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疫情,不管我们愿不愿意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也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和学业。尤其是大班的家长,一想到孩子马上要去读小学了,但还有那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就容易倍感焦虑:
入学政策不确定,万一没有学位了怎么办?
父母在家教不了啊,孩子待在家都变“呆”了。
幼儿园还不开学?幼小衔接怎么办?上学后跟不上怎么办?
其实,自孩子出生开始,父母的焦虑就已经是常态,2岁的时候忧虑孩子能否自主入睡,3岁的时候要经历分离焦虑,4岁要烦恼孩子的社会交往……但是这种焦虑,往往到了大班,孩子即将迈入幼小衔接的时候,会出现一个峰值。
因为幼小衔接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转折期,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处理不慎,会对幼儿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也因此,我们很多父母无所不用其极——自己上,以及各种补习培训班轮流轰炸。
但是,如果跳出幼小衔接的阶段的思维模式,换个角度,从三四年级的孩子的学习与发展来审视幼小衔接,你会发现曾经的你不小心掉入了很多坑。
不学拼音,小学跟不上?
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上小学,一定先要把拼音学好。真的是这样的吗?
其实,面对孩子未来的学业,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小学的老师也会根据小学的教学计划给予孩子应有的支持。
如果我们让孩子提前学习,的确在一年级上学期前几个单元的模拟考试中成绩会相对明显些,但是这种差距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就已经变得微弱了。从二年级以后,提前学过的和未学过的之间已经几无差异。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在三年级后,还会容易出现“三年级现象”——成绩出现大跳水。
这里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自认为学过拼音的孩子,在课堂上更容易轻视学习内容,从而出现上课不专心的现象,甚至有个别孩子会产生厌学情绪。
虽然通过游戏或者操作体验等方式,会让孩子提前对拼音有兴趣,但是从长远的角度却是需要家长慎重的。我们更应该关注在孩子的学习兴趣上,让孩子喜欢学习,主动学习,“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识字多的孩子,语文好?
这是一个很大的“坑”。
有些教育机构会片面强调增加孩子的识字量,认为我们常见的汉字只有4000-7000字,如果孩子在上小学后,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识字量,就可以满足语文学习的需要。但这个想法是有误的。
我们不妨在家里做一个简单的测试——问问孩子“天花”和“天花板“,“西红柿”和“番茄”的区别。
我们会发现明明很简单的文字,不同的组合在意义上就有天壤差别,如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几个字虽然很简单,但试问一下,又有多少家长能够明白的呢?
因此,与其让孩子比拼词汇量和文字的积累,不如培养孩子喜欢阅读。
往往决定孩子未来的学习的是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在识字量上也裂变的更快。
如果一个孩子喜欢看书,有大量的阅读经验的积累,并喜欢向家长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这个孩子将来的语文一定会好!
甚至,很多小学的数学老师和英语老师也认为,阅读能力才是保证孩子所有科目成绩的基础。
算术好的孩子,数学好?
俗话说“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数学就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但是,数学可不仅仅是加减乘除,不是提前学会九九乘法表就可以搞定数学的。
孩子未来面对的数学,还有空间、几何、模式、规律,方位、时间等。事实上,在数学考试中,拉开距离的不是那些算式,而是应用题——这些需要理解逻辑关系。
所以,在幼儿园阶段如果只是一味地关注算术(数运算),会让孩子觉得数学学习是枯燥。
我们应该做的是——让孩子感知数学的趣味性,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并且能够运用数学。
比如,带着孩子去游乐场或动物园时,在导览地图上认识空间方位。带着孩子去市场购物,让孩子认识产品和简单钱物计算。
当孩子发现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才会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而一个对学习有兴趣的孩子,上了小学才会让家长省心。
孩子主要任务是学习,不要想其他的?
有些家长过于重视孩子的成绩和学习,而忽略了孩子的生活习惯、与人相处的教养,但这恰恰是本末倒置。
孩子是生活在一个人与人每时每刻在发生联动的社会群体中,如果不懂得与人交往,这个孩子在上了小学后,应当如何避免“校园暴力”?又应当如何避免“社交障碍”?
成长是一个自我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孩子的路应该是越走越宽,而不是越走越窄。
而且,上小学以后,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学习好坏的,就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规则意识等自我管理能力。
笔者有一份由98名小学老师参与的教育调查,从小学老师对孩子的反馈中我们发现:孩子实际面对的问题,并不是家长关心的数学、拼音和英语,而就是倾听能力、规则意识和自理能力等。
下面给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分享一个孩子入学习惯的资格自查表,我们在进行幼小衔接的时候,可以关注一下孩子是否做到这些:
写在最后
幼小衔接是每一个家长和大班老师都在关注的内容,在重视的同时,我们需要理智地认清孩子的成长是一条漫长的不断进步的路。
同样的,也没有谁生来就会做一个成功的父母,做一个成功的老师,我们都是在不断认识孩子的过程中,逐渐成长的。希望我们都能摒除谬误,跨过深坑,以平和的心和正确的方式,持之以恒地给予孩子支持。
(文/唐精卫,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转发)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IEEP儿童探究教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