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文|全文共1881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在你的心目当中,是“奶奶亲还是姥姥更亲”?
面对这个问题,多数孩子的答案是:
“肯定是奶奶呀,奶奶是一家人,和姥姥也只是亲戚而已”!
孩子们的答案即现实又扎心。
女人结婚后,往往会住在婆婆家,或者是跟婆婆生活在一起,孩子跟姥姥离得远,相处的少,所以很多孩子跟奶奶往往会更亲一些。
“奶奶亲还是姥姥亲?”
就好像今年六岁的浩浩,从小就跟着姥姥长大,从浩浩妈妈坐月子,到浩浩三岁的时候,一直都是姥姥在身边照顾着,姥姥对浩浩的照顾,可谓是无微不至。
等到孩子又大了一点,四五岁的时候,爸妈又把浩浩接到奶奶家住了一段时间,就是这段时间,让孩子也直接进入了对姥姥的“淡忘”期。
当别人向浩浩问起这个问题的时候,5岁的浩浩也是直接说:
“肯定是奶奶亲呀,我平时都没有见过姥姥。”
孩子无心的一句话,被姥姥知道后,直接让姥姥红了眼眶。
其实也不怪孩子,毕竟那个时候的孩子才两三岁,他又懂了什么?又能记住什么?
像这种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女人结婚怀孕之后,自己的妈妈会很心疼女儿,所以会照顾女儿月子,帮忙女儿照顾孩子,但是刚出生的孩子能记得什么?
等到孩子四五岁,大点儿之后,宝妈往往就把孩子接到自己的身边和奶奶一起生活了。
这时的孩子有了记忆,和奶奶每天一起生活,自然和奶奶更亲近。所以一般情况下,孩子都会与奶奶比较亲,即便是从小受到姥姥的照顾,到最后对奶奶的记忆却很多。
孩子和奶奶更亲的原因,往往是因为这几点。
孩子和奶奶更亲的2大缘由
1、和奶奶在一起生活的时间长
如果一个孩子同时有姥姥和奶奶,除去父母拉扯,这孩子的大部分时间基本上是和奶奶度过的。
即便是受到姥姥的照顾,也很有可能只是偶尔,或者是孩子不记事的时候进行的,如此一来,孩子自然就会和奶奶的感情更深一些,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2、姥姥和奶奶与自己的关系“不一样”
再者说,即便是孩子从小在姥姥身边长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心也是越发的和自己的奶奶亲近。
毕竟奶奶是爸爸家的人,和孩子更像是一家人,而姥姥却只是一个“亲戚”,平时过节走亲戚时才会见面,所以亲戚关系再好,也比不上奶奶一家人亲。
也正是由于以上两点,让很多孩子都纷纷认为:
自己与奶奶的关系会更亲近一些。
面对孩子这样的态度和说法,作为孩子的母亲也是十分无奈的,甚至还有一些不服气,凭什么孩子与丈夫的母亲更亲近,而不和自己的母亲亲近?
接下来我们就具体看一下,要想让孩子与姥姥更亲近一些,家长们应该做些什么。
家长的孝道观念要“平衡”
第一、父母的态度影响一切
即便女人已经嫁为人妇,但是也千万不能忘了自己的娘家,不能忘了自己的原生父母,不能因为嫁人而与自己的父母疏远。
有可能女人嫁过去之后,无形中就与自己的亲生父母隔了一层距离,长时间的不见面,平时视频也没什么话说,自己尚且如此,又如何去要求孩子呢?
所以父母的态度决定一切,父母对姥姥比较亲近尊敬,孩子自然也会对姥姥比较亲近尊敬。
第二、多回娘家走动一些
除此之外,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多回孩子姥姥家多走动一下,增加孩子与姥姥单独相处的机会,让孩子对姥姥的印象深一些。
如此一来,不仅仅可以抚慰老人的心灵,让老人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趣味,也可以让孩子与姥姥更加亲近,不会把姥姥当成一个亲戚。
辣妈语录
孩子到底是和姥姥亲还是和奶奶亲,这本身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关键还是要看父母本身的态度,以及孩子从小是跟谁长大的。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到大都是由姥姥在拉扯,日后又怎么可能不与姥姥亲近?如果婆婆和孩子的妈妈相处的本就非常不融洽,经常不见面,那孩子跟奶奶的关系肯定也不会亲近。
所以,孩子跟谁亲,取决了父母对长辈的态度,而孩子如果跟爷爷奶奶与姥姥姥爷都相处的非常好的话,没有一家人与亲戚之分,那么这个充满爱和融洽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健康阳光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所以希望家长可以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正确的引导孩子孝敬长辈,尊重祖父母。
不论是姥姥还是奶奶,自己和孩子都能够做到同等的尊重和孝敬,不让老年人寒心,这样才能让一大家子生活的更加幸福和谐。
本文编辑:妈妈缘
审稿主任:全能辣妈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