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教育部正式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大家应该会留意到会教育目标中提出
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
乐于提问
敢于质疑
学会在真实情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具有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
而且针对于有关科目的教学时间也提出:各地各校要统筹课内外学习的安排,有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创造条件开展各项活动发展学生特长,其中就包括科学探究。
这都体现了教育部对义务教育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视,其中“探究”也已成为本次新课标的的核心词语。
IEEP也是一直都很重视科学探究活动的研发和一线老师的实施情况。《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的欲望,培养探究能力”。但是大家也发现了老师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着科学探究活动中缺少好的材料和活动过程存在探究性不足的情况。
3-6岁幼儿思维的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科学原理是抽象概念。
但是很多老师在组织活动时把科学原理的讲解变为不可缺少的一环。因此有必要提醒老师:幼儿园阶段的幼儿并不需要理解复杂的科学原理,对科学现象和科学实验活动有兴趣比理解复杂的科学原理更为重要。
然而不意味着老师自己不需要了解科学活动涉及的科学原理;相反,准确理解活动所涉及的科学原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给予适宜的指导。
幼儿不断探索和试错的过程就是幼儿科学经验积累的过程。如果老师为了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把自主探究的过程变成模仿操作,看着老师做示范,或者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地做,幼儿就会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不利于科学探究。
幼儿园科学活动是以幼儿探究为核心的活动,强调的是亲历探究的过程,乐于探索,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科学素养。
如果我们只是追求实验结果、作品的完成度,或者碍于时间的关系,在环节上蜻蜓点水,就很难达到科学探究的目的。尤其在教学中老师很容易出现导入时间过长,反复强调要求和步骤,而在幼儿操作和实验的环节又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探究时间。
老师以问题导向,可以有效地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由于科学活动具有一定的难度,老师应该通过一系列的关键问题引导幼儿持续探究。
比如活动《小船开起来》在探究环节我们提出两个关键性问题:怎样让小船开起来?
为什么有的小船是往前开,有的是往后开?引导孩子一步步深入探究。
达尔文曾对自己做过这样的评论:“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
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观察就是指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或工具,有目的地去感知和探索周围事物和现象的过程,是幼儿科学领域进行探究时运用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方法。
IEEP小班科学活动的重点就是引导孩子们发现事物特征,锻炼观察力。比如《多样的石头》给孩子们提供各种石头,一般他们拿到材料只是看看、摸摸。
我们引导孩子们可以用眼睛看一看它们的颜色和形状;用手摸一摸它们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轻轻地敲一敲它们听听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另外还提供电筒对着它们照一照,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
还引导孩子们把它们放在水里,看一看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发生。通过多方面的引导,孩子们慢慢就知道一件物品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解。
预测是对将要发生或要做的事情的最确定或最相信的猜测。是根据已有经验和知识对“假如……就会发生……”的判断,是有根据的猜测,是“做科学”的关键前提,也是孩子主动建构知识的前提。
在活动《沉浮的秘密》,我们提供不同材质的材料,提出关键问题“如果把它们放进水里会怎样?”引导孩子们根据材料进行猜测,有人认为大的东西会沉下去,小的会浮起来,有的认为轻的会浮,重的会沉等等。
孩子们会对于操作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或者超出预期有极大的兴趣。
幼儿的科学教育以自主探究为导向,围绕问题进行实际动手操作实验。
IEEP科学活动每个孩子都有独立的操作材料,确保孩子有动手的机会。另外每个活动都分为初级探究和深入探究,老师也可以灵活安排探究的时间。
(初级探究)
(深入探究)
记录与交流是指学前儿童用语言的或非语言的多种适宜方式表现、表达和记载探究的过程、结果、感受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他人(包括其他幼儿和成人)进行分享和谈论的过程。
记录会帮助幼儿确立任务意识,促使幼儿更关注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事物的变化。在科学活动中,记录与交流常常紧密关联在一起,记录为交流提供了重要依据,记录是交流的一个重要基础。
IEEP非常注重记录与交流,从小班开始就慢慢引导孩子们使用各种记录的方式,并在每个探究环节后都组织孩子们进行交流。
l 口头语言:这是每节科学活动都会用到的交流方式,孩子们可用口头语言描述、记录或讨论自己在科学探索中的各种感受、想法、发现、疑问等。
l 肢体语言:比如在小班活动《掉下来》中,我们引导孩子们使用手势或动作肢体语言表示物品下落的样子。
l 标本、实物:可以比较便捷且真实地再现幼儿在探索活动中的发现和做法等,如中班活动《秋天的落叶》,孩子们会把收集到的叶子粘贴在记录表中并在表格中记录关于叶子的相关信息。
l 图表:在幼儿科学活动中,表格,柱状图、曲线图等图表也是常见的记录与交流方式。比如大班活动《吃不饱的小熊》,孩子们就要一边在小瓶里装各种材料,一边在表格里记录装进去的材料数量。
“科学的本质,不在于已认知的真理,而在于探索真理。”
——著名学者优尔科夫
我们希望孩子可以学会思考,
而不仅仅是玩个热闹;
我们希望引发孩子探究,
而不仅仅是操作;
我们希望让孩子表达交流,
而不仅仅是回答问题;
我们希望让孩子学会学习,
而不仅仅是获得答案。
给孩子一个机会去接触科学,
让孩子通过科学接触更广阔的世界,
给孩子未来发展种下兴趣的种子。
陈小红
IEEP探究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员
科学课程研发员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