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文 | 吉米妈
ID:pkumum
世界真的很有意思。
我一个无论是性格还是做事都很“急”的人,却生出了吉米这么个“慢”孩子。
从小去游乐场,和他一般大的孩子已经冲进去疯玩,吉米却慢悠悠地,不知道在思考什么。
他不爱主动争取,明明自己喜欢的玩具,被别的小朋友交换走了,还要安慰自己也安慰我:没关系,其实我也不怎么喜欢了。
上了幼儿园,每次老师在小群里发吉米的视频,我都以为是慢镜头。
我一直忍着没说,直到有一次,我看了之后真的觉得像是疯狂动物城里的闪电。
老大不仅嘴皮子溜,反应也很快,怎么到了吉米这儿就是憨厚温吞、干什么都像慢动作?
说实话,一开始我有点儿着急,看到吉米慢吞吞的,我总想催。
直到一次在闺蜜群里,朋友跟我分享了她们家孩子的情况。
曾经她儿子也是这样,做事总是慢半拍,遇事不果决。一群孩子玩,她孩子永远犹犹豫豫,徘徊在“边缘”踌躇不前。
因为慢热,甚至还被老师当面说:“你怎么那么呆?”
听着让人挺心疼的是不是?
但现实生活中就是这样,慢孩子就是会遭受到一些质疑。
有的来自于社会,有的来自于家人。
比如我就经常被暗示:吉米是不是有点儿太磨蹭了,他为什么会突然停下来走神……
不过后来,朋友家孩子的故事完全反转了。
他在高二的时候就参加了高考,是科大少年班的选拔考试。
那个很多人眼里的“笨孩子”终于让人刮目相看。
我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说“慢孩子”就一定会成才,而是我意识到,也许有的孩子就是融入和理解的慢一些,也许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就是需要比别人更长的时间。
但快与慢并不意味着好与不好,孩子的性格又有什么好坏之分呢?
他们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去适应外部的节奏。
而我们做父母的,除了去发现他们慢背后的原因,其他的就是去适应他们的慢。
我发现,吉米突然变得很“慢”,是三岁之后才开始的。
这恰恰证明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孩子。
比如在家里,他用慢来表达自己的抗议。
因为他越大就越发现:什么都不是自己独享的。
很多东西都是哥哥用剩下的,连爸爸妈妈都是!
甚至资源都要靠自己争取,存在感也是。
所以对我们家这个有点儿害羞和内向的二胎孩子来说,慢是他表达讯息的一种方式,他希望用这种稍显笨拙的方式,来引起我的注意。
当然也因为慢,所以他做什么事儿,输出都是一点儿一点儿的,但他可以做得很沉浸、很专注,有点细水长流那意思。
比如他非常喜欢卡片类的东西。奥特曼卡片,古诗卡片。
每天看,每天看,你看他慢悠悠的,一段时间之后,可以记住所有奥特曼的名字和必杀技,还有卡片上的所有古诗。
他在小朋友都蹭蹭跳跳的时候,可能会卖呆儿。
夏天的时候,幼儿园都有半小时户外,在围墙外偷看的我发现吉米总是置身事外的感觉。
基本他参与的时候,活动也快结束了。
而所有小朋友排队回班级的路上,吉米可能又会突然停下来。
我为此和吉米的老师聊。
说实话,我挺感谢这个老师的,他一定程度上让我对自己的孩子有了更多的了解。
他说:我们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孩子,不一定就是非常聪明的孩子。
吉米没有参与,他也许在观察,这个好不好玩,怎么玩。
我当然知道他是在鼓励孩子,但是这种可能性我也不能完全否定。
他说:你要知道,我们排队回到班级的路上,吉米停下来,可能是他看到了一只小鸟,他也许在想这只是不是昨天那一只,它为什么回来。或者他只是想看看树叶是不是变了颜色,或者脚底下是不是有一个小虫子。
我的妈耶,这个老师难道是一个诗人?
不过我必须得说,我挺受启发的。
现在生活的节奏太快了,我们每天好像总是在催,快点儿快点儿。
但是一个慢孩子,让我多了一些角度看问题。
而且我发现吉米特别不喜欢表现。
只有老师和他,或者和他熟悉的朋友在一起时,他会很放松。
一旦很多孩子在一起,即便他会的,他也绝对不会上前,也不会发言。
就算是他当主角的生日会上,当别的孩子为他唱生日歌的时候,他也一副看起来闷闷不乐的样子:“因为我有点害羞”。
他交朋友也是这样,就两三个好朋友,每天回家反反复复说的就是那几个名字。
他说可以了,我不喜欢和特别多的人在一起玩。
但是教育孩子还真的并不能只是接受。
因为过于慢,或者慢热,可能会给他融入集体或者正常的幼儿园生活带来一些不便。
吉米一开始是在家吃饭慢,后来我发现,他在幼儿园吃饭也非常地慢。
他希望老师过来提醒他,喂他。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不喜欢吃米饭,我觉得一口一口的很麻烦。
为了吃饭太慢的事儿,幼儿园老师在和我一对一的时候专门提了这个问题。
我觉得我不可能把孩子推给幼儿园,说你们喂他,或者不爱吃就不吃。
养孩子不是赌气。
习惯养成需要21天,我和老师一起做了 一个计划。
当吉米回到家拿回老师做的记录卡,我还挺感动的。
我以为就是一张纸。
-END-
大家点击图片即可进入摩飞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