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的时候,我带着吉米在杭州过了几天“独生子”的日子。
我在后边喊:“吉米,你慢点,先让人下”的时候,他已经钻进去了。
她的身侧还站着一位年长一些的女性,估计不是孩子的奶奶就是姥姥。
我正要把吉米往自己身边拉的时候,就是这位老人,不知道是觉得吉米站得离她们太近还是什么原因。
这是有多大的恶意,才会毫无缘由地去推一个还没有她腿高的男孩。
只见她伸长胳膊,护着那个抱小孩的女人还有她怀中的孩子。
脸上一副这世界上最尊贵的人在呢,尔等都给我让开的表情。
就你的孩子是孩子,别人的孩子就是你家村口大树上的树叶呗!
但深究一下,不过是借着幼小孩子的身份,想为自己谋一份特殊的便利和照顾。
前几天,被很多人热议的那个带孩子坐高铁占一等座的爷爷,也是这类人。
但是上车后,却坐进了一等座的车厢,占了别人的座位。
最后和大爷说:“一等座的价格会更贵些,我们都是有素质的人,你不要一直拿小孩儿说事儿。”
两位乘客也被激怒,情绪上头,冲过去揪住大爷的衣领。
结果乘警一来,大爷又瞬间站了起来,让乘警帮着评理。
这个过程里,我最佩服的还是这位大爷强大的心理素质。
他是怎么做到这么心安理得地霸占别人座位,还以孩子不方便的名义拒不让出的。
其实孩子未必想坐一等座,真正想占便宜的是这个爷爷。
一个几岁的孩子,一等座和二等座对她来说,能有多大差别呢?
嘴上说着是为了照顾孙女,其实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内心深处某些需求罢了。
上心理学课程的时候,我学过一个概念,叫做“投射”。专业的定义是,
一个人将内在生命中的价值观与情感好恶影射到外在世界的人、事、物上的心理现象。
说简单一点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误认为也是别人的想法和感受。
视频里的这位爷爷,明显是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了孙女身上。
说白了就是强行给自己加戏,还得拉着别人和他一起演戏。
我发现,总有那么一撮人,打着爱孩子的名义在做着害孩子的事儿。
就像这个爷爷,看似是在保护孩子,但最后除了教会孩子贪小便宜,强词夺理之外,还能让孩子学到什么呢?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
我曾经有一个朋友,在孩子和同学发生矛盾的时候,特别激动。
一直在说自己没用。
班级很多同学家庭条件都很好,一定是因为自己家里条件一般,才会让孩子受欺负。
但其实,是两个孩子课间因为一件小事有小摩擦,很快就解决了。
所以说,孩子自己未必觉得受到了伤害,觉得受伤的其实是妈妈。
只不过他妈妈把自己的受伤情结投射到孩子身上了。
这样做看似保护孩子,但实际上对孩子没啥好处。
一不利于孩子成长,二对孩子也挺不公平的。
因为他要被迫背负妈妈的情绪!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当然也很怕孩子在外头和别人发生矛盾、或者被欺负。
但是当妈十几年,也遇到了不少事情。
有一些想法,和大家分享:
在遇到孩子的问题时,一定要先了解孩子的想法、看看孩子的反馈。
二、别把孩子看得那么金贵,他们很多时候比我们大条。
但在别人眼里,TA就是芸芸众生里的普通一员,而已。
孩子的特权止步于家里就够了,出了门就别再期望别人都要让着TA,哄着TA,捧着TA了。
让孩子面对点小磕碰,小挫折,小困难,他才能长得更皮实。
经常看到那些孩子只是被别人碰了一下,父母就愤怒地冲出来向对方孩子大打出手的。
这真的不是在保护孩子,这就是把自己的情绪或者曾经受到的心理创伤投射到孩子身上了,说到底,都是为了保护脆弱的自己,不是为了保护孩子。
亲子关系里,不打着为孩子的名义去满足自己的私心,才是真的为孩子好。
幸好我在这方自留地记录了这一路的成长,也幸好有你们一路陪伴。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