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是一种美好。
在分享中,唤醒教育的力量,
在碰撞中,让家园深度联结。
家长会作为家园共育的方式之一,是教师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互动的重要形式。为了更好地实现家园联动,珍视每一次家园交流的机会,2021年4月8日、4月9日晚上,南京市华兴蓝光幼儿园召开了疫情过后的首个家长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抓住孩子的年龄特点,以“穿针引线”的方式整合五大领域的内容,让家长享受有儿童参与策划的“私人订制”。
01/
充满“儿童感”的特别准备
# 话题生发
得知要参加家长会, 家长们对阔别已久的幼儿园以及孩子们在园的生活充满了无限期待,孩子们也很兴奋,他们提出希望加入这场家长会的讨论和准备中。在郑重地向爸爸妈妈们发出邀请之后,他们还设想了许多爸爸妈妈进园的问题。就这样,一次由孩子们引发的关于“如何为家长会做力所能及事情”的话题讨论开始了。
// 制作邀请提示卡 //
为了让爸爸妈妈能够顺利进入幼儿园,更好的了解参会的注意事项,小班的孩子们为参会的家长准备了胸牌,中班的孩子们为家长们制作了入园提示卡,在卡里孩子们列出了自己设计的测温、洗手、戴口罩等温馨手绘标识。
讨论、制定温馨提示卡的内容
自制邀请提示卡
手工DIY向日葵胸牌
// 特别定制的签到 //
围绕“你的爸爸妈妈参会了吗”的话题,孩子们提出可以准备一张签到表,这样就能知道哪些家长参加了本次家长会。
那么,签到表怎么设计?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了小组分工:表格设计组、签到创意组、布置审核组通力合作,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
表格设计排版
手绘参会海报
儿童化的签到表
太阳班参会日期牌
签到台现场
//班级特色的入园指引//
在讨论中,孩子们提出了自己的担忧:爸爸妈妈好久没来幼儿园, 他们找不到班级怎么办?
孩子们积极开展小组讨论,有的觉得可以设计一张地图,有的觉得可以设计箭头标识……根据自己的想法孩子们开始动手尝试起来。
张贴从一楼到二楼
的向日葵指引标记
// 仪式感满满的班级布置 //
生活需要仪式感,作为园子里的小主人,为了让“客人爸爸”和“客人妈妈”享受特别的待遇,他们定制了独一无二的座位椅牌与席卡。
左右滑动
// “我们可以参加家长会吗?” //
在讨论家长会的过程中,孩子们围绕“小朋友可不可以来参加家长会”的话题,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觉得家长会就是爸爸妈妈的事情;有的觉得自己也可以来参加家长会,还能给爸爸妈妈量体温、提醒他们洗手,就像自己每天来幼儿园那样。
于是孩子们以自我推荐和他人推荐的方式,启动了参会小主人的招募工作。
参会小主人自我推选活动现场
02/
发现“儿童的力量”
在本次的家长会中,孩子们全程参与,从话题生发的策划讨论,到会前的各项准备、再到现场为爸爸妈妈测温、介绍的向导服务,孩子们不曾缺席,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身上的小主人意识。
走进家长会
根据孩子们的申请,家长会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带领家长们参观幼儿园。从大厅、云朵长廊再到生态园,从旋转大型玩具再到各个班级和功能室,在解读园所空间背后的价值中让家长们理解儿童立场下环境创设,以及环境和孩子互动的N种方式。
中班:让每一次“遇见”再生长
中班年级组以“让每一次遇见再生长”为主题,让孩子介绍班级环境创设中他们的活动故事,向家长呈现了孩子眼里的环境味道。
中班是孩子养成良好规则和习惯的关键期,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老师们以班级公约、幸福约定、入园5件小事等版块和家长进行探讨与碰撞。
写下自己的感受
班级环境后的故事分享
此外结合常态化垃圾分类项目活动的开展,跟家长们分享了主题实施中自然生成的绘本《一个塑料瓶的旅行》,在分享的过程中让家长感受到“站在儿童立场 发现儿童 引领儿童”教育主张的落地与生根。
小班:用智慧的爱陪伴孩子同行
小班年级组以“用智慧的爱陪伴孩子同行”为主题,以班级典型性案例解读让家长理解“放手”背后的教育意义。
(体验游戏的现场)
孩子们从悦纳自己“为自己代言”(最棒的自己)和悦纳他人“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两个方面把自己的成长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优秀家长
认真记录聆听
透过拼盘式早操变革的视频观看和老师解读,感受孩子们在日常早操活动中投入自由的状态。此外在班本化的项目课程分享中,彼此静下来共读孩子们的小小诗句,让自己像孩子那样重拾童年里的美好,感受老师们的教育智慧与专业引领。
为孩子的成长留言
共读孩子们的小诗
03/
家长会后的反馈
会后,家长们也写下了参加本次家长会的真实体验和切身感受。
04/
我们的感受与思考
#听见孩子的表达#
万青老师:
这次线下家长会的召开,让我深刻意识到和孩子们一起准备是多么有意义,也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们对于“仪式感”有了特别的理解,他们的主动积极是对爸爸妈妈参会的一种渴望,更是一种园子小主人的自信。任何事情的完美呈现,都是背后点点滴滴地努力而来,只要我们多听听孩子想说的、想做的,幸福的教育原来如此简单。
郝金娟老师:
家长会的话题生发后,孩子们比我们还期待那天的到来。他们经常问:我们能来参加吗?我想让妈妈看看我们班的小蘑菇,我还想给妈妈准备一个礼物……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呈现了孩子们的足迹,也让我发现到孩子们有大大的力量。
#看见背后的力量#
吴晓老师:
这是疫情后家长们第一次进入幼儿园,也是我第一次和小一班的家长面对面地交流。过程中我们分享着孩子们在课程活动里的足迹,以及背后家长的支持,这份支持也是我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来源,有你们真好!
胡梦然老师:
遇见是一切美好的开始。我们小二班大家庭全员参与,无一人缺席,他们说:“这个幼儿园处处都藏着惊喜,孩子们在这里真的很幸福。”作为老师我想说:“我很幸运遇到了你们,让彼此获得心灵的滋养和满足”。未来的路,我们一起牵着孩子的手慢慢走。
#唤醒自我的内驱力#
赵青老师: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家长会开始之前,我还有些小紧张,可是当我坐在28位家长面前,看着一双双带着笑意还有些许期待的眼神时,我瞬间变得松弛下来。从大家的眼神里我能感受到一种鼓励,一种让自己可以更好的力量,我将会带着这份鼓励和期待继续努力,见证孩子们成长的每一个时刻。
葛海婷老师:
这场家长会对于我来说,是一场和家长们共同的经历,也是自我的一次成长。从准备到现场,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作为园子里的一份子,每一个人都在用心地思考,让我对自己也有了新的要求。
李欣冉老师:
这次家长会我感触特别大,从开始知道这件事情到和孙老师的一次又一次磨合,再到最后和家长们分享班级的课程故事,我的心里经过了担忧、焦虑、自信、坦然。我在慢慢地学着思考、学着尝试、学着创新,努力让自己更好,面对每一次的挑战。
///
一场家长会,绝不是给家长开会那么简单。
这是一种家园关系的双向奔赴,更是一种园所文化理念的认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
“看到”了孩子
“看到”了家长
也“看到”了自己
接下来的日子里,
我们一起在教育的路上相伴同行,
相互成全,共同生长!
1
END
1
图片来源:各班教师
编辑:马兆俊
审核:蓝光幼公众号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