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共育,携手前行
——大班组幼小衔接线上家长会
阳春三月,
我们迎来了新学期。
孩子成长的路上,
家长是不可或缺的合伙人,
在这生机盎然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过渡的教育。当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意味着他们即将面临更多的难题,更大的挑战和更复杂的未知。
如何帮助孩子走好幼升小的关键一步?如何帮助他们完成从“小朋友”向“小学生”角色的转变?如何帮助孩子在学习、生活诸多方面更好适应小学节奏?这些问题不但围绕在学前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身边,同样也受到家长们的广泛关注。
为了帮助幼儿及家长有目的、有计划地做好入学准备,落实“工作前置,贯通培养”的幼小衔接教育模式,我园于2021年3月20日上午9:00召开了大班组幼小衔接年级家长会。本次会议采取线上形式,由保教主任韩鸫老师主持,并特邀我园副园长朱燕莉老师为家长们进行【幼小衔接专题讲座】。
年级会精彩回顾
【幼小衔接专题讲座】
朱老师凭借自身多年的小学工作经验,以小学生入学适应及父母焦虑为切入点,从三个维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家长在孩子入学后常见的问题、孩子学习习惯培养的重心以及家长在幼小衔接工作中的重要性。
Part 1 家长常见问题
学龄期儿童家长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种是只注重成绩,忽视习惯养成、品德教育以及对心理健康关注;
第二种是被孩子逼“疯”;
第三种是回避教育过程中的问题。
虽然类型不同,但是却殊途同归,基本都是受到了孩子行为、家庭教养方式和家校、师生、生生关系的影响。
好的关系才有好的教育,只有家长支持教师,教师才能更好的支持孩子。
此外,入学准备的对象不应只局限于幼儿,家长也应做好心理准备:不要只关注学业,要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不要冲动急躁,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回避问题,要相信老师,积极合作。这样有利于实现家园共育,更好地形成教育的合力。
Part 2 学习习惯培养
进入小学后,孩子的学习重心主要以知识为主,课堂学习模式发生改变,作业量逐渐增多,不少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些跟不上。“我的孩子究竟怎么了?”、“在幼儿园时那么好,为什么上小学就变样了?”家长们百思不得其解,焦虑而不得法门。对于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缺乏学习习惯的培养。
家长们现在可以从听、说、读、写、坐、专六个方面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在课堂中高效地汲取知识,从而减少学不会、学不懂的现象。
Part 3 家长重要作用
家长是幼小衔接中的关键人物,是幼儿与教师之间的纽带,因此家长自身对于幼小衔接工作的了解和支持,也直接影响着衔接的成功与否。讲座中我们分享了三句话与家长们共勉:
1、犯错即成长。
2、好关系才有好教育。
3、我们不但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更要懂得如何去爱孩子。
【园级活动四季课程介绍】
幼小衔接讲座过后,保教主任韩鸫老师还针对大班本学期的重点活动也做了详尽介绍。我园的传统文化特色课程是基于北师大霍力岩教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项目》而延伸出的子项目,介绍以此课程缘起引入,讲述了我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有根有魂有韵的学前教育”的课程目标,以及“春花节”、“夏日季”、“秋月节”、“冬雪季”四项活动课程。
结合本学期我园的课程安排对“春花节”做了进一步介绍,其中包括赏春、乐春、踏春、咬春、说春、忆春6个板块,涉及12项活动。帮助家长们在切实掌握孩子在园动向的同时,充分感受我园特色。
班会精彩依旧
年级组家长会结束后,各班又分别组织了班级家长会。大班组的老师们针对各班级近期出现的问题以及本学期班级计划做了细致说明,让我们一睹各班的精彩内容吧。
一日生活安排
为了更好的进行幼小衔接工作,大班幼儿活动室从上学期开始便由幼儿园变成了宣师一附小一年级部,而睡眠室依然还是在幼儿园,所以大班幼儿的一日生活便有别于中小班的一日生活。
同时随着幼儿已经进入大班第二学期,幼儿的一日生活安排也由秋、冬季作息时间变成了春夏季的作息时间,幼儿除了每日的游戏与教育教学之外,他们的户外活动的时间与内容都有所变化。
(大一班)
大班现状介绍
升入大班家长最关心和想要了解的就是孩子们在幼儿园下学期现状是什么?为了帮助家长们了解,我们从自理能力、学习能力两大方面为家长们答疑解惑。从现象入手分析原因,将培养幼儿习惯的好方法告诉家长们。通过案例、游戏等方式向家长们介绍与了解幼小衔接需要“衔接的内容”是什么?缓解部分家长们焦虑与紧张的心情。了解大班下学期的幼儿此时最需要培养的能力有哪些?如:“生活能力、适应能力、学习适应能力、信息收集的能力等。”共同携手为幼儿适应小学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大四班)
能力培养
结合幼儿自理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细致分析,帮助家长们了解并重视孩子自理能力不足的现状,从而提高家长对幼儿锻炼的意识。在学习能力方面,魏老师针对听、写、思维三方面能力提出了更加具体的教育建议。她将训练与游戏相结合,使家长们可以随时运用与幼儿相处的碎片化时间,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例如,运用家长说数字,幼儿聆听并重复数字的记忆游戏,来帮助幼儿练习“听”的能力;运用剪纸、画画等方式来锻炼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和手部力量,从而提升孩子们入学后控笔的能力。
(大二班)
主题介绍
在开学初的心愿分享上,孩子们提出了“毕业了也想回幼儿园来看看”的心愿,随着孩子们的心愿,我们开展了“种下一棵树,留下美好回忆”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形成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收获的思维习惯,在实践中树立制定目标,制定计划和努力实施。比如我们要种下一棵树的目标。那我们应该如何来实施这个计划?我们需要有前期的调研分析。中途我们要去寻求帮助,购买树苗。最后我们还需要照顾树苗等一系列的活动。孩子的思考能力在活动中不断的得到锻炼和强化。
(大五班)
家园配合
1、养成做计划的习惯,参与家庭讨论。
2、学会回顾、总结活动过程,能用描述性语言进行表达。
3、支持孩子每项活动,活动前请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收集资料认真准备。
4、学会写名字、叠被子等自理能力。减少包办代替(心理)。
5、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活动或任务不拖沓,重视时间观念的培养。
6、培养勇敢面对和积极解决困难的意识能力。
8、面对集体或他人时给予幼儿更多表达表现的机会,培养和建立自信大胆表达的自信心。
(大三班)
家长反馈
会议结束后,家长们纷纷在线上互动、留言,表示通过大班组家长会的聆听与学习,不仅为大家指明了家庭教育幼小衔接的方向,切实解决了实际问题,缓解了入学前的焦虑情绪,更让家长们对孩子未来的入学适应充满了信心。
向上滑动阅览
我们总说:“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正因如此,他们也有一百种发展的可能。
让我们坚信孩子的力量,家园携手,把握孩子的现在,丰盈孩子的未来,陪伴他们共度幼小衔接的关键一步,铸就更加辉煌、璀璨的人生。
图文编辑:大班组教师
排版设计:大班组教师
内容审核:韩鸫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