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选材的依据:
1、 源自”新教材”的创新实施
大班《学习》教材中”我们的城市”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中涉及到的一些有关”体会城市建设的变化,感受家乡越来越美丽”等内容与要求均是十分有价值且对于大班孩子来讲必须获得的经验。由此,结合松江城市的实际情况,将教材进行本土化的实施,既参考新教材中的核心内容又结合地区实际进行改编与创新,本次活动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2、 源自本班幼儿发展实际的需要
在近期的主题展开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两个孩子们关注的问题:
其一,在寻找松江最美丽地方的低结构活动中,孩子们对松江新城与老城发生了兴趣,有的孩子认为新城区最美丽,而有的孩子认为老城区美丽,与此相关的争论也在孩子中经常发生;
其二,近期不少孩子开始关注人的美丽,所有的孩子都觉得穿着时尚、漂亮的人就是美丽,而对于一些着装朴素(破旧)的人(如外来打工者)产生了歧视或者是厌恶的情绪。
分析上述两个问题发现有一些共性之处,如:孩子对美丽的认识只停留于表面,而缺少对内在美的发现。同时,两个问题之间又有一些关联,如:那些孩子们认为不美丽的人正是为松江城市建设做出贡献的人。于是,基于对上述两个问题,意识到这正是帮助孩子建立对事物正确认识与态度的好时机,抓住契机开展次活动一定会给孩子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二、 活动价值的分析:
感受松江的美丽,增进爱家乡的情感。引发对”美丽松江”背后–为松江建设做出贡献的人的关注,尊重各行各业的人,并积累相关的经验。有利于孩子对”美丽”的人形成正确的认识与态度,不仅关注外表美更了解心灵美的人才更美丽。
三、 活动目标的内涵:
情感与态度:在讲述松江最美丽的地方的过程中增进爱家乡的情感,同时关注为家乡变化做出贡献的人,尊重各行各业的人。
社会与语言:运用收集到的资料大胆与同伴对话,认真倾听后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力与认知:了解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等一些专门的职业,感受这些职业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四、 活动环节与教学法设计:
本次活动环节的设计力图体现层次感、逻辑性。主要预设以下四个环节层层推进:
环节一:交流分享、达成共识。对前期低结构活动中关于松江最美丽地方个人调查与记录进行交流与对话–达成共识:老城、新城都美丽,松江越来越美丽
环节二:问题讨论、引发关注。围绕”是谁让松江变得越来越美丽?”的问题展开讨论–引发关注:美丽城市的背后有许多人为之付出努力
环节三:重点交流、讨论辨析。采用观看录像、讨论辨析的方式对建筑工人、环卫工人进行重点交流–讨论辨析:谁更美丽?(感受心灵美的人才更美)
环节四:活动延伸。将活动过渡到地结构活动中”寻找美丽的松江人”–活动延伸:通过调查、记录关注日常生活中为我们生活服务的各行各业的人,并激发尊敬情感。
活动目标
1、尝试在对话、交流中表达松江老城、新城美丽的地方,进一步感受松江越来越美丽。
2、了解为松江建设做出贡献的人,尊重并引发对周围生活中各行各业人的关心。
重点:能用较为清晰、完整的语言表达松江新城、老城的美丽。
难点:理解”谁是最美丽的人”,尊重为松江建设做出贡献的人。
活动准备
1、孩子前期经验:
? 用各种方式收集信息与调查记录松江最美丽的地方,了解松江的一些变化。
? 在前期活动中,对各行各业的人有初步的了解。
2、 环境材料创设:多媒体设备以及”松江真美丽”、”谁最美丽”; 展示板、纸笔等;
活动过程
一、 交流分享、达成共识
1、请孩子根据自己认为松江最美丽的地方在新城区、老城区、新老城区均有的方式分组入座。
(说明:应事先了解孩子的分组意向并在座位安排上考虑三组的位置;
分组入座有利于对话氛围的形成,便于孩子倾听对方(组)的意见。)
2、运用收集的信息资料或调查记录以三组对话的方式介绍”我认为松江最美丽的地方”。
(说明:边介绍边将资料归类贴于展示板上;
在孩子的交流对话过程中预设关注点:
? 观察孩子是否注意倾听对方的发言而后发表自己的观点;
? 有意识将孩子的介绍内容进行归类,如”这些都是关于松江美丽的公园”;
? 孩子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有初步的逻辑。
? 关注孩子信息收集的途径与记录的方式。)
3、 梳理小结:松江的老城、新城都美丽。
(说明:配乐”松江真美丽”作为第一环节的小结,让孩子更直观感受松江越来越美丽,并在情绪上作渲染。)
二、 问题讨论、引发关注
1、 提问:是谁使我们松江变得越来越美丽?(引发孩子讨论)
(说明:直接提出问题,引发孩子对于美丽城市的背后有许多人为之付出努力的关注。)
2、个别交流
(说明:在孩子交流中,关注孩子对于职业的相关经验有多少。)
三、 重点交流、讨论辨析
1、观看一组漂亮建筑逐渐建成的录像,师生共同交流建筑工人为松江建设做出的贡献。
(说明:选取建筑工人作为重点交流的内容是因为在这些职业的人群中大多是穿着破旧的外来打工人员,在交流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这些工人叔叔虽然穿着不漂亮甚至有些脏,但他们勤苦工作使我们松江变得越来越美丽,大家应该尊重他们。)
2、讨论辨析:谁更美丽
(1)出示两张照片(一张是外表朴素的环卫工人,一张是时尚、漂亮的女郎)
提问:这两位阿姨哪一位漂亮,你喜欢谁?
(2)播放后续两位阿姨的行为(漂亮女郎边走边吃瓜子随地吐瓜子壳,环卫工人阿姨正辛苦地清扫马路)
提问:现在你认为哪位阿姨漂亮,更喜欢谁?
(说明:采用这种直观辨析的方式,对孩子的认知产生强烈的冲突,进一步帮助孩子了解美丽不仅仅是外表的美更重要的是心灵的美。)
3、梳理小结:在那么多人的辛苦工作下才使我们松江变得越来越美丽,我们应感谢并且尊重这些为松江的建设做出贡献的”美丽的人”。
(说明:运用动情的语言将活动推向高潮,使孩子的情感与教师产生共鸣。)
四、 活动延伸
在我们这座城市里还有更多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方便的各行各业的人,请大家
去找找这些”美丽的松江人”。
(说明:将本次活动向低结构活动延伸,也将主题的发展推向深入,引发对各行各业人的关心。)
活动评析
让孩子在幼小的心灵里播撒美的种子是本次活动最有价值与意义的,美丽的地方、美丽的人是孩子最能直观感受到的,也是活动开展的主要载体,在分享与交流、讨论与辨析中逐渐让孩子们感受家乡的变化以及与之相关付出辛勤劳动人。在此过程中对孩子们来说,记忆深刻的是对已有审美认知的冲突,不仅关注外表美,更要在乎心灵美。
【幼儿园大班语言:美丽的松江 美丽的松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