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写在前面
你有没有羡慕过这样一群人,他们能同时做好不同的事。他们可能是学得好玩得好的“别人家的孩子”,也可能是会学习爱工作的“干啥啥行”的同事。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这样一位“我们的教师”。
她是学前教育专业出身,一次业内的蒙特梭利教育交流活动将她从原来的幼儿园吸引到了东方悦稚园所。她说自己像个孩子一样,被“内驱力”牵动着想去探索完备环境。于是,参加了AMI3-6助教课程学习后,不断增长的求知欲又将她带入了主教课程。一边认真工作,一边享受学习,她的状态令人羡慕不已。
她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东方悦稚四季青校区CASA班现任助理教师、AMI北京中心3-6主教在读学员刘亚茹老师。
作为3-6岁儿童完备环境中的重要成人角色,“身为助教兼修主教”的刘老师会有怎样特别的感悟和经历要与我们分享呢?请一同听她慢慢道来吧。
??刘老师和CASA班的孩子们在一起
助教课·颠覆原有认知与职业定位
AMI的3-6助教课颠覆了我的很多原有认知。有点儿遗憾的说,在助教课之前,我虽然也在一家幼儿园从事幼教工作,但对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并没有真正的理解,也没有“儿童导向型教育”的概念。
在那个夏天的助教课上,我第一次对“吸收性心智”有了全面学习。那一堂课,我至今印象深刻,因为它深深震撼了我。我记得培训师当时对吸收心智给出了两个比喻,一个是“海绵”,一个是“相机”。
“海绵”很好地解释了六岁前儿童心智的吸收性。一块海绵,它可吸收周围的一切,无声无息,犹如孩子吸收所在环境中的一切。同时,这种吸收是无差别的,就像是海绵可以吸收清水也可吸收污水,孩子吸收环境中好的东西也能吸收坏的。并且,儿童这块海绵更加神奇,他们会不知疲倦、无须停歇、没有满足地吸收环境元素,直到六岁左右他们的吸收心智消失。
“相机”则是一个当代人更容易理解的比喻,很好的解释了儿童吸收性心智时期不可修复的特点。我记得培训师当时说,她这个比喻中的相机是老式相机,而不是我们如今这种智能相机,不是可随时调节很多镜头元素甚至能直接修图的相机。那我们想象一下,老式相机拍的照片,是一瞬间就拍下很多细节的,真实而无法修改。这就像极了儿童的吸收心智,你事后无法对儿童每一瞬间吸收到的信息做任何修改,那些细节通过感官学习变成了儿童的一部分,会深入他们的心灵,成为他们未来塑造自我的信息基础。
??刘老师所在教室 孩子们独立有序工作着
听了这些讲解后,我仿佛一瞬间对幼儿教育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我才明白在儿童所处环境中,所有成人的一言一行、每时每刻都会对孩子有深远影响,并不是只有教师“教给孩子们”的东西才对孩子有意义。
同时,教师对环境的准备就是对孩子的一种“照顾和教育”,并不是只有和孩子直接互动才是教师的主要工作。这大概也是正规蒙特梭利教育中,必定配备主教和助教两名受训成人在环境中协同工作的意义吧。
就这样,我在那次助教培训中,深刻理解了助教工作的重要性。也为我后来进入完备环境更好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完备环境·助力儿童发展,教师各有使命
曾经,我认为教师是教室的核心,但学了3-6助教课并成为CASA班助教后,我明白了儿童才是环境中的主角,受训成人只是环境的创建者、维护者和观察者。
因为人类不是天然具备母体同能的生物,人类在出生后的很长时间是无法独立的。他们不能独立生存,甚至不能独立行动和交流,于是人类协助孩子成长的责任更加重大且不可推卸。
因此,成人要给儿童构建一个安全、适合发展的环境,并为他们设计有挑战的工作,这基本是主教教师的任务。但环境在运作中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此时就需要助教教师,去维护环境的秩序感和纪律性。同时,儿童在环境中是自由工作的,教师们要对儿童的工作状态进行观察,如此才能为儿童的下一步发展搜集信息。
同时,无论主教助教,他们的言行在环境中都是儿童会吸收到的元素,所以都要注意优雅和礼仪。穿戴搭配、言谈举止,都要得体而富有美感。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在东方悦稚幼儿园,无论主教助教,老师们在这些方面的表现都是令人称赞的。
??图为东方悦稚部分教师与AMI培训师在一起
进修主教·是孩子们给我更多前行的力量
助教教师的主要工作是维护环境,所以每天孩子们放学后,我会再次检查环境中的情况并做一些维护工作。每到这时,那些因家长晚来一会儿还在教室内等待的小朋友们,就会主动帮我照顾环境。
有的孩子会认真有序地检查某个陈列柜,然后整齐地摆放教具位置。有的孩子很仔细地检查铅笔的使用情况,并将它们削好归位。如果在这一过程中爸爸妈妈来接他们了,孩子们经常会说:“再等我一下,我要和刘老师一起把教室整理好!
每次听到孩子们稚嫩而坚定地说这句话,我心里都会暖上好一阵。可以说,工作的每一天,孩子们有很多类似的言行,都能给予我前行的力量。也因此让我更有动力,去探索他们的世界,希望掌握更多有关他们成长的知识,然后更好地帮助他们发展。
其实,在参加助教课程的时候,蒙特梭利教育的魅力就已深深打动了我,那时我就在心里萌发了继续学习的想法。同时,我的同班同事、主教于洁老师也不断给予我鼓励和支持。于是,在成为助教后的第二年,我就报名参加了AMI北京中心的3-6主教课程。
??刘老师和主教于洁老师一起工作中
对比助教课程,主教课程耗时更长、任务更重,但同时也有更丰富、更细致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可以学习。很多人说主教课程颇有难度,但我目前参加过的培训感受还是不错的。
大家不妨把主教课想象为多个助教课的连接,这样就不会有畏难情绪,做作业的时候也会更有信心。
对家长和教师朋友们想说……
因为自己就是CASA班教师,所以对家长朋友们,我想诚挚地多说几句。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无可替代的。无论是从家园共育角度,还是亲子关系良好发展的角度,我都希望家长们:无论您是否把孩子送到了正规蒙特梭利幼儿园,都可以尽量系统学习一些蒙特梭利教育知识,譬如AMI的3-6助教课程。这样,您就能更好地了解儿童发展的规律,也能全面认知成人所肩负的责任。
同时,如果您在家中对孩子能有符合蒙特梭利教育理念的有效环境支持,孩子也更能实现最大化发展。最容易做到的,就是能在孩子回到家中后,提供他们自己照顾自己的机会和氛围。这样孩子的独立性发展才不会被间断,他们再回到幼儿园的完备环境中也会更有自信。
??图为AMI北京中心主教学员妈妈
为孩子准备的家庭环境
??图为AMI北京中心3-6助教学员妈妈
为孩子准备的家庭环境
对教师朋友们,我想说的是:如果您还没想好正式加入蒙特梭利教育中来,也不妨碍先学习AMI3-6助教课程。因为它可以帮你获得更多实用的职业知识,能让你更轻松面对工作中发生的一些问题。如果您已经想要加入蒙特梭利教育,并希望能做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不妨尝试一下“学难而后易”的AMI3-6主教课程。
写在后面
感谢刘老师的精彩分享,如此细致入微地从一线教师角度,为我们介绍了助教和主教在环境角色和学习课程上的差异。
可能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AMI的学习,但庆幸的是,这个周末,我们都有机会参与AMI知名培训师Jack游腾鉴的公益系列讲座,和游老师一起学习“儿童情绪管理”啦!
-
从认识情绪到自我调控,所有儿童时期的学习都是情感学习;
-
良好的情绪教养,是帮助孩子建立健康、正面人格的关键;
-
想要精准把握孩子的情绪和心理需求吗?别错过这场育儿必修课喔!
往期回顾
如何准备申请3-6岁主教课程?系列问答之一
如何准备申请3-6岁主教课程?系列问答之二
如何准备申请3-6岁主教课程?系列问答之三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