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我在许多场合中,对在市场机制下运行的民办幼儿园说,千万别搞“墙上理念”,一定要让理念落地,让理念中所含的教育思想、信念、方向和态度能指导和融进我们的工作。
比如,我在小米尔顿教育的理念体系建设中,便提出了“三观”理念,这个理念当属于态度,或叫主张,或叫“关系管理”。
具体表述为:“服务观”、“家长观”和“教师观”。
当然,若从关系管理的角度出发,肯定还会有许多依赖于办园思想之下的立场和观点,不过,上述这三个观点很关键,是制约民办幼儿园发展的问题焦点,其“三观”正与不正,具有方向性和战略性意义。
以下为概念性简述:
服务观
我曾说过,民办幼儿园的站位很危险,一不小心就站到了很商业、很市场的地界。这一点通常取决于幼儿园举办者的思想和经验,有些曾在企业或商业机构做的很成功的人士,走进了教育之后不可避免的带进来企业管理的意识和方法,也包括商业服务的观念和做法。
既然民办幼儿园的生存与发展机制离不开市场,所以,我也认同教育服务的概念。但是,为了区别有些以逐利为特点的商业服务,我认为民办幼儿园的必须坚守的立场应该是——做有教育的服务。
这就是我们的“服务观”。其中,核心观点有两条:
其一,我提出了四个字:以真求真,这是立场,也是态度,更是品格。解释开来就是必须以教育的名义,以儿童成长的理由,遇到儿童的问题该说就说,该严格要求就不能误人子弟。或者直说,不能为了讨好家长,为了不惹是生非,而回避儿童成长中的问题。
所以,我对幼师常讲,说真话、办真事、做真教育,离开了“真”就不是教育。
其二,我们必须坚持一点,以儿童为第一服务对象,千万别把服务聚焦在家长身上。否则就是别有用心,就是很商业,就是把眼睛盯在了给儿童交学费的父母的钱包上。
家长观
前面我们所说的端正“服务观”并非易事,需要支撑,而这个支撑体系就是家长,是建立在正确的家园关系基础上的“家长观”。
当然,“家长观”的建构绝非属于幼儿园一方,而是属于家园双方的共建工程,甚至从宏观上讲是社会文化建构的问题。但是,必须清楚的是,在实际操作中的主动权或叫主动方,必须是幼儿园。
下面是我在幼教管理中提出的“家长观”:
家长不是顾客,是在园长领导下的另一支教育资源,是与幼师共同对儿童实施教育的合作方。
至于我提出“家长不是顾客”的观点,理由只有一条,因为,我认为交学费送孩子到幼儿园的行为不属于消费,而是投资。所以,既然不属于消费,何谈顾客!若谈顾客,就要谈钱,或谈一切为了钱。毫无疑问,这是错误的。
教师观
我的“教师观”基于两点:
第一,对于幼儿园举办者(老板)而言,不应该把教师简单地视为“打工者”,也不应该与老师之间建构成“雇佣关系”,若如此,便是立场和态度问题,直接决定和影响到幼儿园的团建。
这一说法的理由很充分,因为教师的工作性质不像企业那样可以量化,而是由用心和用情的投入程度来决定工作效果。简单说就是良心活,而这里所言的良心不仅是师德,还有被管理下的心情。
所以,我提出的教师观第一条是:给老师一个家一样的工作环境,把老师当做自己的家人。
第二,对于家长我直言不讳地纠正了一条,别把幼师当做商业服务员去看待,幼师是一个不可亵渎的神圣职业,他们的工作心态和品质决定了你们孩子的未来。
于是,我提出的教师观第二条是:敬畏幼教,尊重幼师。
总之,我认为每所幼儿园都存在“三观”问题,而所谓的“三观不正”也就是立场问题,或者说是在做生意还是在做教育的方向性问题。我可以负责任地讲,若幼儿园的“三观不正”,可能因商业性的技术营销会取得短期效益,但长期下来,因没有教育立场,没有摆正关系,没有正道沧桑,最后,终究会走向败局,这是不辩的规律。
平视教育
自言自语:
我是从高中教师一路走来,
渐行渐思渐说,
说人生、说教育、说管理、说幼教。
说对了,请点赞,说错了,请批评,
说的有用,就转发,
说的不到位,就当抛砖引玉。
谁让我自诩是“砖家”了。
编者的话:
平视教育工作室主创人王国平先生,
中国民办教育和民办学前教育领军人物,
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
小米尔顿教育集团总督学。
提出小米尔顿
“爱与成长”的主题文化,
提出教育为三十而立做准备
培养未来国际人的教育目标。
笔耕不辍,以“说”为体,
把深奥理论转变为落地语言,可读可亲,
许多专著被业界称之为“教育白话文”。
新书《王国平说幼教》和《王国平说家教》
网店已售罄,我处尚有部分存书。
团购热线
王玉琴:13783631285 (微信同号)
为了家教与幼教正能量,请您把【平视教育】在朋友圈广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