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涨姿势哒
语文教学中,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从一年级学到六年级。
从弯弯的月亮像小船说到圆圆的月亮像玉盘。
难得几个孩子会有新的意象写出来。
还有思维固定,说到柳树,就像长长的头发,说到石榴,就像红红的灯笼。
说到小草,就好像会招手,说到泉水,要么弹琴要么唱歌。
为什么呢?一是因为有些孩子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做比喻,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那么多相像的东西,只好写一点书上有的,总归是对的。
二是在屡次试错后,常规答案最安全,作业考试都不会错,哪怕我写六年白白的云朵像棉花糖,只要不出错就行。
很多孩子有收集物品的爱好,收集橡皮和笔的很常见,也有小朋友收集各种各样的纸,收集不同的落叶,甚至收集很普通的小石头……
他在路上看到一个他没见过的石头,能捡起来看半天,然后兴奋地冲你大喊:妈妈,你看,这个石头的颜色是渐变的耶!妈妈,妈妈,这个石头中间有个洞哎!
通情达理的父母,会接过孩子的石头看看:真的哦,真好玩。心理默默想:这个有啥好看的。
体会不到孩子心情的父母会说:脏不脏!!!
是啊,很多时候成人很难理解孩子,糖纸有什么好玩的?泥巴有什么好玩的?不如回家多练几分钟琴陶冶情操。
于是当孩子在用肢体触摸这个世界,用心灵感知这个世界时,我们打断了所有美好的,属于他们自己的体验,并且觉得他们的世界有点“小题大做”。
但孩子在我们限定的范围内长大后,我们又发现了一些异样。他们说一样的话,写一样的句子。
常有家长说,我家孩子的作文没有新意。或者说,我家孩子写的作文一点也不有趣。
前些年,参加一场童谣培训会议,有老师出示了几篇童谣,类似妹妹的红雨鞋像金鱼,太阳像荷包蛋这样比喻,被认为是有童趣的。
回来在教学中实践,很少有孩子能写出比较有趣的话语,大多是平乏和普通的。
为什么会这样?
日常教育和课堂教学中我们鼓励创新却又害怕创新。比如孩子写一句出格的语言,家长老师很难判断的情况下,会让孩子写一句“安全”的,因为考试需要。
在孩子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会打断,甚至会强加一些我们的理解和感受给孩子,于是孩子失去了自我探索的能力。
而我思考最多的一点是,童趣到底是什么?
是真的童言无忌还是新颖的观点和语句让大人看到了孩子“应该”有的“童真”?
或许说到头来,我们只想看到我们想看到的儿童,我们在心理“塑造”一个儿童,他在考卷上中规中矩,在童话里充满想象,在童谣里稚拙可爱……童趣竟然成为了一种要求!
不理解孩子,还要孩子按照自己心中的模样成长,在夹缝中生存的孩子,确实挺不容易的。
往期精彩回顾:
我是神老师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的转发和关注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