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按钮收听
幼儿园的年轻教师占多数,经验不足是普遍现象,虽然我们会对老师进行全面的培训,但不一定能做到面面俱到和非常有针对性,这就需要幼儿园老师通过看书或查找资料,进行自我提升。
但是不是所有老师都有自觉看书的习惯,或者自己不知道如何找到切入点,看了书没有多大的效果,看了就忘。
怎么办?
接下来我要告诉你的办法,一劳永逸哦!简单来说,总共分两步!
我们用一个幼儿园的真实案例来解释。
1
提问+留作业
园长向三位刚毕业的老师提问“什么叫儿童敏感期?”
一个支支吾吾说学过但忘记了,两个根据理解都能回答上来。
园长接着说出几个在班级经常遇到的案例,让老师们回答这是幼儿在哪个阶段出现的, 分别属于什么敏感期。
如:
家长经常和老师说,孩子大冬天的非要穿个纱纱裙来幼儿园,不让穿就哭。(审美敏感期)
孩子们早上来幼儿园,手里都要紧紧攥着一个小东西,让其打开来看个究竟,他还如珍宝一般不让看,其实只是一个褶皱了的小贴画或者一个小小的珠子,但是让孩子扔掉,他却死 活不肯。(细小事物的敏感期)
老师们几乎都回答不上来。
接着,园长给老师留作业,让他们购买一本相关书籍,拿上面这个幼儿园来说,园长给大家推荐的是《捕捉儿童敏感期》,老师们马上购买,并认真阅读。
2
反馈+讨论
第二周老师们返回作业时,所有的老师都能够完整的上交答卷。在现场提问的环节,好多老师都能够对答如流。
同时,园长在和老师们的交流中发现,老师们真的对探讨的这些例子很感兴趣。老师们不但积极主动地一起查资料探讨,还相互提问,查漏补缺。
有了这样的案例,大家就可以自己组织相应的教研活动了,
以级部为单位,分为三个小组,专将专业组老师分到各级部中;
级部部长带领小组成员,通过学习找出两个级部成员都认同,并产生共鸣的案例进行分享;
以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并通过各种形式让其他级部的成员得以学习、分享和借鉴。
管理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慢的艺术,我们都希望能提高老师的能力,从而让园所品质提高,所以与老师一起学习,大家商讨研究,对老师的进步和努力及时肯定等,一定是最温暖、最有效、最有爱的办法。
简单4步,关注大爱幼教社




文章编辑 | 小爱
播音 |叨小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