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陈卓
在昨天的文章《孩子说:“想管我?给你脸了是吗?”》里面,我谈到了我儿子的语文成绩让我觉得很为难:一方面,我觉得我已经做了很多促进孩子学习语文的事了,可是孩子的语文成绩始终在80分上下,没有太大的起色。另一方面,现在命题导向的“歪风邪气”让我觉得焦虑万分。以前语文不好真的只会影响语文成绩,但是现在历史卷子给出文言文进行分析,物理试卷出个几百字的“阅读理解”……
我是个很喜欢阅读的人,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我一天可以读完科幻童话上下册,寒暑假每周可以看14本书。而且我不止喜欢某一个类型的书,而是小说、散文、历史、纪实文学、地生物化以及科技类,我都看。都说家长的言传身教可以影响孩子,但是我失败了。
不管我和谁说到我儿子不愿意看书、不喜欢识字的时候;他们都会热心的给我支招——
有人说:“你买识字积木给孩子自己玩,就是那种一面汉字一面图案的,我闺女就是玩着玩着,字都认识了。”好,我兴冲冲的买回来,结果我儿子用挖掘机把一二百块识字积木挖来挖去,用垃圾车、翻斗车、铲车装运着到处倾倒。最后积木一块不剩,汉字一字不识……
又有人说:“是不是你买的书他不喜欢?”天地良心!我买的每一本书都是他喜欢的汽车、工程机械、和各种动植物类的。
还有人说:“那你给孩子指读绘本,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给他看。”别说一个字一个字的指读,我曾经拿着《挖掘机的故事》就指着“挖掘机”三个字,在一本书里指了五遍,第六遍问他:“这是什么啊?”他不认识。
家里的绘本,他自己看的话,顶多翻个图。我朋友家孩子比他小四岁,都能在三四岁的时候从书架上抽出他喜欢的绘本,并且说出绘本的名字。而我儿子六岁的时候也做不到。我一直觉得他这种“学不会”的本领实在太强,我干不过。
不过我也发现他虽然不喜欢自己读书,却很喜欢我给他读。就现在四年级了,还是会拿着他喜欢的书让我给他读。坦白的说,我不是讨厌给他读书,但是我真没办法一直给他读书。这时候又有人支招:“你下个喜马拉雅,找书给他听好啦!”但是,我儿子喜欢的是《东西是怎么制造的?》《这不可能是真的!》《地下水下》《工程机械》……这些自然社科类的书籍,各种读书APP上,都没有!!!昨天我姐还给我支招说:“要不你下个读字APP。”我很无奈:“那个东西是机器声,没有情感,不抑扬顿挫,谁听得下去啊?”
我不知道有没有和我一样困扰的家长?其实我已经找到了孩子不喜欢自己阅读的原因。在我儿子上学以后,我发现他有识字的障碍——对文字的间架结构掌握的不好。比如数字2、3、7;拼音bpd写反读反是家常便饭。汉字经常把左右结构甚至上下结构写颠倒。还曾经把“乐”字反着写了很久一段时间,怎么改也没改过来。
他认字如此的艰难,所以看书对他来说,就是一种煎熬……这让我想起我自己的脸盲症,我看译制片很痛苦;因为外国人在我眼里全长一个样。所以我基本不看译制片。我们经常说遇到问题要迎难而上……但是有谁真的能在一次次受挫中坚持下去?何况他(她)还是个孩子?
可能有人还会说:“那就先给孩子读着呗!”本来我也是这么想的,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一个新问题:“汉语中有很多同音字词,看书的时候是可以分辨的,但是听的时候就容易混淆。孩子阅历少,更是会理解的千差万别。”比如我今天和孩子玩的时候,就说他:“你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啊?”他问我:“什么意思?”我说:“从前有个州官,就是个地方官,他名字里有个‘灯’字,为了避自己的名讳,就不许别人说‘灯’这个字。”他说:“哦!州官灯。”
“听书”和“看书”一字之差,似乎都是把一本书搞进脑子里了,但实际上过程不同,结果也是千差万别。听和看不仅仅是耳和眼的区别,听到的语音和看到的文字,大脑的处理区域都不一样。
我还发现由于我儿子喜欢的都是自然社科和机械类的书籍,很少接触各类优美的词汇,所以他这方面的词汇量也非常的少。因此在试卷上遇到选词填空这类的题目,他都很难得分。
为了搞清楚我儿子身上发生的这一切问题,我历经了7年的光阴。也在和其他父母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其他孩子一些类似的地方,当然他们的问题也许并不表现在语文学科上。
我们害怕孩子不喜欢学习,因为我们觉得学习是每个人都必须做的事情。但是我们不害怕孩子不喜欢美术或者音乐——因为这些可有可无,而且需要一点天赋。却不曾想过,其实学习也有天赋存在:有的孩子天生记忆力好、有的孩子天生写字漂亮、有的孩子天生理解力优于常人、有的孩子智商高于爱因斯坦……
我们只是万千普通孩子的家长之一,我们的孩子一定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对学习充满兴趣,也会为之付出很多的努力。但是有些东西并不是我们和孩子付出了就一定有回报,就算有回报,也不一定回报率人人相同。比如我儿子阅读方面的问题,如果我仅仅因为他没有自己阅读的兴趣,就一直强迫他,现在的结果应该不敢想象。
所以回到我的标题“认清现实难于上青天”,意思是我们不能简单的因为孩子不爱阅读、成绩不好就给孩子扣上“不爱学习”的帽子。一定要深挖问题的原因——他们有可能是因为发育的差异性导致学习某项基础学科的难度比别人大。本来孩子就够难了,如果家长还去强迫他们在短时间内赶上甚至超越别人,孩子就会很痛苦。
当然,有些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的薄弱项经过大量的机械训练可以得到改善甚至提高。但是要挤占孩子很多的时间乃至父母大量的金钱,提升的那五分十分,真的值得吗?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八十多分,和家长拼命鸡娃出来的九十多分,究竟哪个更有意义?
我今天和儿子开诚布公的聊了聊我对他不喜欢阅读的感想,以及不喜欢阅读可能引发的后续问题。我用了个比喻:“我们阅读的东西,就像是一块块的砖。阅读量大的孩子,在上小学之前就已经运来了很多的砖。而你小时候阅读做的不够多,所以砖几乎没有。上学以后,别人可以拿着身边的砖盖房子了,你却要跑来跑去的边运砖边盖房子,所以就要辛苦很多。”他点点头。我又说:“已经盖好的房子,如果没有人住,时间久了会如何?”他说:“会坍塌。”我赞许:“对,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就像盖好的房子,就算再结实,时间久了不管也会变得破旧甚至坍塌。更别说平时盖的时候就有这样那样的空洞。”他接话:“所以要不断的补。”我又给他点赞:“对,所以假期我们需要休息和玩耍,但是也不能完全放弃修缮我们的房屋。我们的复习就是为了把房子盖的更结实,阅读和预习就是利用闲暇时间提前运来更多的砖,这样到了盖房子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轻松一点儿了。”
我不知道这个比喻对儿子能起到多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可以肯定这样的说法一定比和孩子简单粗暴的谈成绩要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家长的愿望都是好的,但方式不一定是对的。在和儿子的斗智斗勇过程中,他的语文水平虽说没见提高,但我“胡说八道”的本事是日渐增强……作为一个四年级普娃的妈,我也还要在“实践——撞墙——转向——实践——再撞墙——再转向——再实践……”的循环中经历不知道多少次。
回归我的教育本心:“只要孩子不厌学,就是胜利。”(本文为原创内容,如转载请注明,转发朋友圈请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