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家里的娃为什么没有幼儿园的娃乖?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家长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孩子在幼儿园和在家的表现会有很大差异。

明明在幼儿园自己吃饭吃得很好,但是在家却懒得自己动手。

明明在幼儿园能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游戏的时候游戏,在家却很随意。

明明在幼儿园老师眼中是乖乖小孩,在家就会乱发脾气。

现在的年轻家长明明也会在家制订各种各样的规则,怎么幼儿园的规则幼儿就能遵守,家里的规则却形同虚设呢?

家里的娃为什么没有幼儿园的娃乖?-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01

家庭规则过于松散。

幼儿园有十分详细的一日生活常规要求。如,早上入园向老师问好,翻姓名牌,洗手要排队,吃饭时不能说话,上课发言要举手,玩具要按要求取放,根据游戏规则进入区域游戏,等等。除了一日生活常规要求以外,每个班还会有班级公约,规则浸入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个细枝末节。


家里的娃为什么没有幼儿园的娃乖?-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家里的娃为什么没有幼儿园的娃乖?-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相比之下,家里的规则不够细致、不够全面、不够明示化,甚至随时改变——今天是一种规定,明天又是另一种规定。

妈妈:小朋友不能吃冷饮。

孩子:妈妈,我就吃一次嘛。妈妈最好了,我最爱妈妈了。

妈妈:好吧好吧,就这一次哦。

(妈妈的心理活动:难得吃一点应该也没关系。)

孩子:爸爸,我能玩会游戏吗?

爸爸:不行,妈妈说不能玩!

孩子:我就玩一会,就一会。

爸爸:好吧,你可不能告诉妈妈哦。

(爸爸的心理活动:孩子太闹了,他玩游戏,好歹我能休息下。)

孩子:奶奶,我还要看电视。

奶奶:不行,你今天已经看过半个小时了。

孩子:你不给我看我就不吃饭

奶奶:那我给你再看会儿,把饭吃掉。

(奶奶的心理活动:人是铁饭是钢,孩子还在生长期,怎么能不吃饭呢?)

家里的娃为什么没有幼儿园的娃乖?-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这样的例子是不是在你家也上演过。刚开始,孩子或许还有些疑惑——为什么这次不行,上次就可以?为什么妈妈不准,爸爸允许呢?为什么一说不吃饭就可以看电视了呢?时间一长,孩子们就总结出了这些“潜规则”:在家里,规则不是必须遵守的,对付妈妈的时候多撒撒娇,对付爸爸的时候只要妈妈不在跟前,对付爷爷奶奶就耍赖。家中的规则具有可变性和模棱两可性。这样的规则不仅形同虚设,更会让孩子对于规则有不当的理解。

02

家庭规则缺乏约束力。

幼儿园一个班级的幼儿之间的关系是竞争者。他只有遵守规则,才会赢得老师的表扬;如果破坏了规则,老师就会批评他。这种“舆论压力”同样出现在幼儿身上。这也是幼儿社会性的初步体现。

幼儿互相之间也是监督者。他在保证遵守规则的同时,也在监督其他幼儿:“老师,他没有把玩具送回家。”“老师,他吃饭老讲话。”“老师,他没有排队洗手。”“老师,他去阅读角的时候没有换拖鞋。”……这些乐于“报告老师”的幼儿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就是幼儿园规则的忠实守护者吗?而在大多数的家庭里,不管是什么结构的家庭,都是以孩子为中心的。家中所有的“资源”——在幼儿园中需要争取的资源,都归这个孩子所有,不需要争取。不光没有竞争,更是任其挑选。在一个不需要争取就可以获得所有资源的场域中,孩子无法理解规则存在的意义,更不可能去遵守规则。

03

家庭内部的教育观念不统一。

现代的家庭结构可能是2+2+1或者2+2+2。在家庭这个场域中,幼儿不仅受到父母的影响,也受到祖辈的影响。在前面我们说每一个幼儿都是幼儿园规则的守护者,家里的祖辈有可能不仅不是规则的守护者,更有可能是规则的破坏者。

妈妈:“宝宝,吃饭的时候不能看电视!”

祖辈:“宝宝,哎呦,没事,看电视的时候吃饭更香了。”

妈妈:“宝宝可以自己吃饭的,就像在幼儿园一样。”

祖辈:“今天宝宝很棒,奶奶来喂,奶奶就喜欢喂宝宝吃饭。”

妈妈:“宝宝,十五分钟到了,把iPad关了吧。”

祖辈:“周末,让我们宝宝多看一会。”

妈妈:“宝宝,爷爷奶奶每天为你做了这么多事,你要谢谢他们。”

祖辈:“宝宝,跟爷爷奶奶不用说谢谢,自己家人不要说谢谢。”

妈妈:“宝宝,不能打人!”

祖辈:“哎呦,他还是个孩子,哪里懂啊,长大了就好了。”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当然也不排除有反过来的例子)

家里的娃为什么没有幼儿园的娃乖?-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04

家长将自己排除在规则之外。

家庭的规则应该是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遵守的,家长朋友们不要存在双标行为。

你要求孩子不要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你也应该在吃饭的时候放下手机;你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也应该承担自己分内的家务活;你若不允许孩子喝饮料,你也不应该在聚会的时候说给孩子一个例外,说“难得喝一瓶也没关系”;你要求孩子在出门的时候跟爷爷奶奶说再见,你也应该在出门的时候主动跟老人打招呼;你要求孩子学习的时候不要三心二意,你也不该在工作的时候开着电视或听着音乐;你要求孩子把玩过的玩具收拾到规定的地方,你也不要到家随时脱衣服甩包;你希望孩子多阅读,你是不是也应该放下刷个不停的手机拿本书开始阅读;你告诉孩子不要玩游戏,你是不是应该把手机里那些游戏APP删掉;等等。

家里的娃为什么没有幼儿园的娃乖?-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家里的娃为什么没有幼儿园的娃乖?-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用具体的行动告诉他大人们也在遵守规则。当然,说起来容易,真的要做起来,是很不容易的。它考验的可不仅仅是为人父母的原则,更是作为一个人的坚持。家长初为人母为人父,孩子也初为人,所以,大家一起努力吧。

不以规矩,

无以成方圆。

(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来自:优师教研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家里的娃为什么没有幼儿园的娃乖?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