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霞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
核心观点
关注新课标,了解小学课改趋势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明确提出:
小学要“注重幼小衔接,科学评估学前教育结束后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发展水平,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
并要求各学科的课程标准都“要注意幼小衔接,减缓坡度,降低难度,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此外,“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等一系列教学改革的要求。
显然与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比较接近,体现了一种改革的趋势,有利于与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衔接。
深入学习《指南》,理解“衔接性”
《纲要》和《指南》,不仅包含了入学准备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与小学课程的衔接。
《指南》研制过程中充分参考了小学低年级的课程标准(2011版),对照2022年新课标,《指南》的学习领域及子领域的目标、内容等与小学低年级的课程设置及学科标准仍有一定的对应和联系。政策的相互关照为实现课程的“双向衔接”奠定了良好基础。
义务教育新课标对学生核心素养(尤其是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要求,对幼儿园课程既有启发,也有挑战,幼教工作者应该关注和学习!
强化衔接意识,辩证看待幼儿期的学习与发展
正确认识幼儿园各类活动的特点,平衡之间的关系
从主体角色的角度,可将幼儿园活动分为儿童发起的、儿童发起?教师拓展的、教师发起的几种类型。
与之相对应的主要活动分别是自由游戏、指导性游戏或生成性教学、预设性教学。
不同类型的活动主导者不同,也各有自己的特点与功能,但在完成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任务中都不可或缺。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儿童主导的活动和教师主导的活动在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中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儿童既从自发自主的活动中受益,也从教师计划与结构化活动中受益。
适合儿童发展的幼儿园课程,“应在成人主导和儿童主导的活动之间提供最佳平衡。”
从幼小课程衔接的角度看,应该怎样优化课程结构,建立各种活动之间的“最佳平衡”?需要进一步研究。
提高游戏水平,促进动机转换
朱家雄教授曾经指出:
“若能处理好顺应儿童发展的游戏和将儿童发展纳入社会轨道要求的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就解决了幼小衔接中的关键难点”。
我也深有同感。
我认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和小学“以课堂教学为主”之间的矛盾,突出表现之一是活动动机的不同。
游戏是幼儿受直接兴趣、内在动机驱动而产生的自发行为,幼儿在由直接兴趣驱动的游戏中表现出来的专注、努力、坚持等良好品质是否能自动转换到不一定有直接兴趣的学业学习中?
义务教育新课标提出小学低年级的教学要加强游戏化和兴趣性的要求,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矛盾,但幼儿园能否通过高水平的游戏促进不同活动动机的转换?
这或许是促进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顺利过渡的关键问题之一。
观察安吉大班幼儿的一些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特征的游戏时,似乎有一种看到游戏动机可以向任务导向的学习活动动机转化的希望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