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 智慧成长
江苏省学前教育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鼓幼分会场
活动纪实
12月16-18日,由江苏省学前教育学会主办、南京市教育局承办,以“家园共育 智慧成长”为主题的2018年学术年会在南京市隆重举行。
鼓楼幼儿园崔利玲园长在大会上与参会代表们分享了家园共育的经验《爸爸妈妈进校园》,从热点话题—“家长对教育的高期望”入手,针对这一突出问题指出,“邀请爸爸妈妈进校园,是引导家长以义工身份走进幼儿园、走近老师和孩子,进而理解幼儿园的教育责任,支持老师的教育行为,读懂孩子的学习方式。同时将家长义工资源打造成开放平台,在丰富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同时,构建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合作研究、互惠分享的伙伴关系,从而实现双方面的教育合力。”
如何有效的推动家长义工活动的组织和实践呢?崔利玲园长提出,“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智慧校园班级圈、家长园地、留言板等宣传家园共育的理念,了解家长的困惑与需求,让家长义工活动更有针对性”,或者“观摩其他班级家长义工的活动资料,激发本班家长参与的热情”,还可以“班级教师与家委会根据班本需求,拟定家长义工的可以参与的项目、要求、活动方式等,让家长了解相关要求。”
在此基础上,引导家长体会从走进校园到走出校园的过程中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再梳理家园合作的园所文化 ,拉近家园距离,实现教育现场中的换位思考。不仅稳住了家长心态,学会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也促进了孩子的快乐成长,实现亲密的亲子互动和有效的家园合作。
18日上午,作为分会场之一的鼓楼幼儿园里热闹非凡,迎来了年会中来自全省各地的85位幼教同行代表们。鼓楼幼儿园紧紧围绕会议主旨,将家园共育工作中的历史积淀、科研引领、实践创新等内容,通过参观、听介绍、家园共育环境观摩以及沙龙等系列活动,引导全省的幼教同行们感受历久弥新的园所文化、领略百花齐放的班本家园共育的策略。
从鼓楼岗上的私家小院起步,鼓楼幼儿园已近百年。代表们走进了陈鹤琴故居,从一张张弥足珍贵的老照片和一份份内容详实的珍藏资料中,可见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家园互动、实现共育的印记:鼓幼在办园早期,就通过恳亲会、讨论会、报告家长、探访家庭等方法拉近家园之间的距离,与家庭保持良好的合作。代表们从中得知,陈鹤琴在其《家庭教育》一书中这样阐述:“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单独可以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大家不禁感慨陈鹤琴的高瞻远瞩、感慨其教育思想的先进。
家园共育环境创设:家园沟通的100种语言
幼儿园大力推行家长义工制,成立了家长义工资源库,通过参与义工进校园的方式,鼓励、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和管理,有效整合家长教育资源,实现家长义工资源的共享。家长义工在丰富鼓幼管理机制的同时,更成为鼓幼整合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教育影响、形成教育合力的有效依托和抓手。
平时班级如何做到家园之间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呢?“家长园地”就是家庭与班级之间增进了解、沟通互动的重要平台。鼓幼每个班级门口的“家长园地”都有新颖又贴心的版块,不仅激发家长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掌握科学育儿的经验,更为拉近家园之间距离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为了丰富并搭建家园共育的平台,充满智慧的老师们创新了许多家园互动的新策略:留言板、小信箱、家庭漂流书……环境中,这一个个有趣、有爱的新形式,让家长和教师、家长和家长之间,通过信任、沟通、共享建立了良好的家园关系,开辟了崭新的家园共育景象。
在办学过程中,鼓幼始终秉承陈鹤琴的科学研究精神,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把家园共育作为科学实验的一个基本要项。幼儿园围绕家园共育开展了多项课题研究,形成开放的机制,主张幼儿园与家庭实现沟通、互动和资源共享,让家长有了更多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主动权,从而构建了卓有成效的家园共育管理机制。其中《家园共育的101条主张》更成为鼓幼教师们开展家长工作的“法宝”。
崔利玲园长和她的管理团队,围绕在管理中所涉及的家园共育内容,展开话题交流,几位园长在题板上写下了分享的关键词。
我们的主张
幼稚园的教师可以每月集合各家的父母一次,讨论儿童身心发育之种种问题,并可以报告儿童最近的缺点,请他的父母到家里注意纠正。儿童的父母,也可将儿童在家里的不良习惯,随时报告教师,请教师设法诱导。如此双方交换意见,庶可容易了解,容易合作。
——摘自陈鹤琴《我们的主张》1927年
交流分享
陈静书记分享的关键词是“交流分享”,她谈到学期末,邀请家长围绕“孩子发展”这一话题当面交流,成为鼓楼幼儿园家园共育的一种传统方式得以保留。为了让面谈更有效果,老师们提前一周公布谈话时间表,给家长时间上的选择权,方便他们协调工作、安排时间。在交流过程中,我们不会用“有进步”、“蛮好”这样的字眼泛泛而谈,而是利用教师日常记录的儿童观察,贴有活动照片、美工作品、调查表的儿童成长档案,手机或者IPAD拍摄的活动视频等,把所有能够体现儿童这学期发展情况的确切证据一一展现在家长面前。这种生动又直观的交流分享,有助于我们对孩子的发展情况作出更加准确、全面的评估,有助于家园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建立共同的期待。
活教育
陈鹤琴先生认为经常要想“假如我是你”这句话。这样,你会更好地理解他,原谅他,同情他。反过来,你一定会取得他对你真心的感谢与尊敬,也会得到他的帮助与合作。
——摘自英文版1947年9月《活教育》
缪晓方副园长分享的关键词是“真诚沟通”,她谈到在家园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时常面对来自家长的质疑。例如,2013年夏,瑞园部出现家长对新房舍的“污染”怀疑事件,幼儿园和家委会真诚沟通,前后八次进行环境检测,最终出具权威的环境检测数据,打消了家长的顾虑,获得了信任和理解。
我们的主张
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教育是幼稚园与家庭共同的责任”,为教师的应当知道儿童在家里的一切情形,吃的是什么,做的是什么,玩的是什么,学的是什么。做父母的也应当知道小孩子在幼稚园里做些什么,学些什么,如此则两方所实施的教育,就不致发生冲突,而所得的效果也必定很大。
——摘自陈鹤琴《我们的主张》1927年
朱水莲副园长分享的关键词是“方法策略”,她谈到很多家长由于工作忙碌,想交流但没有时间。或者有些个性化的问题想与教师沟通,又不好当面开口。于是,我们采用交流袋、留言箱等沟通策略,让面对面羞于表达的问题、建议和需求有了交流的方法。帮助家长解开心里的“小疙瘩”,重新打通家园互动的通道。
家庭教育
陈鹤琴先生认为做父母的应该有一种专门的技能,专门的知识。因而提出:“要重视幼儿家庭教育的科学实验,对幼儿的家庭教育应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和推广,普及儿童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的知识,使广大家长都能对自己的子女有个正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方法。”
——摘自陈鹤琴《家庭教育》1925年
何凯黎副园长分享的关键词是“科学引导”,她谈到鼓幼历来都非常重视对家庭教育的科学引导,幼儿园除了传统的交流方式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方式—被称为“空中家长学校”或“云端家长学校”。早在2000年幼儿园就开通了论坛,实现与家长在线互动、沟通交流。2015年以来,幼儿园又相继开通微信公众号、移动端智慧校园等一系列平台,全面实现新时代信息化科技化的家园互动平台,鼓幼的科学育儿理念以“云端”的方式传递给更多的家庭。
情景剧《芳华》
会后,《早期教育》姚国麟主编、晓庄学院袁宗金院长就本次大会作了精彩的点评。
在古都金陵的暖阳映照下,百年鼓幼历久弥新,从陈鹤琴先生1925年出版的《家庭教育》一书开始,鼓幼人就从未停止推进和创新家园共育的脚步。是什么让我们永葆朝气、锐意进取呢?应该就是陈鹤琴所说的“大麦田”的使命,它引领着我们沿着“活教育”的轨迹继续前行。
本期撰稿:杨坤婕
本期制作:宋 媛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南京市鼓楼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