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进餐环节影响着幼儿的健康和发展,怎样让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呢?快乐班的老师有办法,一起来看看吧!
环境暗示法–有序入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小班幼儿是直观形象思维,教师充分利用环境与幼儿互动,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有趣的排列》引导幼儿从中找到规律,在进餐入座时一个挨着一个坐,使进餐环节更加有序。
游戏体验法–我会正确拿小勺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之一,通过开展“装饰勺子娃娃”活动,让幼儿对勺子产生兴趣,喜欢拿勺子。
利用游戏盒《喂熊宝宝》,在游戏中反复巩固和练习,幼儿掌握了正确的拿勺姿势和方法。
通过小实验《舀水比赛》我们发现:
如果小勺子没有拿稳水就会洒;
拿不好勺子,水没能运到小桶里就洒完了;
拿勺子要拿平稳,还要专心。
故事介入法–不掉饭粒桌面净
故事能让幼儿从自己最熟悉的情境进入,同时帮助幼儿理解。教师借助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以提问的形式和幼儿展开讨论:小弟弟真的是漏嘴巴吗?大公鸡为什么说小弟弟是个漏嘴巴?
金泽天:因为小弟弟吃饭时掉了一地饭粒,所以大公鸡说他是漏嘴巴。
苏青梧:因为小弟弟吃饭时小胸脯没有贴桌子,饭粒洒了一地,所以说他是漏嘴巴。
吃饭时要做到:
王诗妤:吃饭时要一手扶碗,一手拿勺子,不东张西望。
李宇墨:掉在桌上的饭粒要捡起来放到公共盘里。
雍语琪:吃饭时小胸脯要贴桌子。
通过对故事的了解及老师将故事情节融入进餐环节对小朋友的提示,幼儿逐渐养成了吃饭时不掉饭粒,饭后自主整理桌面的好习惯。
儿歌引导法–讲卫生的好娃娃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教师利用朗朗上口又有趣的小儿歌,帮助幼儿养成饭后擦嘴、漱口的好习惯。
《擦嘴歌》
小小纸巾双手托,
对准嘴巴轻轻合,
变成一块方手绢,
擦擦折,擦擦折,
照照镜子看一看,
擦净嘴巴笑呵呵。
《漱漱口》
手拿小花杯,喝口清清水。
抬起头,闭上嘴。
咕噜咕噜,吐出水。
家园合力法–共筑孩子快乐成长
良好的常规培养不是在幼儿园就能完成的,同时也需要家长朋友们的积极配合。
开学前,教师利用班级微信群与家长分享幼儿正确拿勺子的方法,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开学后,教师实时与家长分享幼儿近期培养目标,利用小视频、照片等形式在微信群中互动,分享经验,共同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进餐时的表现吧!
良好的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家长和幼儿长期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常规不是孩子的束缚,而是孩子的自觉行为,让我们一起携手努力,为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18610206462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北京九龙幼儿园