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欢 许翠单
上海大学附属实验幼儿园
这篇小短文很有启发,“视角”转换其实很难,尤其是自持有专业储备的老师要完全放下陈见进入儿童世界。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要做到儿童视角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转变,但是每日每日地与幼儿呆在一起,观察他们,聆听他们,确实会很大程度改变我们的刻板印象。
正文
环节一:
对比两段视频
体会儿童的视角
?
视频1:从教师的角度看推箱子
几名儿童一起用翻转木箱的方式移动木箱,教师在一旁拿着相机进行自然观察。移动的过程中,有其他儿童从木箱前面经过,看起来非常危险。于是,教师马上提醒,然而推木箱的儿童和从木箱前面经过的儿童都毫无察觉。
图1 教师角度下的推木箱 图2 儿童角度下的推木箱
?
视频2:从儿童的角度看推箱子
依然是刚才那一幕,依然是几名儿童用翻转的方式搬运木箱,只是教师蹲了下来,将自己的视野高度、相机拍摄角度与儿童视线尽可能保持一致。教师发现,眼前的木箱“变大了”,完全挡住了自己的视线,搬运的人根本看不到木箱另一边的情况,也无法得知在翻转木箱时有人从前面经过,及潜在的危险。
例如,A教师表示:“我也知道要站在儿童视角看问题,但当我今天看到这两个视频的时候,我还是被冲击到了,原来我们教师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到的和儿童真实经历的完全是两回事,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儿童视角。”
例如,B教师表示:“这让我想到,我平时经常会跟孩子们说,小心,这里有危险。但今天的视频让我发现,其实我们在喊危险的时候,孩子有时候并没有感觉,因为他们根本就看不见危险。”
C教师也补充:“所以,永远都是教师很着急地说你怎么不知道当心一点?你怎么不知道保护其他同伴?而孩子永远都是很无辜地跟教师说,他当时没有发现。”
环节二:
反复观看视频
理解儿童的视角
?
视频3:自己不敢上,想尽办法鼓励别人上
大四班在户外用螺母积木搭成了近1.5米高的“天台”,并在“天台”上面放置了两层厚厚的垫子,在“天台”旁边放置了一架人字梯,准备开始“载人计划”。
木言先爬上了天台旁边的人字梯,把手放在垫子上感觉了一下,之后问悠悠:“你确定它不会倒吗?”
悠悠回答: “确定不会。”木言依然反复跟悠悠确定它会不会倒。当悠悠反复说“确定保证不会倒”时,木言马上又提出“那你爬上去吧”。
悠悠一边往人字梯的最高处爬,一边很严肃地问木言: “确定载人吗?”木言回复道:“确定。”
悠悠爬到了人字梯的高处,骑坐在梯子上,正对着比自己略低一点的“天台”上的垫子,用胳膊攀着垫子试了一下,但还是不敢上“天台”,并笑着说:“咋上去?上不去,载人工作,失败!”他说着便从人字梯上下来了。
图3 木言站在人字梯的最高处
悠悠站在“天台”下边扶着垫子
木言马上从靠近“天台”一侧的人字梯往上爬,并一边教着悠悠如何侧着爬,即借助梯子和螺母积木的横梁,侧着身子爬上去。悠悠马上对着正在示范如何爬的木言说:“然后你再上去。”木言停下动作:“我不想上去,我害怕。”
悠悠笑着大声说:“我保证行,保证行,我帮你扶。”木言马上从梯子上下来说:“你上去,我用最大力气帮你扶着,倒了就把我打得稀巴烂。”
木言反复鼓励悠悠上去,但悠悠只是笑着站在“天台”底下,双手托着垫子,却并不应答。
这时,悠悠说道:“第一次你来呀,我们不是好朋友嘛!”“好吧!”木言边说边从“天台”和人字梯中间侧着身子往上爬,“那你要帮我用最大力气扶着,倒了就把你打得稀巴烂。”
悠悠笑着应答,并站在“天台”下边,用双手托着垫子。木言站在了人字梯的最高处,但依然不敢上“天台”。
例如,X教师说:“我看到他们扶着‘天台’的动作不一样——木言是扶着柱子的,悠悠后来是托着垫子的。我觉得他们对于这件事情的判断好像不一样。”
Y教师也说:“我也注意到了,我觉得那是因为第一天搭好了‘天台’,木言是第一个上去的,他感觉到了摇晃,他害怕摇晃这件事情,所以他会扶住柱子。而悠悠会不会是找到了这个‘天台’的重心,所以他稳住了重心的位置。”
这时,Z教师又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注意到悠悠的动作,他都没有爬到梯子最高处就说放弃了。我觉得他就是不想第一个上去,就是想让别人上。我觉得这不太好,似乎孩子有一种‘不好的精明’。”Z教师的观点引发了教师们的激烈讨论。
?
持有这种观点的教师认为:
?
持有这种观点的教师认为:
H教师:“我关注到了孩子的表情、说话的语气,我觉得孩子们好像很享受这个过程,我感觉他们很开心。”
I教师:“我看到的是孩子又害怕、又很想上去的那种纠结。”
J教师:“我第二次看的时候,我发现悠悠是看到了木言已经站到了梯子最高的位置上了,而他自己从来没有,并且他也说了第一次是你上的。同时,我观察到,悠悠看到了木言爬上去的方式和他不一样,木言能够从梯子内侧爬上去,这明显是更安全的。所以我感觉到的是悠悠对同伴的信任。”
W教师:“我觉得孩子们真的很想、很想上这个‘天台’,我感觉到的是孩子内心的渴望。”
Z教师:“我好像感觉到了孩子内心的东西——害怕、紧张、纠结,还有兴奋。”
Q教师:“我把自己当作悠悠来经历这个游戏。在这个游戏里面,好像他所做的、所说的,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真的很想上去。我想到了,他在之前的游戏中向别人借梯子时所做出的承诺——我让你上去。我觉得他是在兑现自己的诺言,他就想要让别人都登上这个 ‘天台’。”
R教师:“我看到的是一种支持与保护。一开始我们觉得,悠悠不敢上去只是为了保护自己,让别人去承担风险。但是第二遍看的时候,我注意到他的一个动作,就是当同伴上去的时候,他迅速去扶。这让我感受到,当木言上去的时候,他是那么急切地想要去保护对方。这就不是所谓的利己主义了。我的感觉不一样了,孩子们是那么有爱!眼见也不一定为实,或许成人眼中的利己主义并非儿童真实的想法。”
环节三:
倾听儿童声音
体会儿童的视角
画面中间是一个高高的“天台”,“天台”顶上和梯子(即画面最右侧)最高处的上边都是小玉。
小玉是在悠悠、木言以及其他同伴都不敢上“天台”的情况下,第一个勇敢登上“天台”的女孩。
图5 “天台”案例中主人公悠悠的游戏故事
“天台”下面有三个小朋友:左边是顾小,也是在悠悠的帮助下登上“天台”的女孩;中间是木言;右边最矮、最小的小朋友就是悠悠自己。“天台”左侧站着教师和拍摄者。
E教师:“我觉得孩子把自己内心体验中最深刻的部分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出来。因为悠悠害怕在这么高的地方保持不了平衡、摔下来,所以他就把人物的手臂画成了保持平衡的样子,两边伸得特别长。”
F教师:“‘天台’上的垫子也很有意思,这正是儿童从自己的视角看到的世界——又高又大,又有危险,像一座大山。”
教师:你没上去的时候,你觉得“天台”会倒吗?
悠悠:不会。
教师:你为什么觉得它不会倒?
悠悠:因为它有四只脚,我们之前做秋千的时候也是四只脚,坐上去一个大人都可以……第二天,我只是想要先问一问,他们是怎么上去的。因为这个垫子很厚,我不知道怎么上去,我怕上去的时候就摔了。
教师:哦,那你觉得“天台”本身会不会倒?
悠悠:本身应该不会倒,因为整体没有改变,整体改变了会倒。
例如,X教师提到:“其实在第二个环节中,我在看第二遍视频时并没有产生更多感觉。但是听到大家的交流,我觉得自己好像看到了孩子的信念——他们那么执着于自己的游戏,那么相信自己的作品——这种信念是我们用心感受儿童之后才发现的。”
而这也正是教研的意义之一,即同伴的分享会唤醒自己。再如,E教师在结束时说道:“第一次经历这样的教研,尤其是几段录像和几次不同的观察,我觉得自己学会了尊重和信任儿童,我要多去倾听儿童,我忽然觉得自己做得很不够。”
Z教师也说:“我们作为教师,有时候真的不能太自以为是,我们不能总是代表儿童去发言,我们要把自己变成儿童,才可能真正走进儿童的世界。”
有品质的专业内容分享,尊重原创。
本文作者系骆欢、许翠单老师。文章排版设计及“后老师?说”笔记解读版权为“后朴教育?”所有,如需转载,请明确备注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