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师不太能知道的几个关于职称的认知:
1. 评职称的指标中,除了个人工作能做的之外,还有很多是幼儿园决定的,比如指导青年教师,一些获奖机会。所以,不听话的老师,基本上是和高职称许无缘的;
2. 评高级职称的老教师并不是有多优秀,而是他们那个年代政策好,而且不规范,基本上资料经历都可以造甲;
3. 教玉局管理下的公办园会特别重视职称,甚至以此作为定工资级别的标准。评上之后每个月躺平都能多拿钱,这就是职称制度最无语的地方;
4. 正因为职称制度决定很多收入,所以什么先进,优秀这些荣誉,会拿出来鼓励年轻老师们多做事,需要干活的时候,志愿者会优先考虑,其实早有内定,只不过拿出来忽悠一些人愿意积极干活;
5. 也因此,领导会把新进老师背景摸的清清楚楚,没背景不懂拒绝的老师的可以使劲使唤干活,加上职称制度中的评选条件,就可以让新人拼命内卷。
6. 职称制度会养成一大批既得利益者,导致这个制度只会不断加强,不会减弱。除非,有外部重大的挑战,幼儿园都保不住了,没生源了,那个时候估计会有所松动,但接近退休的那一波,估计会安全着陆,提前退休;
7. 职称影响到老师之间工资差别太大,导致老师的心思和重心已经不在教学和孩子身上了,教育的形式化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
8. 同一个职称制度下的幼儿园老师,因为决定职称评选的因素不止是个人因素,所以,领导比你们想象中的还要八卦,女老师们之间,也蛮喜欢打探女同事老公是干什么的,老公如果是公务员,会有特殊。
9. 职称评定名额有限,也就是说,不可能所有的老师都能评上,同事之间某种意义上是竞争对手,不要把同事当朋友,什么都去说,往往让你隐私满天飞的就是这些同事,靠传播别人隐私拉党结派。也会在职称评定期间,你的风评莫名其妙的变差。师德,是一个不能量化,但又很决定评定的一个东西。
10.因为这种竞争关系,也导致了,有时候不能太把别人对你的评价当一回事。领导夸你,听听就好,别当真。同事也是如此。而如果突然开始有你的八卦满天飞,那估计是近期你的存在触动了别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