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环境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宿迁市宿豫区玉泉山路幼儿园在户外环境建设中,大胆尝试打破每块场地的固有功能,反复调适、多元置入、大胆改造、不断拓展、开放融合,努力追随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打造安全、优美、温馨的生态环境,提供随手可得的开放性资源,创设蕴含无限可能的支持性环境,呼唤、引发、支持幼儿多样化的学习与探究,为幼儿的主动学习与发展更好地赋能。
幼儿园的美是幼儿可近观可触碰的美,是他们喜欢的美,是充满童真、童趣、自然的美。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在户外环境打造过程中反复调适,充分利用废旧材料、生活中的闲置物,打造生活的、生态的、生动的环境。园所向阳的围墙上爬满粉色的蔷薇,西南角开阔的草地上放置两座自然质感的私密小木屋,用长短粗细不同的木头栅栏自然围拢成半包围院落,随意栽种适合不同季节生长的花草果木,中间摆放用废旧门板和平板车改造而成的幼儿操作桌椅,再点缀一些富有童趣的动物摆件,形成美观、温馨、充满童趣的“开放性生活游戏场”。在这里幼儿自由自在地阅读、扮家家、写生.……美在怡然惬意中自然流淌。(见图1)
图1 备受幼儿青睐的“开放性生活游戏场”
在院墙一角,门卫师傅利用石头、砖块、缸罐做成了简易的流水小景,再由幼儿亲手种上几株水生植物,养上几条小金鱼、小乌龟,每天周围挤满好奇的小脑袋,观察着、讨论着、陶醉着,乐在其中。(见图2)
图2 引发幼儿自主探究的自然小景
大树脚下、栅栏边,错落撒上不同花期的种子,运来小石子,孩子们设计铺设弯曲小径,增加稻草遮阳棚、粗矮小木桩,不经意间处处皆是小花小景,吸引着幼儿的目光和脚步,他们愉快地游戏其中,或是欣赏花草,或是创意写生,又或是探究生命的成长。(见图3)
图3 充盈自然之美的艺术创作区
幼儿的发展是整体的。每片游戏场地若只能进行单一游戏是无法满足幼儿多元发展需求的。因此,我们试着让每块场地更多地包容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更有利于幼儿的充分活动。如在草地游戏区充分利用木箱、藤筐、移动架等,适时地投放可供幼儿自主观察、探究、记录、创作的各种工具,自然引发幼儿的多样化活动。
瞧:放大镜、各种尺子、透明器皿、夹子、小桶等探究材料的投放,引发了幼儿的自主探究;空白书、水彩笔、水粉、移动画架的投放,引发了幼儿的写生活动;各种绘本图书、试听设备、柔软地垫的投放,引发了幼儿的阅读行为;废旧锅碗瓢盆、铲勺刀叉、玩偶的加入,为幼儿营造了真实的“生活场”,给他们的交流提供了绝好机会,随手拈来的落叶、树枝、石子巧然演变成幼儿娃娃家里的天然食材。(见组图4)
组图4 “开放性生活游戏场”引发了幼儿多样化的学习与探究
绿绿的草地上,几块简单的麻布、一篮篮果壳种子、树枝木棒,就成了幼儿自由拼摆、展开想象的创意天地。(见图5)
图5 自然材料创意天地
由消防通道改造成的骑行游戏区,我们除了提供不同种类的车辆、标志等,材料上也充分放手、开放、共享。根据幼儿的游戏内容,不断补充多样的游戏材料,如操作桌、标志桶、轮胎、绳子、快递盒、不同高矮的材料架、图书、毛绒玩具、奶茶杯等,幼儿的游戏也从单一的骑行游戏,增加了角色扮演、阅读书写、生活情境的模拟,游戏活动变得更加自由、自主。
正是这样自然、开放、融合的多样化环境,成为幼儿的天然游戏场,他们每天在这里肆意地玩耍嬉戏、观察探究、阅读写生,在自由、自主的学习探索中感受自然之美、生命之灵、游戏之趣。(见组图6)
组图6 自由、自主的骑行游戏区
幼儿喜欢的是具有挑战、不断变化的环境。固化、不可变的、单一玩法的游戏设施无法持续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在自然坡度形成的小土坡两侧,原本安装了滑梯和长木板,因其固定性使用率不是很高。于是我们把这个问题抛给幼儿,在游戏现场倾听他们的想法,将固定的滑梯、木板拆卸成不同的小部件,辅以长短不一的竹梯、废旧的PVC滚筒(截成不同长短)、垫子、木板、滑板、轮胎、球等不同属性的材料融合在一起,为幼儿探索借助多种材料自主游戏、自主解决难题提供无限的可能,让孩子们的游戏充满挑战、充满变化、充满趣味。山坡下方改造设置了三个互通的秘密涵洞,与沙水区自然连接,游戏时打破班级、年龄、场地限制,支持幼儿自由的混龄游戏。(见图7)
图7 充满挑战、变化的大山坡
沙水区里除了基础的玩沙工具,幼儿园还投放了管道探究类、滤器类、挖掘类、容器类、废旧的PVC板、水管等各种开放性探究材料,更好地支持幼儿引水挖渠、塑沙建桥、砌砖盖房……同时,设置了遮阳棚、多个水龙头接口、清洗池等设施,充分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见组图8)
组图8 支持幼儿开放性探究的玩沙区
戏水区毗邻沙池,幼儿园打破原水池养鱼、养花的水养功能,从幼儿的需求和兴趣出发,增加了石板、竹梯、轮胎、木墩、小船、小水车、软管、瓶罐、捆扎材料、木板、树枝、铝条、绳子、砖块等辅助材料,融合了建造、蓄水、养殖、戏水等多种挑战性功能于一体,为幼儿合作建桥、探究沉浮、观察养殖等探究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见组图9)
组图9 支持幼儿深度探究的戏水区
关注生命、探究自然是幼儿的天性。因此我们在幼儿园西侧开辟出一片种植园,由各个班级认领规划,将选种、栽培、管理、收获、品尝、制作等整个过程放手给孩子,让幼儿在四季多样化、多方式的种植之中,增进对植物生长过程、生长习性的了解,让幼儿在体验中学习,在探究中获得发展。在种植区旁设置了取水设施,投放了不同规格、不同的养护、观察探究工具,如小铁锹、小铁铲、放大镜、不同的尺子、观察盒、记录的纸笔等,随着农作物的生长变化,幼儿的记录也在不断丰富。
种植与养殖是浑然一体的,种植园一旁便是四面通透的养殖房。孩子们带来了小兔子、小鸭子,还有门卫爷爷带来的珍珠鸡。他们争相给它们起名字:“跳跳、豆豆、欢欢、小白……”全园投票确定了它们的名字,大班幼儿还制订了详细的照顾计划,一起讨论给它们带什么食物,细心呵护它们的成长。养殖区动物的排泄物是种植的天然肥料,每周会有值日生在门卫爷爷的帮助下,给小动物清理房舍,给种植区的植物施肥。小小的养殖房,留下了幼儿的欢声笑语,留下了幼儿和动物和谐相伴、共同成长的足迹。(见组图10)
组图10 关注生命、探究自然的种养殖区
开放的游戏资源、适宜的环境、合适的支持,让孩子呈现出意想不到的创意和想象。在表演区,融合了声音探究、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故事表演、时装秀等多种表现形式。孩子们在这里表演他们喜欢的故事、歌曲,唱唱跳跳、尽情表现。利用废旧物制作的敲击材料,支持孩子探究不同物体的声音变化、节奏变化。表演区里又设有道具服装制作区、装扮区、绘画创编区,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想要表演的形象,自由使用多种材料制作表演的服装和道具,绘制节目单、图谱,创编故事和歌曲,在与多种材料的互动中,表达对故事、音乐的理解,丰富对他人、对世界的认识。(见组图11)
组图11 支持孩子们尽情体验、创意表现的表演区
建构区除了基础建构材料,还补充增加多样的建构材料,如轮胎、复合地板片、长短不一的木板、绳子、纸杯、滚筒、木桩等,与纸筒和积木这类基础建构材料不断组合、排列、接插、拼搭、镶嵌,让孩子们生发出令人震撼的建构妙想:运河一号桥、坦克、飞船、小火车、机器人每时每刻都在幼儿园呈现。结合体操垫、安吉梯、竹梯、奶粉罐等材料,幼儿又衍生出钻、爬、滚、跳等各种运动障碍游戏,孩子们表现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令人惊叹。(见图12)
图12 支持孩子们大胆创造的建构区
教育回归本真,环境回归自然。幼儿教育的根本是促进幼儿的更好发展,环境建设的根本应是更好地顺应幼儿发展之需求,不断地为其搭建更加适宜、更加开放的发展支架。在生态融合、开放多元、适宜支持的户外环境打造中,我们还在不断探索、不断调适,力求让幼儿园的每一处环境都能成为孩子们畅玩、体验、探索、发现、感受、表达的理想之所,让每一个幼儿在充满“美”和“爱”的氛围中自主探究、不惧挑战、创意表达、快乐生长,让每一个灵动的生命在这里更加精彩地绽放!
策划 |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编辑 |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曹龙钰
作者 | 宿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冯 鑫
宿迁市宿豫区幼教集团 张 华 陈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