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有一句老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那就是“百善孝为先”。
可当今不少的年轻人为何对此不以为然,甚至对于孝顺这件事出奇的反感,认为“孝顺”是一种道德上的“绑架”?
这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这些视孝顺如“猛虎”的年轻人也有自己的委屈和苦衷呢?
其实一切的答案,都藏在父母与孩子的教育中。
最近看了一则地方报道,有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那就是当地的老人不愿跟子女一起生活,有的选择自己独居,有些进入养老院去过自己的晚年生活。
据当地人的解释,这一现象主要是老人们不愿给儿女添麻烦,也有的老年人和子女合不来,宁愿选择自己独居。
在其中一篇报道尤其让人心痛:
一位外出打工的儿子在听到母亲病危后回家准备奔丧。却发现母亲始终吊着一口气不肯咽下,就对母亲说了一句:“你怎么还不死?我只有5天丧假,赶不回去要扣钱的。”
病危中的母亲听到了这句话,最后选择自杀来提前结束生命。
在报道中还提到一个细节,那就是在这位母亲死后,这位赶回奔丧的儿子在哭灵过程中表现的极为悲痛,哭声撼天震地,闻者泪下。
一位可以对病危母亲说出无情冷语,为何还能哭成如此“孝子”呢?
可在指责这位儿子不孝的同时,我们不禁也要问问,这位母亲到底做了什么才能养出这样的不孝、不知耻的“白眼狼”?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教育容易出白眼狼呢?
1.为何如今的“棍棒教育”容易教导出“白眼狼”?
“棍棒教育”在当今也依然被不少父母推崇,但我想的说,如今的“棍棒教育”很可能不管用了。甚至不只是不管用,“棍棒教育”还容教导出”白眼狼“一样的孩子,这是为何?
原因很简单,以前各家各户的父母都采用“棍棒教育”。
所以孩子被爸妈一顿棒揍也不会太当回事,毕竟周围同龄孩子有几个没被爸妈揍的?
对此,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觉得很正常,没什么值得嘲笑的。
可当下这个时代变了,别人的父母都是好言好语的劝导孩子,为何偏偏自己的父母有事没事就对自己棍棒相加呢?
这就好比过去大家都穷,所以穷不穷都不会太在意,也不会彼此嘲笑。
但现在同样不同了,你穷就容易被看不起,就容易被嘲笑。可怕的不是事情的本身发生多大的变化,而是人心变了,以及与周围人比较后的心里落差更大了。
现在的“棍棒教育”和以前不同的地方在于以前这样的教育不会伤到孩子的自尊心,而现在的这种教育方式摧残的恰恰是孩子的自尊心,会让你的孩子觉得自己生活在没有尊严的环境下。
长此以往,会彻底磨灭孩子对父母的恩情,甚至反过来对父母怀恨在心,让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白眼狼”。
2.溺爱是如何成为“毒药”毁了孩子对父母的感恩?
很多父母都知道对孩子溺爱不好,但为何溺爱最终会成为毁掉孩子的“毒药”,却很少有父母真正想过这个问题。
溺爱对于孩子而言,最大的祸害有三点,分别是让孩子变得自私、自我,让孩子变得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长期溺爱的孩子基本上都会患上“习得性无助”问题。
尤其最后一点,很多因为被溺爱而患上“习得性无助”的孩子,会指责父母为何当初那样溺爱自己?
在这份指责的背后,有的孩子选择直言或者藏起了另一句话,那就是:“我恨你”。
这样的孩子,最容易成为人们口中的“白眼狼”。
3.夫妻之间的怨恨是如何培育出孩子的“冷血”?
此外,在一些“问题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也会表现出“白眼狼”的征兆,这些孩子对孝顺是完全没有感觉的。
在所有人眼里,这些孩子性格冷漠、冷血,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很简单,因为夫妻之间的怨恨,让孩子看到了自己爸妈彼此间的那份冷漠。
孩子的冷漠或者冷血,其实是孩子选择了自我封闭。用这份冷漠、冷血来对抗家庭中爸妈彼此间的怨恨、争吵、打骂。
唯有自我封闭,才能让自己从这份难言的成长中熬过去。
可大部分孩子往往忽略了一件事,最初的冷漠、冷血是为了让自己坚持下去,是自我封闭的表现。
可时间久了,它会成为习惯和本能,成为长大后孩子真实的一部分。哪怕在面对亲情甚至与父母的生离死别之际,孩子也依然冷漠着、冷血的看待一切,成为人们眼中的“白眼狼”。
对于那些成为“白眼狼”的孩子,你觉得他们还有救吗?
当这些“白眼狼”的孩子长大后,会像他们的爸爸妈妈那样,成为新生代“白眼狼”吗?
欢迎下方留言,分享你的感受、见解或生活中遇到的那些真实故事,让我们能用更多的视角学会重新思考,期待并感谢你的分享。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辣妈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