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好久没到幼儿园来,竟然种了玉米啊!”“这是玉米吗?”“玉米长得好高啊!”“什么时候能长出玉米果实呢?”常州市钟楼区宝龙幼儿园的小朋友重返校园,饭后散步到幼儿园的小菜地,惊奇地发现了幼儿园的变化,发出了感叹!顿时,班级里像炸开了锅一样……
钰钰(6岁):我老家就有玉米地,我奶奶就是种玉米的。
睿睿(5岁):我昨天家里吃的就是玉米排骨汤,太好吃了!
颢颢(7岁):我最喜欢玉米饼了,幼儿园种的玉米可以吃吗?
乐乐(7岁):那么,幼儿园的玉米什么时候可以长大呢?
1
玉米诞生记
一天,孩子们在散步时路过小菜园,发现菜地里的玉米已经长得很高了。
睿睿(5岁):玉米越长越高,下面还有好多野草。
一一(5岁):玉米长得真高呀!
大宝(7岁):这都快长出玉米来了 。
芃芃(6岁):玉米长在最上面的花像瓜子一样。
胡哲(7岁):玉米的叶子很大,还会垂下来。
安安(7岁):玉米上面长的须须颜色不一样。
于是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不约而同地说要去近距离接触玉米,感受玉米的变化。
玉米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是常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玉米,我们一起共读了绘本《玉米记》。通过绘本的介绍,孩子们了解了玉米的生长过程,并且还知道了玉米植株的特点。
“玉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玉米的叶子摸上去是什么感觉呢?”带着小小的疑问,我们一起初次探秘玉米地,并用绘画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2
玉米测量记
经过初步的观察和探索,教师发现孩子们对如何测量玉米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他们顺着孩子们的兴趣点,继续设想讨论……
于是,一场具有挑战性的测量活动开始了……
孩子们选择了教室里随处可见的物品,来到玉米地进行测量。
欣怡(5岁):“我用胶棒测量,1,2,3,玉米的高度有19个胶棒。”
轩轩(7岁):“我发现后面的竹竿很长,可以看看玉米和他谁比较高。”
小宝(5岁):“棒冰棒可以测量玉米的高度吗?”
钰钰(6岁):“还是用皮尺比较快速方便。”
在测量过程中,孩子们也碰到了一些困难。“尺子太短怎么办?玉米太高,我量不到……”经过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孩子们成功地完成了测量。
第一次尝试,孩子们选择了五花八门的测量工具,有竹竿、胶棒、水笔、棒冰棒、直尺、皮尺和卷尺等。通过操作,孩子们初步了解了玉米的高度。
有了第一次测量的经验,孩子们发现直尺和皮尺测量会更加方便快捷。于是,我们带着专业的测量工具再次对玉米进行了测量。
悦悦(6岁):“用皮尺量玉米叶子果然比竹竿要轻松很多。”
睿睿(6岁):“玉米有10cm长呢!”
淇淇(5岁): “玉米杆有多高?”
哈哈(6岁):“玉米须须头有10cm。”
瞧,用了专业的测量工具,量的数据都准确了一些。
“到底哪个玉米是最高的?哪个玉米是最矮的?他们相差多少呢?”带着疑问,大班的哥哥姐姐带领着弟弟妹妹去玉米地探索。请你们来瞧瞧看!
“我选择的玉米高140厘米。”“我的玉米119厘米高,它比你矮。”“我这棵玉米238厘米,我是最高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好不热闹!
孩子们突发奇想:“我们一起去测量幼儿园里的一切吧!”于是,我们带着工具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测量!
“幼儿园里还有一颗石榴树,我来量一量它有多高。”
“这个路灯有点高,我需要其他人的帮忙才可以完成测量。”
“这个门有90厘米高。”
“你们想知道从幼儿园大门到教室的距离吗?”
“教室的桌椅有多高多长呢?”
“读写区的书有多长呢?”
“积木区的积木多长多宽呢?”
孩子们通过与同伴分工合作,使用各种工具进行测量与统计,到最后完成测量,一张张洋溢着笑容的小脸写满了成功的喜悦与自信。
经过一周的测量,孩子们对“测量”的讨论,还在延续……李若菡和江芃程从家里带来的测距“利器”——红外测距仪、游标卡尺,又引起了同伴们新的兴趣与期待。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着新工具到走廊,对屋顶高度、走廊长度等进行了测量。
3
玉米追随记
玩具区——玉米的秘密
看到玉米地的玉米之后,孩子们在一起讨论,一个玉米棒上到底有多少颗玉米粒?“数一数不就知道了。”“这么多很难数的。”听着孩子们的议论,老师们心想,何不抓住机会让孩子大胆尝试?数玉米开始了!
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数出玉米的排数。
是啊,“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
艺术区——会变魔术的玉米
玉米变变变,变出小娃娃,变出老爷爷,变出小汽车……
积木区——我的玉米地
“瞧,教室里也有一片玉米地,快来摘呀!”
娃娃家——玉米烧烤摊
“玉米,玉米,新鲜的玉米。你要尝一尝吗?”
读写区——自制绘本《玉米》
4
玉米变形记
“我要摘一个最大的玉米。”
“我旋转一下,玉米就下来了。”
小朋友们分组摘玉米,自己亲手摘的玉米肯定特别好吃。
宝贝们的收货可真不少,摘了满满一大盆玉米!接下来,就是剥玉米的欢乐时光啦!宝贝们平时可没少吃玉米,但是真正剥过玉米的宝贝屈指可数。
众人拾柴火焰高,合作就能成功!瞧瞧我们合作的成果吧!
剥好的玉米洗了一个澡,在蒸盘上整整齐齐地摆放好,终于到了煮玉米的时间啦!
小朋友耐不住好奇,来到了桌边静静等待着甜甜的玉米。
“玉米终于好了,让我来赶紧尝尝。”
“使劲吹,玉米就不烫了。”
品尝到自己看着成熟的玉米,真是太开心啦!
5
玉米认养记
“要是玉米也能种在我们的走廊上就好了……”说干就干,大班的哥哥姐姐带着中小班的弟弟妹妹们开始移栽、认养玉米:制作认养标记,画上我们的组员。玉米苗苗,你一定要快快长大啊!我们每天都来看你!
“绿袍身藏黄金楼,谁知玉芯为谁留。敢争菊黄桂香意,直把穗花挂顶头。”陈鹤琴先生说过:“教育活动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给幼儿感性的知识,创造各种环境条件,多让儿童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多观察,多活动,扩大他们的眼界。让大自然、大社会成为孩子们的鲜活教材。”小玉米藏着大秘密,孩子偶然的发现引发了我们观察、写生、测量、采摘、点数、分享、创意DIY等一系列活动,从生成了《乘风破浪的玉米》这一班本课程。
大自然就是生活中最有趣的老师。我们一起追随孩子的兴趣点,抓住他们主动学习的教育契机,让孩子乐享自然,快乐成长!
策划|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微信编辑|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孟 晨
素材提供 | 常州市钟楼区宝龙幼儿园 张俪川 傅莉楠 吴凡 郑雯杰 傅月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