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新学期已经开始三个周了,按照计划进度,面向家长的半日开放活动也提上议事日程了。
作为班级、老师与家长的第一次正式、全面、深入接触,开放观摩活动可以说承载着家长们最初的“考量”,幼儿园最直接的“说服”,和家园关系信任纽带的建立。所以,希望每一位幼师都能把握好这次机会,为今后的家园共育工作开好头。
以下,我们通过对常见问题的回答,来帮大家理顺关于开放活动要关注的问题。
Q
半日观摩活动多长时间组织一次?什么时间开展比较好?
一般每学期安排一到两次,根据观摩的主要内容确定开放的时间,一般可以安排在学期中或者学期末,也可以和节庆活动或者期末展示相结合。
Q
半日观摩中,向家长开放的内容有哪些?
一种是一日流程的展示。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常规活动的展示,可以根据一日流程,安排日常教育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早操、加餐、进餐等环节,如果要突出特色教育(如艺术教育),也可以安排相关的教学活动展示。
一种是与主题相结合的展示。比如喜迎国庆半日开放日、重阳节半日开放、粮食节半日观摩、元旦、春节系列活动等。在组织的过程中既按照一日的流程开展又融入与主题相结合的内容。
Q
半日开放的组织流程是什么?
(1)首先要明确本次开放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开放哪些内容,需要哪些准备和帮助。
(2)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活动准备以及相关责任人、活动流程和注意事项。
(3)统一开会部署,达成共识,明确分工,责任清晰 。
(4)接下来班级制定对接方案,并向家长发放活动通知和倡议。
(5)确定准备到位,用最好的状态迎接开放日。
(6)回收反馈表,进行活动后的总结反思目标明确。
Q
有没有什么技巧能让半日观摩活动效果更好?
(1)在展示内容的选择上很关键,既要胸有成竹,又要投其所好。
也就是说既要展示我们最精彩的内容,又要让家长感兴趣。比如年轻的教师,在自身业务能力还不强的情况下,面对家长去开展开放活动,难免很紧张,因此在年轻教师占多数的情况下,不建议向家长开放的内容太复杂。可以从老师一日教学入手,借助教研组、教研主任等人的力量帮助年轻老师准备好一节教育活动,从语言、教具、游戏的设计等等,做好充分的准备,既能在家长面前精彩的展示自我,提升其自信心,又能提升年轻老师的专业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了解家长最想看的是什么。比如,家长,尤其是新生家长总是存在很多疑问:为什么班里总是让我们带一些瓶子罐子等废旧物品?孩子在幼儿园吃的饭菜到底怎么样?能吃饱吗?我孩子在上课时能坐得住吗?……关乎孩子的一切问题,都会让家长们产生疑问和好奇。因此,我们制定开放内容的时候,要满足家长的好奇心,比如,观摩中安排区域游戏的观摩,或者进餐环节的观摩等等。
(2)活动前,可以安排小型家长会,充分了解并引领家长观摩的心态。
让家长了解为什么来?看什么?怎么看?家长有了目标与正确的态度就会让效果更好。
(3)在过程中的交流,一定要体现我们的真情与专业 。
活动进行时,三位教师的任务和分工是不同的,尤其是班主任,要见缝插针,及时与家长进行讲解与交流,比如:加餐进行时,班主任要讲解生活老师的步骤,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洗手时我们的一些小细节,让家长们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更好的展现我们的规范管理和创新教育。
(4)可以设计一些互动内容,让家长从单纯的观察者变为参与体验者。
比如亲子操、亲子手工、亲子户外游戏。因为在N多家长的众目睽睽之下,如果只作为旁观者,给大家最直接的印象就是来去匆匆!教师组织得辛辛苦苦,家长看得热热闹闹,甚至于大班家长连热闹都看不出来了,于是半日开放活动效果也便仅仅停留在了热闹和展示上。所以,无论是作为志愿者,还是参与者,让家长的角色发生转变,从而在过程中理解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和行为。
Q
问:主题式半日开放是指什么?如何组织?
主题式半日开放是指将半日开放与节庆、素质教育成果展示等相结合来进行。比如孔子诞辰主题开放日、端午节的半日开放、妇女节半日观摩、六一系列活动等。在组织的过程中既按照一日的流程开展又融入与主题相结合的内容。比如妇女节半日观摩,就可以在教育活动中设计关于母爱与感恩的内容,或者在区域活动中为妈妈制作礼物、在户外活动中设计亲子游戏等。
即将到来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主题式开放活动的契机,活动方案上周已经为大家提供了《70年大庆,幼儿园可以有这么多庆祝方式!》,大家可以参考,并根据自己园所的情况予以融合。
Q
班级自主开放如何组织?都有哪些形式?
可以由班级制定好方案之后向园领导申请,园领导批准之后要给予指导与把关,确保内容有意义、方案详实、准备充分。可以组织家长进课堂进行教师角色体验,担任班级内的生活老师、带班老师,或者发挥家长来自各行各业的优势为孩子开展教学活动等。
Q
半日开放中家长过分关注自己的孩子,总觉得老师给的机会不够多怎么办?
首先要对家长及时的与我们交流表示感谢,对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注表示肯定,让家长在心理上有所接受。然后要向家长耐心解释,每个孩子都是有个体差异的,哪些问题给哪些孩子机会回答都是老师的教育智慧。接下来要细致的分析该幼儿的特点、近期的表现,让家长认同我们。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开放观摩活动是面向家长的展示,家长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孩子,所以老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适宜的内容,在设计提问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层次性,力争照顾到全体幼儿。
Q
观摩之后要不要接幼儿离园?
要看半日观摩的时间,如果是下午,活动结束后就可以直接离园。如果是上午,就要根据家长的意愿,因为大部分家长是请假来参加活动的,所以一定不要规定家长必须接走,我们更主张让孩子统一留在园里,继续下午的活动。
所以要事先做好孩子和家长的工作,避免分离时幼儿情绪不稳。对于小年龄的幼儿班级,可以考虑一些策略,比如不要让孩子看着家长走,而是在正常的活动中老师带孩子站队、散步等,让孩子在没有觉察的情况下度过分离时间。
好了,亲爱的们,关于开放活动的解答就到这里了,最后要给大家的一个小提示:细节决定成败。家长对于老师和幼儿园的认同往往源于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小拥抱,甚至是桌角的一个防撞条,同样矛盾的产生也时常是一个大家认为是无伤大雅的小失误。所以,在面向这么多满怀期待、带着审视而来的家长朋友们,请做好每一个细节,成就最完美的结果。
你可能还想看
○
Hi~
我是大爱幼教社
一个为幼教人提供
工作方法
的公众号
对你们我是认真的
好方法都要告诉你们
喜欢我记得点“在看”
啾咪
请疯狂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