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很高兴遇见你!
十一国庆长假来了,看着人从众的人流,大家出门的心虽然非常雀跃,但还是有一丝丝的顾虑:出门人太多咋整?这么多人今年就不去了吧。等下次有时间再去吧。
孩子心心念念想出门的心思可能就被你这样一说泡汤了。
你觉得来日方长,可是孩子一转眼就长大了。
他前几年念叨着要去哪个游乐园,可是一转眼,等你想起来今年再带他去的时候,他竟然已经没有那么想去了。
他前几年念叨着要买一个什么玩具,但是你告诉他“等你考试考了XX分我才会带你去”,结果孩子一直没有考到你想要的分数,于是这个玩具就不了了之,当你有一天想起来可以给他买这个玩具的时候,他已经觉得那个玩具太幼稚了,那种热爱的情感已经在时间的长流里消失殆尽了。
就像你小时候喜欢一个人,那么的喜欢,某一天突然不喜欢了,就是这么神奇,就是那么伤感。
孩子童年时有很多喜欢的,喜欢游乐场,喜欢爸爸妈妈陪着玩,喜欢去玩水,喜欢超市门口的小玩具。
一转眼,当你终于有空了,当他的表现终于达到了你的要求了,当你终于觉得他可以拥有这个玩具的时候,他却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对某个玩具怀有热忱之心的孩子了。
你会莫名觉得心疼和后悔,心疼那个心愿未满足的孩子终究也没有能拥有满足的快乐,后悔当初没有早一点让孩子感受到欢喜和愉悦。
好吧,写到这儿,你觉得我想说孩子想要啥就要满足他对吗?
那样难道不会变成溺爱吗?
不不不。
我只是想说我们在一定程度上适当地考虑并满足孩子是很重要的且很有必要的。
有时候,满足孩子不需要提条件。
现在太多的家长会给孩子提条件了。
“你考90分以上,我就给你买玩具!”
“你考班级前10 我就带你出去玩。”
“你表现比上次好我就带你去吃你上次想吃的。”
……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如果是适当提要求,我觉得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孩子所有的愿望都要通过努力表现来赚取的话,那未免太过严苛和残酷了。
孩子有可以不经表现就能获得的小小满足,比如今天放学路过超市门口看到玩具便可以买一个而不是考了90分才可以买一个。
如果你的孩子眼巴巴地望着你跟你要求:妈妈我可不可以去游乐场玩儿?
而你却说:你最近表现很差,等你好一点我再带你去。
听到这样的话孩子必然很失望,如果孩子长时间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变会他觉得童年是不被重视的,不被满足的,总会有缺失感,这种缺失感会伴随孩子的后半生。
童年是奠定一生的基础,过了几年孩子就对前几年感兴趣的事情不那么在乎了,但是他的心理可能埋下了未完成的遗憾感,这种感觉是之后去做十次相同的事情所不能弥补的。
就像你童年吃不到的那颗糖,年成年后一口气吃上十颗,也未必能弥补小时候的遗憾,也未必能得到小时候的满足。
这个国庆长假,孩子有想去的地方吗?
你的孩子有一直想要的东西吗?
你的孩子有一直想做的事情吗?
不要因为时间不允许,精力有限,孩子表现不够好等种种理由让孩子的童年始终处于“心理饥饿”状态,这种缺失的状态会让孩子放射光芒的眼睛变得暗淡,会让孩子的内心变得匮乏,一个匮乏的灵魂养育不出健康的人生。
十一国庆,满足一下孩子吧!
长按二维码,加微信了解更多资讯
亲子绘本、好习惯、注意力、乐观孩子培养,一系列课程等你来了解哦!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