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课程故事】李非常:从“田园”到“餐桌”——大班幼儿“食”自我服务的故事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从“田园”到“餐桌”

                  ——大班幼儿“食”自我服务的故事

浦东新区园西幼儿园  李非常

 为了让幼儿真正亲近自然、回归生活,每学期开学初,我们每个班都会拥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小菜园。孩子们从小组商量合作拔草——自主选择种植的蔬菜——自己探索照顾蔬菜的方式——自己动手收获成熟的果实,每一部分都是亲力亲为。在这一块小小的菜园里,凝聚了孩子们点滴的付出、细心的照顾和满满的期盼。

一、由“除杂草”打开种植篇章

开学初,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小菜园在经过了一个暑假之后变得杂草丛生,植物都已枯萎时,失落的心情难以言表,“如何来拯救我们的小菜园”立刻成为了孩子们纷纷讨论的话题。经过了一番讨论后,大多数孩子都觉得应该重新种一种植物,但面对眼前的这一片杂草,孩子们似乎有些手足无措。“我们先来拔草吧。”此时,一个声音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也激起了大家的兴趣,孩子们都踊跃地想要参与到“拔草行动”中去。

回到教室,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份“拔草计划书”,把人员的安排、需要的工具都记录下来。瞧,孩子们从家里拿来了雨鞋和手套,穿戴好后,拿起铲子、耙子等小工具,按照计划书上的分工开始拔草行动了。

从协商制定拔草计划,到合作完成除草任务,孩子们完成了一次新的挑战,也打开了小菜园种植的新篇章。经过大家的努力,原来杂乱的菜园焕然一新,整个过程虽然很累,但当孩子们看到崭新的菜园时,喜悦和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他们在感受劳动意义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二、由“种什么”引发问题导向

在正式开始种植之前,孩子们围绕“我们应该种什么?”开展小组讨论,他们将自己选择种植的植物画在了记录表中,通过翻阅书籍、寻求大人帮忙、上网搜索等途径获取经验,对几种蔬菜的季节、生长周期、所需的环境等因素进行了了解,并将内容画在了调查表中,再一起进行讨论,最后,大家通过投票的方式决定了最终的种植物。

整个过程都是基于幼儿的兴趣和经验,由问题为导向,从幼儿兴趣出发,把选择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帮助他们树立主人翁意识的同时,鼓励幼儿通过多种方式去探索和发现,也为之后参与劳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奠定基础。

 三、由“怎么种”开启实践大门

决定好种什么之后,孩子们又开始研究起了怎么种,他们通过观察图片、书籍或视频,了解了整个种植的过程。但是,光说不练孩子们无法得到亲身的体验和感受。于是,孩子们来到了种植园地,通过亲身的劳作,他们不仅了解了不同劳作工具的使用方法,还知道了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用一些小用具来保护自己。于是,在孩子们的工具房里,不同类型的浇水工具、大小合适的松土工具,起到保护作用的小手套和小凉帽等等,应有尽有。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学会观察、尝试模仿以及亲身体验是获取经验的最主要途径。通过图片的分享、经验的交流、实践的操作,引导幼儿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从而真正掌握“种”植以及保护自己的方法。

(一)从“例行公事”到“分内之事”

经过了选种和播种后,孩子们对于自己的小菜园开始有了期盼,每天去菜园看看是孩子们心心念念的任务。有一天,两名孩子激动地呼喊声吸引了孩子们好奇的目光,随着手指的方向看去,隔壁班菜叶上的小青虫瞬间引起了孩子们的热议。就这样,“捉虫”变成了孩子们的首要任务,“蔬菜保卫战”一触即发,所有的孩子都加入了捉虫的队伍,连胆小的孩子也乐此不疲。

可见,孩子们已逐渐养成了善于观察、乐于养护的习惯,充分、主动地投入到了种植中,照顾和养护蔬菜成为了孩子们乐于承担的责任、成为了他们的分内之事、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二)从“走马观花”到“追根究底”

眼看着其他班的蔬菜渐渐长大,孩子们似乎有些焦急,于是,“让植物快快长大”成为了孩子们茶余饭后的重点讨论话题。有一天早上,双胞胎兄弟拿来了两个发完芽的菌菇包,哥哥兴奋地告诉大家“妈妈告诉我,菌菇包可以当成肥料,给菜施点肥,就可以长得快。”哥哥的一席话引来了一大群孩子的注意,他们聚在一起讨论起了肥料。

经过深入的学习和探究,孩子们决定自己DIY肥料,有的从学校食堂拿来了蛋壳,有的去学校操场捡来了树叶,点心时剥下来的橘子皮他们当做宝贝似的藏了起来。

就这样,从堆肥——发酵——施肥,孩子们亲力亲为,在不断地“追根究底”下真正感受了种植的快乐和意义。

(三)从“坐享其成”到“自给自足”

给蔬菜施完肥料,孩子们就开始盼星星盼月亮那样盼着它们能快快长大。在他们的精心照顾和保护下,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孩子们兴奋极了,开展了“挖薯”、“拔萝卜”等一系列采摘行动。

在一次莴苣采摘活动中,孩子们自发地分成了几组开始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拔莴苣。有的用手拔,有的用工具挖,瞧,他们忙得不亦乐乎。

从孩子们兴奋的神情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相比“坐享其成”孩子们更享受于“自给自足”的快乐,虽然在这劳作、探索的过程中会有失败时的沮丧,但在大家的不断努力和坚持下,成功的喜悦是双倍的,也是满足的。

四、开启自制美食之旅

在经历了收获的劳作和喜悦后,孩子们又有了很多的想法,怎样才能将自己收获的蔬菜变成能吃的美食呢?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新的体验。于是,生活体验馆为孩子们的美食之旅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一)美食大调查

在开启美食制作之旅之前,我们通过调查表的形式,收集了孩子们想做、想吃的美食,并鼓励孩子与爸爸妈妈一起,利用多种途径,了解食物的种类、基本特征和食用方法等。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或喜欢的一种菜肴,和家人一起进行材料采购、工具准备和烹调制作,鼓励孩子参与整个制作过程。最后,将所有调查的结果和制作过程以图片或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与同伴进行分享交流。

(二)美食初体验

在生活体验馆里,孩子们的美食初体验开始啦……

1.美食初体验——红薯

带着满心的期待和满满一篮筐的红薯,孩子们开始了美食计划。经过前期的分享和投票,最终选出大家想尝试制作的美食:红薯汤和红薯饼。戴上帽子,套上袖套,穿上围裙, 孩子们忙活了起来。“美食小当家们”通过削、切、搓等不同的方式,全神贯注, 揉捏的力度、每一次搅拌、每一次翻动都恰到好处,将红薯进行了美味大变样。最后,成品出锅时,孩子们的眼里闪烁着亮光,闻着那阵阵香味,自豪和幸福的感觉交汇的满满当当!

2.美食初体验——南瓜

南瓜也是孩子们美食制作过程中比较感兴趣的一种,南瓜的不同种类和制作方法引发了孩子们浓烈的探究兴趣。瞧,香甜的南瓜饼喷香出炉,香浓的南瓜粥营养美味,香喷喷的南瓜蛋糕飘香四溢。

不仅如此,孩子们还尝试了其他多种美食的制作,胡萝卜、莴苣、芹菜、大蒜……孩子们在一系列体验中助推了其自主性、独立性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我的思考与感悟

在孩子们从田园餐桌的一系列活动中,作为老师,我们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一、把种植的决定权交给孩子

在种植园地里,孩子们是种植、管理和学习的主人。因此,在开展种植活动时,我们经常会以孩子的问题为导向,不断捕捉他们的兴趣点,并积极回应他们的想法和建议。这样不断的“刨根问底”才能使他们始终保持好奇心,促使他们学习的不断深入。

二、把参与的主动权归还孩子

在整个种植过程中,孩子们参与了拔草、播种、养护、管理、收获。通过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发现其中的奥妙;通过亲身体验植物的种植过程,发现其中的乐趣;通过尝试制作植物的天然肥料,发现其中的秘密。

在整个美食制作过程中,孩子们从调查、分享、投票到清洗、制作、整理等一系列活动,凡事都亲力亲为。就是这样高度投入、主动积极的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经验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的探索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把生活的发展权赋予孩子

(一)在体验感受中增强劳动意识

通过种植和制作活动,孩子不仅在植物的种植、养护与收获中获得初步的劳动意识,愿意主动地参与种植活动。还在美食制作过程中了解了工具的使用、清洁整理、收纳归类等劳动技能。还进一步提高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交往及合作的能力,逐步形成乐观向上、勇于克服困难等学习品质。

(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我服务能力

随着园本课程的不断深入,孩子们的自我服务意识也在不断地提升。通过拔草行动、蔬菜保卫战、自己制作肥料、亲自动手挖莴苣等活动,我们不难发现,蔬菜的种植过程,也是孩子们提升自我服务能力的过程,他们不将是坐享其成的享受者,而是自给自足的劳动者,是个人和集体的服务者。在美食的制作过程中,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了食物的种类、特性和营养,并尝试自己探索、制作美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地参与到美食的制作中,提升了自我服务能力。

在生活中追随教育,在教育中体验生活。通过种植、照顾、收获、制作等活动,孩子们真正地感受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验到了劳动与收获带来的快乐。这里,是属于孩子们自己的快乐小天地,也是孩子们创造劳动奇迹的精彩大世界。

该文得到作者的授权!

柠檬君微点评:
 
教师记录幼儿在菜园“
拔草、播种、养护、管理、采摘、制作美食、品尝美食的过程,幼儿在劳动过程不断探究,科学认知、劳动技能、合作能力、自我服务能力等方面综合发展,充分彰显了课程融合带来的教育价值最大化。

 教师观察、记录、解读,真正做到:“为幼儿提供场地、设备的保障,把孩子交给时间、机会;从关注教师预设走向幼儿经验习得,从注重结果到注重过程,从关注幼儿水平转向分析幼儿的真实生活。”教师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创生新经验,赋予经验以生命,让我们看到经验生长的过程,经验“活了”。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柠檬君科研坊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课程故事】李非常:从“田园”到“餐桌”——大班幼儿“食”自我服务的故事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