影响呢?试想:如果孩子没有建立起在校生活的安全感,整天处于焦虑之中,怎么会专心听讲呢?如果孩子因为一件不愉快的事情而情绪低落,又怎么会认真学习呢?因此,身心准备是幼小衔接的首要准备就不难理解了。
下面我们结合身心准备的目标,向您推荐了一些在家庭中可行的活动,以供您参考。
一、身心准备,亲子活动建议
发展目标 |
具体表现 | 家庭中的活动建议 |
1.向往入学 |
1.初步了解小学,对小学生活充满期待。 2.希望成为一名小学生,愿意为入学做准备。 |
非本年龄段重点 |
2.情绪良好 |
1.能经常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 2.遇到困难和不开心的事情,不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他人。 |
情绪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父母的良好情绪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1.生活中父母的陪伴、接纳与爱对孩子情绪情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2.在生活情境中运用情绪调节策略:(认识情绪、注意转移策略、问题解决策略等)。 3.讲情绪绘本故事,和孩子讨论如何认识情绪、理解情绪。 |
3.喜欢运动 |
1.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户外活动。 2.能连续参加体育活动半小时以上。 |
您可以在家庭中与孩子进行如下活动: 1.球的多种玩法。 2.骑小车、玩滑板车。 3.垫上滚、各种爬的练习。 4.走马路牙、跳方地砖等。 |
4.动作协调 |
1.手部动作协调,能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 |
以下的活动也不错,您可以与孩子尝试: 1.在生活中练习剥豆子、剥鸡蛋、打鸡蛋液等。 2.使用剪刀剪物体轮廓,粘贴成一幅画,请孩子编个故事讲一讲。 3.撕纸粘贴蝴蝶、小树、小花等。 4.给妈妈穿项链。 5.利用自然物制作:树叶贴画、花瓣颜料、蔬菜小印章印画。 |
二、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01
倾听童心,走进童心世界
老师,我都想我的好朋友了,不知道他们在家里做什么呢?
老师,我好想您和小朋友们呀,我每天都没有小伙伴儿玩儿,特别想玩活动区。
老师也很想念你们,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新冠病毒终于被我们打败了,我们就快见面了。我们还需要在家等一段时间,当你想念老师和小朋友的时候,可以用视频和老师或者和好朋友聊聊天,等你来幼儿园的时候,老师一定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
教育建议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给孩子讲一讲疫情的发展情况,让孩子增强对周围生活变化的认识与理解,减少焦虑情绪。当孩子想念老师、小伙伴的时候:
1.可以鼓励孩子通过视频聊天的方式与好朋友进行问候交流,满足其内心渴望与同伴交往的需要。
2.家人在这个期间抽出一些时间全身心地“有效”陪伴孩子,开展亲子阅读、游戏、绘画等等。
老师,咱们班的草莓长大了吗?
我们班里的小蜗牛谁来管?它们会不会饿死?
你们那么关心小草莓和小蜗牛,真是有爱心的好孩子,幼儿园里的值班老师一直在照顾小草莓,老师已经把咱们班的小蜗牛带回家照顾了,等小朋友们回园的时候就能见到它们了。
教育建议
1.家长与幼儿一起在家进行种植或饲养小动物,鼓励幼儿每天照顾动物或植物,可以把观察到的动植物的变化画下来。也可以制作成动植物观察日记。
2.通过上网查阅的方法和幼儿一起搜集照顾乌龟、蜗牛等动物的方法,让幼儿在照顾动植物的过程中体验爱与责任。
我插了大火车,等疫情没了,我就带到幼儿园和大家一起玩。
我妈妈给我买了一个跳垫,我们在一起运动很开心!
你们在家里还学习了新本领,我太高兴了,我觉得小朋友在长大,还想着和小朋友们分享,老师给你们点个大大的赞!我提议,你们可以把自己的本领让爸爸妈妈拍照下来,我们来园的时候分享给小朋友们呦。
教育建议
孩子们在做成功一件事情的时候会有胜任感,成人的及时鼓励和积极评价,会让孩子感到自信。当孩子希望能得到您的肯定的时候,请具体的描述孩子进步的方面,使用激励而不是简单的“太棒了”。
亲爱的家长朋友,孩子是十分愿意与我们表达交流的,每次您的认真倾听与回应,都是对孩子积极的陪伴。看了教师与幼儿的对话,您是不是觉得有很多时候会忽视倾听孩子的心声呢?孩子的言语和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无以言表的心理需要。当孩子向您表达内心的想法时,您的真诚不敷衍的态度和温暖注视的目光最可贵,因为倾听所以理解,因为理解所以懂得,在倾听中了解孩子深层的心理需要,尝试解读孩子的心理需要,及时给予有效的回应,我们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有效陪伴孩子成长。
向您推荐绘本故事
绘本一:《我的情绪小怪兽》
录制:隗岩
教育建议:
1.认识并接纳自己的情绪是应对情绪的第一步。只有当一个事物可以被客观描述时,我们才有机会真正地了解它。这个绘本就是帮助孩子学习识别情绪的绘本,当孩子可以为自己的情绪命名时,他们就会拥有更多表达情绪的适宜方式。
2.拓展:识别情绪小游戏
和孩子阅读绘本后,在家里设计一组“情绪小篮筐”,在不同的篮筐下放置不同的颜色或标志,注明不同的情绪。情绪的名称可以多种多样。宝贝可以根据当下自己的情绪,将卫生纸揉成小团,标上相应的颜色,投进小篮筐。一方面,这样的游戏可以让书里的内容走进孩子的现实生活,让孩子也学习分辨情绪;另一方面,制作小球是需要双手参与的精细动作的过程。宝贝的不良情绪会在制作过程中得到消解。当宝贝完成了制作并投篮时,当下的剧烈情绪自然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疏解。
绘本二:《再见啦,不开心》
录制:隗岩
《再见啦,不开心》讲述了当孩子出现不开心的情绪时,可以通过转移注意的方法调节情绪。在解决孩子不开心的情绪问题时,您还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当孩子有情绪问题时,父母要帮助孩子识别情绪,能够对孩子的情绪感同身受,也就是共情孩子的感受,并让孩子学习用表示心情的词汇表达出来。
2.当您认真倾听孩子的时候,可以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通过“哦,是这样的”或者“嗯,要是我也会生气的”,孩子就会觉得您非常理解他,自己就会大胆地表达心中的想法,您还可以适时地与孩子讨论,鼓励孩子自己对事情做出判断,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
3.你还可以在每晚让孩子说一说自己今天的心情,用表情贴纸进行记录。
我的心情娃娃
日期
高兴 平静 生气
02
强身健体,培养运动习惯
运动能促进大脑发育及体能发展,初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利于幼儿增强体质,保持充沛精力和良好情绪。下面是好玩的亲子游戏推荐:
游戏一《趣玩绳子》
游戏准备:一根跳绳
游戏玩法:
玩法一:家长在幼儿脚部左右甩绳,幼儿做出判断后垂直跳起不被绳子打到。
玩法二:家长站立左右摆绳,幼儿做出判断后快速冲过绳子不被绳子打到。
玩法三:家长和幼儿各拉绳子一头,随后幼儿使劲拉扯绳子帮助家长做仰卧起坐。
玩法四:幼儿往前冲刺的同时,家长将绳子甩出,此时幼儿快速跃起不被绳子打到。
此视频源自抖音
指导建议
1.游戏的时候尽量选择宽敞的场地,以防幼儿在游戏中发生碰撞;
2.家长可以先选择一个游戏和孩子玩,待孩子掌握方法后,再逐步增加游戏内容;
3.绳子的玩法还有很多,家长可以在和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创意更多的玩法呦。
游戏二:组合游戏
01
《幸福传递》
1.家长和幼儿背靠背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家长将球从头顶传给幼儿,幼儿将球接住从胯下传给家长,游戏可以循环往复。
2.家长和幼儿背靠背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家长双手从身体一侧传递给幼儿,幼儿接住球后从另一侧双手传给家长,循环游戏。
02
《击掌游戏》
家长和幼儿利用脚尖和手臂的力量支撑身体,相互进行击掌。
03
《引体高抬腿》
家长和幼儿头对头躺在地垫上,互相抱住手臂,利用腰腹力量带动双腿抬起。
04
《亲子运娃娃》
幼儿平躺在地垫上,头顶处放一个小筐,家长在幼儿脚底放毛绒玩具,幼儿用脚尖逐一夹起玩具,利用腰腹力量将玩具放到小筐里。
指导建议
1.家长可以按照热身—游戏—放松的步骤和幼儿一起运动,以防幼儿在游戏中拉伤或扭伤;
2.游戏开始初期,家长可适当放慢游戏速度,待幼儿掌握游戏玩法后再加快速度;
3.游戏过程中家长应多对幼儿给予鼓励,增强幼儿游戏兴趣,从而提升运动技能。
一起做操吧
老师还录制了一套非常适合小班孩子的体操,家长可以和孩子每天练习呦!
《健身操—无敌小可爱》
指导建议
1.幼儿做操的过程中,家长指导幼儿动作要到位。
2.家长鼓励幼儿每天做操,从而培养幼儿坚持性,提高身体协调性。
家长朋友们,锻炼身体重在坚持才会有效果,您的坚持陪伴是孩子成长进步的有力支持,您可以用打卡的方式来鼓励幼儿每天坚持锻炼。
我的运动打卡
|
|
|
运动游戏二 |
-童心乐园 幸福家园-
文字:李 辉
编辑:肖坤桂
视频:小班教师、抖音
审核:顾兰荣 任 隽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