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
幼儿园课程是为幼儿的发展而存在的,这就要求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必须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
具体怎么做? 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浙江省宁波市实验幼儿园的做法吧。
基于宁波实验幼儿园特有的园区文化背景和多年的经验传承,他们从孩子们的身心发展出发,形成了“生活、适宜、融通、开放”的课程。将适宜儿童的课程通过多种通道,以开放的姿态提升儿童生命的潜能,让儿童享受生活的快乐。
生活是儿童教育发生的场所和根基,是课程的基础、来源、出发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 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由此可见,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 ,从幼儿的经验出发,追随幼儿的生活。
-
顺应幼儿的需要和兴趣点,生成主题
教师参与幼儿的生活,凡是幼儿需要的 、感兴趣的,尤其是随时随地在其生活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都应被及时地纳入到课程和活动中来。
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生动又有趣的变化,因此,我们在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时,应来自于幼儿的生活,基于幼儿的经验,尤其是与幼儿有关的或幼儿感兴趣的事件。
如“交通事故发生了”“灵桥通车了”“台风来了”都是比较适合的课程内容,它们源于幼儿的现实生活,涉及多个学习领域,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激发幼儿的多种情感。
这些主题大多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觉得奇怪的现象,或是幼儿感到困惑的问题,因此,幼儿会调动全部的智慧去研究、探索、发现、尝试,并有效地同化外部世界,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
关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挖掘主题
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常常蕴涵着一定的自然和科学规律,凝聚着日常人们的想象和创造。教师可以从幼儿在园参与的一切活动,如晨间活动、就餐活动、午睡活动等中发掘生活中的主题,使教育与生活紧密融合。当幼儿通过模仿习得一定的生活技能时,也在体验和感受前人的智慧创造。
如在进餐环节中,很多孩子用餐时会悄悄地把蔬菜拨在一边 ,教师就抓住这一时机开展“ 我喜爱的蔬菜” 这一主题,引起孩子对蔬菜的兴趣,在活动中了解蔬菜的营养,爱上吃蔬菜,以形成健康饮食的意识。
-
转变师幼关系,共建课程
幼儿园课程是以儿童为本的课程,提倡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
由于幼儿经验较少,他们对主题的探索有时不能扩展得更深入,甚至会放弃该主题的活动而转向其他活动,这就需要教师抓住适当的时机,不断充儿的生活环境,扩展生活的范围,创造活动的机会和条件 ,让幼儿不断获得新的经验。或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采取适当的策略,运用多种方式拓展、深化主题,形成动态的课程共建。
如在主题活动“我的祖国叫中国”中,我们结合纪念抗战胜利 70 周年庆开展了看阅兵、说阅兵、画阅兵等系列活动。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让教育以游戏的方式在,既体现了对儿童的尊重,又可以发挥教育的作用。
我园“美美乐园” 混龄美术区域活动以“ 快乐、自主游戏”为宗旨,尊重和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努力将美术创作经验与幼儿的游戏相结合,构建生活艺术大联盟式的美术游戏区,引 导幼儿感受生活中的多元艺术文化,支持幼儿的艺术创造与表达。
幼儿园的每一条走廊 都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创设的生活化和游戏化的美术区域,为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我们尊重童心并追随童心,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区域的活动内容,如百变纸艺吧、千塑彩泥阁、创意美工街、快乐彩绘堂、巧手编织坊、点点采风团等。
“美美乐园”力求呈现一种亲近自然的、互动式的区域活动样式,幼儿与教师打破班级界限,从室内走向户外,在走廊、操场、游戏池以及阳台尽情地涂鸦、彩绘、制作、装饰、欣赏…… 孩子们在快乐的美术游戏中流连忘返。
在“美美乐园”中,班级的活动区域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活动区域得以拓宽。整个区域以吧、街、阁、坊的设计思路,统一风格,为进区的每个幼儿带来充分的艺术体验,每个区域情境化的活动环境、活动任务都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与个性化的艺术表现。
同时混龄区域活动有效拓宽了幼儿美术活动的自由选择空间与互动交流空间,彰显了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开展的对话性特征,各区域没有统一规定的表现主题,场地的规划和活动的主题均在教师与幼儿的多元对话中生成和调整,幼儿的话语权得到教师充分的接纳与肯定,幼儿的艺术表现与创造智慧在多元对话中不断生长。
利用社区资源构建园本课程是幼儿园实现与社区融合的有效途径。 孩子的生活由幼儿园 、家庭、社 会组成,如果我们的生活化课程只有幼儿园单枪匹马独自开展,教育效果就会削弱甚至抵消,所以,园本课程必须融入孩子的全部生活,发动家长的支持,协同作战,促进孩子的长远发展。
首先,我们重视隐性课程的建构,课程内容的选择一方面应满足幼儿的特点和需要,既体现共性又针对个性,另一方面注重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和融合。
其次,促进教师交流,借助教师的集体智慧,在精心选择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使教师之间实现优势互补、互 通。 再次,让 家长了解园本课程的意义及培养目标,通过家园小报、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家长社团等向家长宣传我们的课程 ,通过亲子活 动、家 长进课堂,让 家长参与园本课程的实施。
最后,考虑到幼儿园所处的人文环境和地域环境,有效挖掘和利用现有资源,因园制宜,相互融通。
1.盘活资源,延伸家园共育之长度
为了让幼儿走出校园 、走向社会,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我们积极联系,加强了幼儿园与社区的共建工作。在与社区互动过程中以参加社区服务为切入点,为家园共育提供支持与互动的润滑剂,使各个家庭和教师从中得到自我成长。我们先后组织幼儿参加“植绿护绿”“国际残疾人宣传”“爱警察日”等活动,让孩子接触社会,体验交往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快乐。 我们积极引导家长与我们合作,充分利用社区及家长资源,让家长成为教育的合作者。 我园积极与社区、派 出所、消 防队及家长开展合作共建,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教育资源,开展各种富有成效的活动,努力优化幼儿园课程。
2.开放办园,提升家园共育之高度
多了解 、多支持 、多互动。 我们梳理了多年来幼儿园美术教育教学的实践积累,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引导家长参与课程,主动了解孩子,帮助孩子有效学习。教师们结合主题活动,事先提供给家长课程名称、需要收集的资料及相关资源,指导家长帮助和支持孩子,活动后请家长在各种生活场景中,和幼儿开展相关的美术活动。这不仅让家长了解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情况,而且获得了家长的大力支持。
多形式、多环节、多渠道。在教师的指导下,家长们不仅可以参与教学活动、游 戏活动,也可以参与生活活动,安抚新入园幼儿的情绪,带孩子散步,管理幼儿午睡,成为教师的帮手,在 教师组织幼儿开展活动时进行简单的观察记录,让家长亲自参与园本课程的实施。
3.组建社团,拓展家园共育之宽度
点点考察团。 双休日,老师和幼儿 、家长一起游览宁波地方特色浓郁的地区,去发现、了解、欣赏宁波地区的民间艺术 ,萌发幼儿对传统艺术的兴 趣,提高审美素养。使原本局限于幼儿园内的活动延伸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将有目的的考察活动融入亲子游,使活动既充实、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
护苗社团。 护苗社团的家长们为了孩子们的 安全,在大门口当起了交通指挥员,有 时指挥着骑车、开 车来园的家长们有序停放车辆,有 时打着伞为孩子们遮风挡雨,他 们为孩子树立起守规则、懂礼仪的榜样,用一份真诚的爱心为孩子们的安全保驾护航,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志愿服务人人有责”的真实含义,为孩子们提供了最好的德育教材。
爸爸社团。我园还组建了“爸爸社团”,将阳刚之气注入幼儿教育,利用家长资源弥补男教师匮乏的问题。我园已先后开展了父亲节感恩活动、爸爸带我去运动、故事爸爸等活动。请爸爸社团的爸爸们每月给孩子们带来一个故事、一 份惊喜,利用空余时间来学校带着孩子们运动、做游戏,深受孩子们欢迎。
园本课程建设是一项富有研究性、建设性的工作,无论是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还是环境的创设等,都要紧紧围绕“ 以儿童发展为本”“ 促进每位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去考虑。在课程不断园本化的过程中,以园为本,整合周边社区资源,不断构建具有科学性 、系统性和有效性的园本课程体 系,促进幼儿园课程的完善与发展。
早期教育∣一个有爱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