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也是尤为重要的一任老师,为人父母谁没有这样的困惑呢:
对孩子严厉了,怕将来变得胆小怕事
对孩子松懈了,又担心调皮得无法无天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快乐,同时自己也能成为智慧型成功的父母。
可是现实生活中,到底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怎样才能既尊重又不溺爱呢?
正确对待孩子的要求
有意识地进行延迟满足训练
很多家长会说尊重孩子不就是满足孩子的要求,事事以孩子为中心么?其实不然!
尊重孩子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不代表要事事都去满足孩子。尊重与溺爱的本质区别是要看孩子言行的性质,只支持合理,正确的部分,对孩子不合理,不正确的言行断然说“不”,这是让孩子享有“尊重”的权利。反之,对孩子的需求和行为部分对错,一概满足,这就是溺爱。
例如,您和孩子一起去超市购物,孩子走到玩具柜前就不动弹了,很想买一个玩具回家,但是你们出门并没有买玩具计划。于是对孩子说:“我们今天没有买玩具的计划,今天可能买不成了……”孩子一听买不成玩具了,于是就大哭大闹,势必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
于是溺爱孩子的人也许会这样做:孩子一直哭闹,别人会不会觉得我不爱孩子是“法西斯妈妈”?会不会被大家觉得我太穷酸?买了这个玩具我也许可以顺道和他谈个条件,比如今天晚上回家要听话不许看动画片了,早点睡觉。最后对孩子说:“好了快别哭了,给你买一个吧!但你回家要……”而尊重孩子的人则会这样做:能看出孩子很想买这个玩具,但是我今天确实是没有买玩具的计划,时间金钱都没准备,况且孩子一到超市就随便要玩具这个习惯并不好,不能助长孩子的不良习惯。
当然孩子被拒绝了一定很伤心,但我们必须坚持原则,此时此刻充满爱的安慰也许更管用。他会这样对孩子说:“宝贝,我知道你会很想要这个玩具,但是我们并没有计划要买这个玩具,你知道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我也不会因为你在这里哭而买玩具的,来妈妈抱抱,我们回去商量下再做决定好吗?”
对孩子的要求不能一味地满足,要分清对与错,合理的要求可以满足;无理要求,不能答应。孩子一旦哭闹,千万不可打骂,就耐心给孩子讲道理,最好是用既生动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予以开导。
不过分包办代替
多为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
我们成人总是想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管理孩子,其背后的心理基础是恐惧和不信任。尊重则是给孩子自由,培养其独立性,基础和前提是信任孩子。
自由不是放任,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犯错权。该孩子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该孩子做主的事让他自己去做主;该孩子承担的责任让他自己去承担。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得到学习锻炼的机会,才会从中获取成长所必需的生活经验。
我们不强逼孩子去做,也不包揽。我们可以提前规划好时间,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孩子出现困难的时候给予合理的建议和支持。必要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个小游戏重复练习孩子的某项小技能。
转移关注的目光
让孩子学会独立成长
有人称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父母,他们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可谓比天还高、比海还深,他们毫不计较地付出。
父母把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到自己的孩子,除了父母还有来自现祖辈的关注。孩子在家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王子。逢年过节,亲朋好友都爱围在一起逗孩子开心,处处特殊照顾,好吃的好喝的全堆在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出门就抱,进门就哄,让孩子成了大人的尾巴。
可见,在中国现代家庭中,最缺少的不是父母对孩子的爱,而是父母对孩子的放手。但父母无私的付出换来的又是什么?娇纵蛮横的小公主、小皇帝;学习成绩好、但生活自理能力差的优等生;什么都会但什么都不精的特长生。
孩子要“摔打着养活”,放开束缚孩子的手,让他有能力依靠自己健康地成长。理智应当成为家庭教育中常备的节制器,否则孩子们就要在父母最好的动机下养成了最坏的特点和行为了。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凡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这才是符合教育规律的。
什么建议或评论请留言哦!
您的支持和肯定让我们坚定步伐!
您的认可和鼓励让我们不断前行!
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