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聚焦自然资源
生发课程故事
一株嫩芽,是生的希望;
两束阳光,是活的供氧。
春,给予我们最美好的馈赠,是绿色!
绿色的美,是阳光的和煦;
绿色的美,是转角的浪漫;
绿色的美,在春天里肆无忌惮;
绿色的美,在童心里绚丽斑斓……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和虞永平“用全收获的理念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理念指导下,盐城市建湖县西塘丽景幼儿园力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环境,支持幼儿在自然角富有深度的学习与发展,开展了“聚焦自然资源,生发课程故事”为主题的自然角专题研究系列活动。
源于问题,共同商议移位
源于幼儿在自然角中发现的问题,教师鼓励幼儿自主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幼儿共同商定将自然角从走廊移至室内有阳光的区域。
实施推进,寻找关键经验
01
年级组研讨
小、中、大年级组围绕自然角从走廊移至室内有阳光区域的创设进行研讨,最终确立了适合幼儿发展的创设计划:小班孩子在自然角主要是通过直接动手获得感知;中班孩子较小班孩子能力上有所提高,喜欢一些有挑战的任务,可以通过问题激发孩子有目的的观察;大班孩子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动植物前后的变化,探索发现,重点创设实验区。
02
创设之初探
每个班自然角创设各具特色,侧重点不同,从季节性、丰富性、艺术性、探索性、参与性整体出发,结合整体布局的思考,进行了独一无二的创设。
小班组
中班组
大 班 组
03
自然角观摩
在潘园长的带领下,全园教师进行了自然角观摩。“一步一景”,各班老师介绍了各自班级自然角创设的理念,分享了幼儿在自然角的故事:小兔喂食记、小乌龟越狱记、土豆发芽记……
观摩后,潘园长和年级组长针对每班的实际及幼儿的年龄特点,从自然角的布局、幼儿可操作性、工具的投放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04
研讨再优化
各年级组针对观摩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从“如何让自然角的布局更科学”“如何方便幼儿进区观察”“如何把自然角当做课程来引导幼儿深度学习”等方面再次进行研讨,优化自然角的创设,鼓励幼儿在自然角中自主管理、自主探索。
05
自然角评比
各班将自然角再次优化后,潘园长带领教师深入各班幼儿活动现场,从“自然角是否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动植物的呈现方式是否科学”“不同年龄段幼儿与动植物是否积极有效的互动”“幼儿是否乐于观察、测量、记录、实验”等方面,开展了自然角评比活动。
走进童心,支持儿童探究
小班:直观、互动
我们今天喂了兔子和乌龟!
探索“WoW”时刻
中班:探究、种植
我记好了洋葱发芽实验的观察记录!
我给种子浇水了,不知道发芽之后会是什么样子?
探索“WoW”时刻
大班:实验、记录
长了好多金针菇、平菇,我们来采摘吧~
探索“WoW”时刻
自然角在变,孩子们也在变:
每天在自然角的时间越来越长,
感兴趣的话题越来越多,
探索的欲望越来越强,
在这里,孩子们感受到了喜悦、收获与成长!
案例分享,聚焦问题研讨
01
案例分享
自然角是生活化课程的重要组成,如何深挖自然角中蕴藏的教育资源,如何把自然角与孩子的各项活动相整合,形成具有特色的班本课程。围绕老师们实践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各年级组长班从区域串联、资源的整合、种植内容的选择等分享了前期创设自然角的经验和做法。
02
问题研讨
案例分享后,各年级组提出了现阶段幼儿自然角活动存在的困惑。小班提出:如何解决过度喂养金鱼、乌龟?中班提出:如何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大班提出:如何在自然角里突破常规,开展特色课程。
三个年级组以困惑为切入点,开展了现场思维导图的应用教研。老师们展开热烈讨论,思维碰撞,绘制了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思维导图。随后,年级组代表分享了思维导图。
2021/3/25
2021/3/25
总结收获,提升教育经验
潘园长针对本次自然角专题研究系列活动进行了分析总结:自然角是幼儿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孩子们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活教材”。通过这样一个持续、沉浸式的混合研修活动,让老师们从儿童视角下的自然角这一“点” 出发,连接课程领域融合的这条“线”——追随幼儿的已有经验和感兴趣的问题,形成教师课程领导力的“面”——留心随时随地可能发生的课程故事,最终建构幼儿园课程的“立方体”。相信这才是真正属于老师和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
通过本次自然角专题研究系列活动,教师聚焦自然资源,共学、共进、共提高,她们的环境、课程意识改变了;幼儿充分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在与自然亲密互动中感受自然带来的愉悦,收获自然给予的馈赠,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提升了;班级的自然角呈现显得更生动了,为生发课程故事创造了有利条件。
教无涯,研不止,本次专题研究活动不仅是学习、提升,更是成长、收获,西塘丽景幼儿园将继续基于儿童视角,不断地去关注、探索、开发、丰富自然资源,让园本课程建设之路走得更深更远!
策划|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微信编辑|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沈小玥
供稿 |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西塘丽景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