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一个呱呱落地的孩童
想象成一个刚刚移民到新国家的人
Ta对新国家(成人世界)的习俗、制度和语言一无所知,那Ta如何与“当地人”沟通、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呢?
欢笑
哭闹
手舞足蹈
……
而当这些也变得苍白无力时,
Ta会求助于“绘画”这位好朋友。
这是孩子的天性,亦是本能。
“孩子怎么突然不爱画画了!”
“孩子说不会画怎么办?”
宝爸
宝妈
“老师在教简笔画,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要去校外的美术机构报班吗?”
“我该如何陪伴孩子画画?”
妞爹
家长们重视孩子的艺术教育,
但不知道如何陪伴、引导?
优师教研今天为你整理一张陪伴创作的
“to do list”
还不快快收藏!
上图灰色部分“禁忌”
你犯了几条?
第
1
条
孩子用“画”来表述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当我们看孩子的画时,并不是看Ta画得像不像,而是要“听”画中所表达的东西,理解、关心和尊重他所诉说的内容。你会发现幼儿看世界的视角很独特、珍贵,这正是我们要守护的!
第
2
条
“涂色是简单粗暴的劳动,不是创作!”
——华爱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
主任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幼儿的小手肌肉群未发育完善,决定了涂色不可能精细!买涂色书不仅浪费钱,更是抹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在孩子美术材料的选择上,可以换个角度考虑,
我们常说“玩中学、学中玩”,
想要画画“好玩”,
就需要有“玩具”做基础。
就像孩子希望每天都有新鲜的玩具一样,每一个新的美术材料都可能给孩子带来“好玩“的新鲜刺激,激发孩子探索、创作的欲望。
例如:彩纸、颜料、剪刀、固体胶、黏土、锡纸、气球、纸筒芯、弹珠、包装盒、塑料袋、旧袜子、饮料瓶等等。
“安全、无毒、不易腐烂变质的一切材料都可以运用在儿童美术活动中。”
——薛文彪
优师教研美术教育中心创意总监
上海现代儿童美术馆馆长
著名儿童美术教育专家
第
3
条
“人的审美素养可以在幼儿时期通过美启蒙教育来形成和发展。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让幼儿多画多写生。”
——尹东权
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
徐悲鸿艺术委员会理事
松江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资深美术指导老师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而非简笔画中那些简单的图形。简笔画是模式化的画法,如同成人咀嚼过的饭给到孩子,毫无营养。被教过简笔画的孩子会越来越不会画!
让孩子面对感兴趣的物体或场景,仔细观察,以幼儿独特的理解能力和表现手法,自由地将事物表现在画纸上。通过写生培训孩子的观察力,丰富幼儿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增强幼儿的绘画创作能力。
小建议:
1、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写生,相信孩子有发现美的眼睛。
2、让孩子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实物进行写生。
3、对着高清照片进行写生也是不错的选择。
第
4
条
绘画应遵循孩子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不要对幼儿绘画作品的合理性、现实性、客观性作过分苛刻的要求,拔苗助长只会挫败孩子的绘画兴趣。
切忌一看孩子的画就批评画得不好;不要试图去批评孩子画中的“不合理”,例如,头画得很小,手画得很大;马路会大笑,汽车会哭……我们处于这个年龄时,也是这样理解世界的。
第
5
条
给孩子提供一定的空间进行艺术创作,不用很大,一张桌子一把椅子,这个小小的空间就是Ta的了。不要因为怕弄脏家里,而阻止孩子进行艺术上的探索。
创作空间是多方面的,不仅是场地,更是心理空间。一个宽松的心理状态是一切创作的前提。
小建议:
1、家长陪伴但不打扰。
2、寻觅小画友。
3、作画中有音乐相伴。
第
6
条
把孩子的作品挂在墙上,并展示给朋友们,以培养他们的兴趣、增强自信。
所有认真创作的作品都值得被展出,不要只展出你认为好的作品。一段时间后便可很清晰地看到不同时期的作品呈现出孩子的发展轨迹。
第
7
条
审美要引导,
兴趣要激发。
多带孩子去看展览,尤其当代艺术展。艺术是多元的,除了画得像,还有没有其他方式可以艺术的表达?
“我自己都不懂艺术,带孩子去,Ta能看得懂吗?”对于艺术,成人总是害怕自己不对。
其实,艺术一旦做出来,就和作者无关,是观众的事了。观众看到是什么,就是什么,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成人可以借鉴一下边上的作品说明,而孩子不需要,孩子只需要自己去感受就好。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用艺术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心理成长环境,这个环境之所以安全,是因为没有人要去给孩子评价、打分、指指点点。
家长引导孩子画画,启蒙孩子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专注力和喜欢画画的兴趣。利用生活中孩子熟悉且随手可得的物品,跟信任的人一起完成作品,过程看似简单,但孩子获得了无语伦比的成就感、信任感。
把艺术体验变成孩子成长的珍贵契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长
按
关
注
解锁更多精彩内幕
优师教研美术教育中心
感谢您的支持与喜爱
联系优师教研幼师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