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一心想做某件事,他会克服困难,想尽一切办法;如果不想做某件事,他也会千方百计,找出一万个理由。
——佚名
印象中连续多年,都会在年底之际将自己一年来生活工作轨迹或点滴感悟做一个简单的小结,一方面总结过往,给时光画上句号,另一方面更是旨在提醒自己别忘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全力以赴践行着自己的岗位与职责。近一段时间限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此事一直耽搁下来,但却一直牢记于心,没有忘记,也不会忘记。于是,直至今天才终于成行。
15
2019年总共推荐15人次(上半年9次,下半年6次)区内教师赴城区开设市级或区际联片教研公开课或讲座。我始终坚信:每一次的开课都是一次历练与成长,只要你足够认真对待。此举旨在为区内一线教师提供充分展示的平台与专业成长的助推剂。鉴于高中年段工作特点,担任教研员一职以来,就逐渐将学科教研工作重点由区内封闭式教研转向区外开放式交流,“闭门”绝对造不出好“车”,“见多”才能识得更“广”,由此必须拓宽视野,集思广益,才能行稳致远。只有借助更高的平台,更大的空间,才能倒逼自己,磨练自我,从而更好的厚实专业,服务教学。
152
2019年总共参加152次各级各类活动(上半年71次,下半年81次),主要包括各类会议、教学视导、学校调研、巡考阅卷、学科教研、命题审题、专项评审、外出培训等活动。尽管有时马不停蹄,分身无术,但依然会统筹兼顾,不会轻易放过每一个学习与提升的机会。因为我坚信:实践出真知,磨练长才干。处处留心皆学问,事事在意总收获。走出去,世界就是你的家;走不出去,家就是你的世界。这不是文字游戏,而是游戏规则。
10
2019年应邀参加各类专题讲座10次(上半年6次,下半年4次),有区内,也有省外。有的地方,是不止一次的讲座,也有第一次的出场。无论是怎样的情形,只要之前的答应与接手,都会风雨无阻,准时前往。无论哪一次的讲座,都会不遗余力,几易其稿,从谋篇布局到课件打磨,努力做到讲座内容不重复,讲座过程不敷衍,力求做到讲自己的观点,谈自己的思考,不做蚂蚁搬家,真正让听者有所感,有所获。同时,不再追求讲座的场次与数量。如此,旨在对他人负责,给自己交代。
9
2019年先后在《考试研究》《学校管理》《教学考试》《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基础教育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教师报》等刊物发表随笔论文9篇(上半年5篇,下半年4篇)。即便工作再忙,事情再多,但多年以来养成的勤思考、常动笔的习惯一直没有停止,并且早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自己的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此这般,不求悦人,只为纳己。尽管一年来正式发表的文字不多,远不如前,但写得依然不少,只是不再像以前那样急于求成的追求所谓的铅字与稿费。也许年龄渐长,心态渐变之故吧。
43
2019年微信公众号“老王聊教研”一共推送原创文章43篇,基本上每篇都在2000字上下,合计近10万字。每一文不求长篇大论,坚守把问题表达清楚即可,但也不会敷衍了事。在此之前,每写一篇,都会不自觉的将文章转发到朋友圈,那时想得单一,旨在与他人分享。后来突然觉得似乎没有这个必要,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一厢情愿或自作多情的行为。如今网络时代,早已不缺图文并茂之类的信息。想看的自然会看,不想看的又何必惊扰他人。于是,自那以后,每次写完,不再转发。同时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文稿写完之后急于投稿,变成铅字,现如今是想起来就投一下,只看心情,不问结果。对此一直乐此不疲,记录点滴,只是当作对每日生活行踪的些许点缀与提醒,别无他意。
冬去春来,又是一年。云淡风轻也好,世事无常也罢,我均无能为力,左右不了,但有一点可以做到,那就是继续改变自己,接纳自己,尽可能坚守着自己的那份自留地,努力经营好志趣爱好,尽心尽力过好每一天,不辜负,不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